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解放路小學 王曉玲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對學生寫作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年級的學生習作不僅要完成寫作的基本要求,而且要在寫作技巧、寫作情感表達、寫作文字運用等多方面做好具體工作,提升寫作質量。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幫助學生通過積累素材量來克服無物可寫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準備一個語言的積累本,要隨時將自己遇到的一些寫作素材,優秀文章,經典故事等內容謄抄到自己的積累本當中,并經常性翻看和背誦,為寫作提供必要的文本基礎。
如《打動心靈的畫面》習作課中,我就為學生其他準備了一些寫作素材,讓學生進行積累,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謄抄。此外,在《打動心靈的畫面》第二課時,我還組織了學生將自己搜集的素材和我提供的素材拿出來進行交流和分享,在交流過程中拓展對素材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應該還應該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除了積累語言積累本以外,我還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日記的內容不要求字數,也不要求具體內容,但一定要寫出真情實感,避免“流水文”,如果實在是無物可寫,也可以是摘抄一段今天閱讀的精彩內容,要寫出自己對這部分內容的簡介和看法,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對素材進一步分析和了解,提高學生對素材的運用,學生在寫出對素材內容的看法的過程中,其本身就是一個思維和語言重組的過程,對于學生的發展非常重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素材的積累,要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幫助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素材信息的搜集工作,同時也要創設具體條件,讓學生時時翻看積累的素材,避免素材的“束之高閣”。
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寫作時,需要注重學生仿寫能力的提升,依托仿寫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寫作的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范文,為學生仿寫提供優秀的范文,同時注重范文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優秀范文的亮點和仿寫的重點,提高仿寫的針對性,提升學生寫作技巧性。
如《一次體驗活動》習作課教學中,一般教師都會以《護蛋》為例文,對文章進行分析,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內容,然后從作者寫作的順序過程中了解具體的寫作方法,了解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我在介紹范文以后,讓學生自己選擇主題,以《一次體驗活動》為主體自己選擇合適的“活動”進行寫作,要求學生在仿寫過程中加入對詳略得當和寫作順序的技巧,在實施走動管理過程中,我發現一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處理詳略得當和細節方面做的很好,以削蘋果為例,一位同學這樣寫道:我看著爸爸媽媽削,動作那么輕松自如,不一會兒就削好一個大蘋果。刀子在他們手里就像一只溫馴的小羊羔,很聽話。削好的蘋果多平滑呀,皮一拎好長,而我差點兒把我的手當成蘋果給削了。是不是方法不對呢?然后詳細描寫的削蘋果的過程,寫的非常細致,細節把握很好,而且還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從蘋果角度進行描寫,非常好。在課堂中,我將這么學生的寫作內容當成了范文進行分析,同時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寫作思路,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的仿寫要注重技巧的指導,要鼓勵學生根據寫作技巧對仿寫的范文進行分析,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寫作,在寫作過程中要適當加入自己對寫作手法的理解,提高寫作水平和技巧。
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自己的個性化感悟。小學高年級學生中受到仿寫和范文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自覺套用寫作格式,導致寫作內容的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實感的表達,導致文章如豆腐塊一樣,嚼之無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敢于表達自己的個性感悟。
如《植物王國的奧秘》習作課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閱讀范文以后,選擇的植物都是大同小異,都是以柳樹、楊樹等樹木為主題,小部分的學生以花卉為主題,而且我發現以花卉為主題的學生寫作的質量也比以書目為主題的學生質量要好一些。綜合學生作文內容和表達,我認為以花卉為主題的學生應該在家庭中或者日常生活中觀察過花卉,因此在寫作的謝姐內容和情感表達方面效果都比較好,而以樹木為主題寫作的學生大多是直接套用范文格式,然后加入一些平時積累的素材拼湊而成,質量一般。我在課堂中發現了一篇優秀的范文,這名同學以《老家的月季》為題,寫老家庭院的月季開放時,花香四溢,半個院子都能聞到花香,而且在花朵的描寫,花香的描寫方面細節把握非常好,字里行間帶有對家鄉月季的懷念和特有情感,寫的非常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要以自己的切身經歷或者情感為切入點,并將寫作內容運用到具體的作文當中,展示個性化感悟,提升作文質量。
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引導作用,鼓勵學生進行素材的積累,為學生素材積累提供多種方式,為學生素材量變引起質變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寫作技巧、寫作情感表達方面做好具體的設計工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