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鵡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教師進修學校
體育與健康作為高中必學課程之一,是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證。為實現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高中階段體育選修課程的內容應當更加包容,選擇更多對學生終生有益的項目進入高中體育課堂,對提高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注重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訓練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自身學習能力,是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學習、技能學習、抒發情感、正確對待生活的態度、人生觀與價值觀等綜合能力提升的結合體,是判斷學生能否達到社會人才需要與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評判標準。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由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構成。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綜合表現,集中反映了體育與健康學科特性的獨特品質和關鍵能力。高中階段正是促使學生心智成熟與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成長起到引導作用。
氣排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項群眾性娛樂活動,輕小靈便,占用場地不大,操作規則比較寬松,是在保留傳統排球特征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一種新型體育運動項目。集體協作性極強,運動過程中包含了跑、跳、蹲、轉身等動作,同時使腦、眼、手、腰、腳等身體關節都受到了活動,有利于強身健體。深受廣大運動者的喜愛,尤其是老年人的親睞。對于文化課程繁重的高中生而言是一項能將身心得以釋放,同時鍛煉學生相互間的協作能力等的體育項目。
但在目前實際教學中如果實施氣排球項目教學,還存在一些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中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一直比較緊張。尤其是高三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所以一些學校就剝脫了學生擁有體育課程的權利,將好不容易能夠釋放壓力的體育課程用來講解其它的文化課,這對開展校本課程的教學有一定的影響。
氣排球運動本身屬于娛樂性運動,教材編制中沒有將氣排球同籃球、羽毛球一樣詳細的介紹講解,缺乏依據性。導致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與氣排球的了解不夠,對其特點、運球方式、規則等沒有任何認知度[2]。氣排球授課教師沒有相關教材可以研究引用,授課中只能以傳統的排球運動為參考基礎展開教學。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滿足不了體育課程的需要與全面型人才發展。造成學生身體素質與日后的體育理念難以提高。
體育場館是學校體育教學,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展開體育活動的基礎支撐點,在高中體育選修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氣排球本身很輕,容易飄,如果是室外教學,容易受風的影響與雨天的約束,難以有效的展開教學。
學校必須丟掉學生就該以文化課為重點的老套觀點,加強重視體育學科課程的開展,保證體育與健康選修課程的順利開展。只有在課時有保證的前提下,氣排球校本課程的實施方能實現。
目前來看,氣排球尚未進入中學體育健康教材目錄,所以,要讓學生學好氣排球,則需要完善教材,編寫符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的氣排球校本課程教材。這樣方可使任課教師有據可查。
另一方面,體育教師也應當加強氣排球專業的進修與培訓,讓他們學習最新的氣排球教學手段與技術,在完善自己的同時方能帶動學生氣排球項目的學習。
氣排球課程的開展不僅僅是讓學生去娛樂,在實際課程的學習中,需要學生動腦思考技術和戰術。通過技術學習,掌握墊、傳、扣等技術要領,鍛煉學生靈活能力與身體協調能力。通過戰術配合,讓學生懂得了如何與他人之間更好的建立合作關系,增強合作意識。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各中學應結合現有條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建立適合氣排球課程展開的場地。氣排球場館的建立除滿足了學校對氣排球課程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優質化的教學環境外,學校還可將場館進行對外開放,服務社會。
總之,高中健康與健康課程教學加入氣排球項目的選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與他人間的合作能力等全面發展都起著良好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建議教師加強氣排球這門課程的培訓與學習,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對運動項目的掌控與自身素養都有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