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單集鎮黃集小學 孫成華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巧用合理化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高效實施情感教育,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引領其形成良好個性品質,實現有效語文教育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解讀學生情感教育內涵,堅持生本教育原則,全面、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元素,準確把握課文情感主線,合理整合語文課文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理解、記憶課文知識點中強化對課文的情感認知,順利實施情感教育。
以《大江保衛戰》為例,在課文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以學生情感教育為出發點,在把握《大江保衛戰》課文內容過程中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元素,即大江保衛戰中人民子弟兵愛國、奉獻以及大無畏精神。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集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等特征,將深入挖掘的教材情感元素穿插到播放的短片中,讓學生在觀看短片的同時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中的情感,順利引領學生走進基于情感教育的語文課堂中。在講解《大江保衛戰》課文內容中,教師要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呈現,科學設置課文課堂問題,比如,通讀全篇課文并概述主要內容;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情況危急;哪些段落描寫了哪幾個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戰中的典型事例,用四字詞語概括大江保衛戰中人民子弟兵的形象,將這些問題貫穿到課文基礎知識、重難點內容教學中,將情感教育貫穿《大江保衛戰》課文教學各環節。教師要多層面引導班級學生有效思考,在互動探討、合理解決過程中準確理解、整合并內化《大江保衛戰》課文知識。教師要課堂問題解決以及學生課文知識掌握情況,不斷整合課文教學內容,在銜接教學各環節中進一步深入挖掘教材情感要素,科學實施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主題思想過程中強化對課文情感認知,深受大江保衛戰中人民子弟兵身上愛國、大無畏等精神感染,學習其多方面可貴品質,勇敢無畏、不怕犧牲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等,提高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成效。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學生合作學習,讓班級每位學生在良好課堂互動過程中都參與到情感教育實施中,在完善語文知識體系過程中不斷獲取情感體驗,在情培養良好品質中實現全面發展。
以《艾滋病小斗士》為例,在課堂內容講解之前,教師可以在把握課文內容基礎上設置相關問題。比如,文中是否介紹艾滋病;課文中的小斗士是誰,年齡多大;課文作者借助哪些事表現了小斗士身上勇敢頑強的品質;試著概述課文主要內容,采用合作學習方法,讓班級各小組學生共同朗讀、預習《艾滋病小斗士》課文內容,共同思考、分析并解決提出的問題,高效預習這一新課文的同時獲取情感體驗。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綜合把握班級各小組學生合作預習中對提出的問題解答情況,優化《艾滋病小斗士》課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深層次引導班級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發散語文思維過程中探究共同預習中未解決的問題,無形中對其進行情感教育,準確理解課文段落內容的同時和課文作者進行不同層次情感交流,更好地把握課文主題思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角色扮演法引入到語文合作學習課堂,讓各小組學生圍繞課文主要內容、主題思想,在挖掘各方面潛能的基礎上合理編排相關的節目,在情境表演中深化整合、應用剛掌握的課文知識,在深層次獲取情感體驗過程中對艾滋病有全新的認識,學習課文小斗士身上敢于同病魔作斗爭等可貴品質,學會珍惜生命、勇敢面對問題等,促使情感教育在語文課堂學生合作學習中順利實施。
在實施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入手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科學銜接課堂內外,合理延伸語文課堂,促使各層次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更好地形成健全人格,在提升語文綜合實踐能力過程中高效發展語文綜合素質。
以《誠實與信任》為例,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概括作者圍繞“誠實與信任”這一主題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他們說說自己身上發生的和“誠實與信任”相關的事情,在銜接課堂內外過程中有效實施情感教育,在互動過程中啟發班級學生意識到培養誠實、信任兩大品質的重要性。在課堂內容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圍繞“誠實與信任”這一話題,進一步合理銜接課堂內外,結合語文朗讀、寫作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參與其中。教師也可以適時參與到語文課外實踐中,及時合理引導班級學生學生,使其在多層面親身實踐中將掌握的語文知識轉化為關鍵性技能,不斷夯實語文基礎知識,高效培養誠實以及信任兩大品質,提升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形成健全人格。以此,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更好地呈現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重要價值。
總而言之,教師要以班級學生為核心,以語文教學現狀為出發點,在語文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科學實施情感教育,在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獲取情感體驗中進行有效情感教育,夯實語文理論基礎的同時高效培養語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