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川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茅村鎮中心中學
體育課程是學生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體育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身體,讓學生有一個堅實的體格去支撐文化課消耗的精力,更能緩解學習的疲勞和壓力。在體育課上也能促進學生的互動,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反觀當下的教育模式,學生對體育課程不重視,覺得體育對升學考試所占比重不大,草率的應付體育鍛煉,造成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教師應當探究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提高教學質量,真正讓學生受益于體育課程。本文就自己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總結出幾點優化教學質量的方法,供廣大同仁參考。
學生對體育的愛好程度是檢驗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能激發學生喜歡體育的興致,讓學生自主的學習體育課程,對體育教師是個挑戰。體育教師要改變以往學生認為的嚴肅的印象,多和學生互動交流,適當運用幽默化的語言、用趣味化模式展開課堂教學,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競技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競技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強體育意識。比如基本的體操運動,學生以往都是敷衍的像完成任務一樣,動作不到位,達不到健身增強體質的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兩個圈,把體操運動分解動作,每位同學喊兩節拍口令,做一個動作,依次順序,讓大家監督哪位學生能銜接的好而且動作標準,讓同學之間監督,學生們就不會懈怠,經常性練習體操動作就會標準化。教師針對學生覺得枯燥的跑步項目加入追逐的游戲,軍隊中的越野訓練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競技的精神,從而提升自身的耐力。對于在開展專項訓練中,跳遠可以運用接力的方式、實心球的投擲可以運用運送炮彈的方式展開活動訓練,讓學生在合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游戲教學是學生比較受用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當不斷的探索,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游戲方式,增設課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又能全面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能。
素質教學的理念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發展。體育教學比起其他學科,更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要及時準確的總結出學生的個性差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比如男女生有喜好和體格的差異,在高強度專項訓練后可以安排男生打籃球,女生安排羽毛球,排球的方式進行放松身體。教師發掘學生的特長進行專項訓練,增加學生的體質和運動的信心。例如有的學生彈跳力很好,可以專項訓練跳高,跳遠。有的學生力氣很大,可以開發投擲,舉重的潛力。有的學生投擲準確率高,可以訓練籃球、排球的運動項目。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各自的喜好進行分組運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體育課程的活動中,讓學生在玩耍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讓體育課成為學生排解學習壓力、放松身心的平臺。
當下是信息化社會,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新奇的信息化技術充滿了好奇心。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社會文化背景,將信息化技術貫徹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恰當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興趣,也能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活動中,對于一些運動項目的技術要領,教師雖然講解并做了示范,但是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運動技巧。如果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慢節奏的分解動作,學生就能很直觀的理解動作的要領,從而也很容易能掌握運動項目。例如在學習籃球項目中,男同學有一定籃球興致和知識基礎,但是動作要領及運動技術還有待于提高,男生表現的積極性比較高。然而女生對籃球運動就有點陌生,不太感興趣。根據這兩方面的差異,如果教師再單方面的動作講解,男生已不太滿足教學要求,女生又不理解基礎知識,從而浪費了課堂時間。所以教師可以選取大家都熟知的空中飛人邁克爾喬丹的相關比賽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讓學生感受喬丹熟練的技巧及拼搏的精神,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致。教師再找出籃球訓練的視頻,通過分解動作,讓學生有一定的認知,基礎弱的學生看動作要領,基礎好的學生看動作技巧,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水平去觀看學習。最后教師帶學生到操作去實際操練,模仿視頻中的動作,對于學生不到位的地方教師可以再讓學生觀看視頻進行調整,直到學生掌握要領,把動作細節做到位。教師還可以鼓勵掌握的快的學生去幫助基礎弱的學生,讓學生互幫互助的方式去展開學習和運動,充分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教師可以多加利用多媒體去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的關鍵就是改善體育教學方式,激活學生體育潛力,促進學生的體育全面發展。教師只有從教學模式入手,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打造高效的課堂和教學質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