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晨伊 葫蘆島市第一高級中學
引言:行政軟法可以有效適應高中生經濟金融專業的特色。經濟金融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市場交易較為活躍,資本密集程度也比較高,但是涉及復雜的法律關系。行政軟法的彈性為經濟金融行業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空間,不會由于規定的滯后或嚴厲而對自身發展形成阻礙。
軟法的含義最早是在國際法中出現的,指的是各個國際法主體所達成的國際協議,如國際組織決議、非條約義務等。而后,這個概念逐漸被加入到國內法之中,用來解釋和研究通過非正式的柔性手段達到自身目的的法律法規。行政軟法在經濟金融領域也有涉及,經濟金融軟法是國內軟法的組成部分之一。目前,軟法的范圍與含義還存有一定的爭議性,因此,本文不會對經濟金融領域行政軟法進行具體定義,只是適當地描繪出大致情況,用于和其他種類軟法與硬法相區分。首先,經濟金融軟法作為行政法的一種,能夠對經濟金融的縱向關系進行適當調整,調整行業主題或行政主體與對應人員間的關系,與用于對平等主體間關系進行調整的民事法律有一定區別。其次,經濟金融軟法是根據公權力制定的,其制作內容與制作過程在較大程度上受到了行政公權力的影響,而不是由市場中的經營主體進行全面地協商來制定的,與諸如行政協議等的自治軟法有一定區別[1]。最后,經濟金融軟法沒有表現出強制的約束力,只是以指導、道義、輿論等非強制的方式來達成目的,其文本通常不會進行籠統的概括或者提到法律責任。
設定經濟金融領域行政“軟法”法律責任不但有現實的緊迫性,還有法理的正當性。從執法角度來講,大部分的行政軟法不具備明確的法律責任,相關規定不明確,使得執法人員進入到能查不能處的僵局,如“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等規定,進行判斷的范圍過于寬廣。但是違反規定的人員如果不負相應責任,那么軟法便是形同虛設,國家宏觀調控便很難進行。從守法的角度來講,軟法自身如果不夠完善,沒有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會使守法者失去對責任的預測性,如果不對違法人采取相應的處理,會造成違法得利、守法吃虧的負面效應。由于行政軟法源自行政權力,和國家意志息息相關,因此和自治組織中的自治軟法相比較會有更大的權威性,一旦違反行政軟法,便會承擔高于違反自治軟法的責任。違反自治軟法從某種角度來看是違反了承諾或契約,但是違反行政軟法便是違反了國家意志,因此違反行政軟法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首先,設定法律責任需要遵循一般性原則。行政軟法作為一項法律,對責任的設定應符合常見的法律責任要求。例如,過責相當原則要求責任和違規行為的性質、情節相對應,避免畸輕畸重的現象,對于相似與相同情況,需要承擔相似與相同的責任。另外,法律責任的設定需要與軟法處于的法律位階相對應,防止隨意設置或越權設置軟法責任,增加或減少法律責任的幅度與種類等。其次,設定法律責任需要具有一定的適當性[2]。不同的法律責任需要和軟法基本屬性相對應,不可設定禁止從業、吊銷執照及罰款等政治感強烈的法律責任。部分法律責任能夠在特定條件下抵消,如違反某項規定時暫時取消其特權,等到有效執行該規定后將特權恢復。另外,應將經濟金融領域中的一些手段加以法律化,如實施懲罰性利率、暫停交易等處罰,從而更好地體現經濟金融軟法的特點。最后,設定法律責任需要具有一定的明確性。目前,部分硬性規定趨于軟法化,原因是規定的法律責任不明確,需要盡快地進行明確和補充。軟法的制定不會受到立法法規的限制,于是在內容上經常出現問題。部分指導和指引意見需要對法律責任進行具體的規定,如“違反本條例規定,相關機構應根據下列措施進行處罰……”的規定,從而有效增強軟法的權威性。
結語:總而言之,設定經濟金融領域行政“軟法”的法律責任是十分必要的。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與社會建設型人才的高中生,應認識到設定經濟金融軟法法律責任的必要性,遵循一般性與適當性的原則,對經濟金融領域行政軟法法律責任有一個明確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推動我國經濟金融領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