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張渚小學 李國強
生命教育,是指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發(fā)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價值和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的一種教育活動。隨著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已有調查表明,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情感、學業(yè)、就業(yè)等方面。適當的壓力能促進學生學習,但過于沉重的壓力則容易使學生形成郁悶、壓抑、煩躁等不良心理。近年來,在學生中頻頻發(fā)生的自殺、自殘、傷害他人等事件不僅令人觸目驚心,也折射出部分學生對生命的漠視。究其原因,雖然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缺乏有效的生命教育,這正是引起部分學生輕視甚至漠視自己、他人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生命教育已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課題。應當注意的是,盡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認可,但當前小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實踐中還存在以下問題:對生命教育重視不夠、生命教育的內容單一、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等。所以,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小學生生命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為學校有效地開展小學生生命教育提供參考意見,促進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進而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發(fā)展生命和提升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無可避免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要剔除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不能盲目、迷信。我們應該站在科學和理性的角度,坦然面對,客觀而科學地理解“生存”與“死亡”,樹立正確、科學的生命教育觀,并在此基礎上,克服死亡給人帶來的恐懼及其帶給生命教育的消極影響。由于教師的生命價值觀念間接影響著學生,教師就更要以身作則,樹立科學的生命價值觀,才能對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科學理性的生命教育。當然,由于長期形成的對于死亡的避諱等不良習慣的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但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逐漸轉變人的生死觀念,樹立起科學的生命教育觀。就學校而言,樹立科學的生命教育觀應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高度,首先正確認識生命教育。即,認識到生命教育不僅是有關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的教育,更是促使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發(fā)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價值,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的教育。
為減少、消除應試教育的影響,體現生命教育的以人為本,一方面,教育領導部門、學校、教師等應摒棄落后的教育思想,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積極改變應試教育模式;另一方面,還應將生命教育真正納入教育體系,注重為了學生生命完整發(fā)展的生命教育。
1.應豐富并完善教育評價制度,構建促進生命發(fā)展的評價制度。學校應盡快轉變評價觀念,改變以分定教的現狀,在教育評價中體現對生命的尊重,關注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課堂上的即時表現、學習的努力程度、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以及諸如交往能力、處事應變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質表現。對學生的評價應實行考試評價、活動表現評價以及學生檔案袋評價三種方式相結合,還可以輔之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2.學校的管理制度應體現人文關懷。一是教育理念要體現生命關懷,尊重學生自身的個性、生命自由,關注他們的潛力發(fā)展,把學生生命的完整發(fā)展作為管理的出發(fā)點,而改變、廢除權威性、強制性的管理方式;二是學校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應以學生為本,實施人性化的管理,依靠師生的共同參與來進行管理。
3.圍繞生命教育相關的主題開展教育活動。例如,在充分利用傳統節(jié)日開展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同時,還要開展各種各樣的團體活動。例如,以生命為主題的演講等學習活動和生命教育實踐活動,以調動小學生參與生命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營造生命教育的氛圍。學校要利用校園內的每個角落,使學校充滿生命的氣息,營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環(huán)境。有條件的學??稍谛冉ㄔO小型的種植、養(yǎng)殖基地,讓小學生參與其中。學校還可以通過校內的墻壁、板報等媒介,彰顯生命教育理念,制作并張貼科學家、勞動模范等杰出人物的格言等,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生命情感。
有學者認為,小學的課程是以綜合課程為主,沒有必要專門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否則會加重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并且與其他課程中的生命教育相關內容交叉、重復。我們認為,雖然很多課程中都可以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但這和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實現生命教育途徑的多樣化。這是因為,不同學科中的生命教育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自然科學課側重于生命的生長發(fā)育方面的內容,語文則是側重通過課文教學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啟發(fā)。而生命教育課程則更側重于生命的過程和實際,在模擬或真實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念、行為意志等,促進學生生命的完整健康發(fā)展。
1.設置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事實上,生命教育作為大陸地區(qū)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教育內容,全國范圍內尚未大規(guī)模地實施生命教育。要使生命教育真正進入課程并在學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應提供相應的政策導向和人力、財力支持,積極號召專家對生命教育做深入細致的研究,開發(fā)系統完善的生命教育課程,使之適應小學生的個人發(fā)展需要和社會發(fā)展需要。
2.在其他學科中融入生命教育。這是生命教育較為簡單易行的一種形式,應當貫穿始終。生命教育涉及的知識范圍十分廣泛,遠非單獨的生命教育課程所能包括。像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中同樣滲透著生命教育內容,教師應自覺樹立生命教育觀念,通過自己的學科教學來挖掘生命教育的豐富內涵,認真滲透生命教育。
總之,生命教育貫穿著每個人的一生,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如今,對小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已成為現實的迫切要求之一,引導、教育學生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已成為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小學階段實施生命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讓生命教育照亮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