張丹 河北權照翔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單純的把城市園林綠化當成城市景觀的點綴,而沒能將其自身存在的生態效益、綠化特色、自然地貌和對城市生態環境改善與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作用加入考慮范圍,僅僅只是從視覺刺激與形式上對其做觀察與調整,也就造成城市綠化對環境改善作用的不足,極大的浪費了城市綠化中的各項寶貴資源,且日常維護要投入的維修費用也很龐大。
大部分的城市綠化建設過程中,都存在著重建輕養的問題,投入數額超過億元,日常維護投入考慮程度不足,造成一時燦爛的國際或者國內最佳綠化,無法時刻保持最佳水平,無法在后期發揮出最佳的社會生態效益。
因為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和其他城市的其他建設項目相比,具有的特點為建設周期短、審批環節少、資金投入低、外部干擾小以及環境變化特征明顯等,因此常常被任職領導堪稱是任期內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沒能在實際規劃建設過程中重視植物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換取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速度,忽視了城市自身的經濟實力,盲目崇尚國際感,甚至有些城市在園林綠化過程中僅僅使用假花假草,或者不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洋樹洋花,這些問題的出現,背后因素都是因為政績與形象觀念在主導。
一部分城市園林綠化單位出現了嚴重的管理機制問題,也存在著綠化指標設置的問題,造成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效率低下,或是園林綠化栽培人員與管理人員之間的配合程度不足,成本利用工作上沒能實現節約要求。像是有些城市園林綠化景觀工作只是將重點放在栽培上,而忽視了日常維護,這就使得每年城市都在做相同重復的綠化景觀工作,年復一年沒有改變。
當前城市園林綠化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其能夠幫助降低能源與資源的消耗,有效的緩解現如今社會出現的資源匱乏問題,始終崇尚科學發展觀,達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城市園林綠化節約型社會改變傳統的建設模式,改變城市綠化工作的方式與方法,讓城市園林綠化重復使用率能夠得到提升。最近幾年我國城市建設范圍不斷擴大,但是在城市綠化過程中過于盲目,沒能將生態與資源和諧發展加入考量范圍,從而造成城市化建設雖然有了較大程度發展,可是付出的代價卻是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城市是人們生活、生存、生產的一個重要場合,環境污染的加劇,人們的生活已經受到了巨大影響,甚至已經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所以只有提升城市環境,才可能讓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城市園林綠化能夠幫助緩解與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對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節約型社會中,以低成本方式實現園林綠化目的,這個低成本并不是單純的說降低哪個單一的成本,而是需要將綜合栽培成本、管理成本、生產效益和產出效益等各項指標當成建設基礎,同時擬出一個最佳效益最高的綠化方案。另外在城市園林綠化過程中,要重視園林建筑節能,盡量選擇先進高效的建筑節能材料與技術,重視土壤的保水性與滲水性,盡量選擇透水、透氣的環保鋪裝材料,加大城市地面滲水率。
節約型水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選擇穩定的、成活率高的植物群落,以降低植物群落的物質和能量輸入。綠化植物的選擇,需要以喬木植物為主要選擇對象,選擇成本低、環境適應能力高、地域特征突出的鄉土植物進行栽培。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進行立體化、垂直化的綠化建設,合理巧妙的使用建筑墻體、立交橋等建筑物加大綠地的覆蓋面積,科學的選擇節能環保有效的建筑材料,看重植物種植以后土壤的蓄水滲水功能,加速城市綠化地面的透水率提高。
節約型社會的理念,雖然已經被社會廣大層次所接受,但在實施上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宣傳和管理。在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中落實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理念,就必須合理規劃建設城市綠地,重視植物的自然生長,盡可能不要發生任何和自然規律相悖逆的問題。并且構建與之相對的獎勵與懲罰制度,以落實節約型社會的理念,促進社會發展。
結語:園林綠化是優化城市人均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完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內容,同時也是構建節約型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本身應該成為節約型建設的代表,從建設節約型社會,加速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從城市園林綠化的定位、設計規劃的觀念、社會發展的理念等角度出發,文中分析了城市園林綠化技術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以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管理水平。
城市是人類生存居住的重要場所,屬于城市文明的一項重要表現,如果要想為城市打造一個美好健康的形象,呈現城市居民的綜合素質充分與道德水準,強化城市建設是不容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城市園林綠化發展屬于城市基礎化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經濟發展與生態惡化的同時,人們開始迫切的希望以一種環保的方式降低對自然能源的耗損。用最少的資源消耗最大化的促進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就是節約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