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江西省贛州市第九中學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夠養成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是教學改革對各個階段的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學階段推廣花樣跳繩不僅僅是因為跳繩這項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由于花樣跳繩的形勢比較多樣化,可以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同時讓學生對跳繩這項運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并進行跳繩活動,在具體的推廣過程中,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來使學生喜歡上跳繩,并且讓學生能夠從參與跳繩的過程中有所收獲,真正發揮花樣跳繩的應用作用。
由于花樣跳繩的花樣較多,這就造成了學習難度不一的情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對于已經事先了解過花樣跳繩,并且具備一定的經驗的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難度更大的花樣跳繩模式,而對于初次接觸花樣跳繩的學生來說,他們則需要從基礎的內容學起。[1]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層次教學法的應用,雖然這會耗費一定的時間,但是有利于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花樣跳繩熱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不要按照死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死板的動作學習,部分教師會存在讓學生通過對某一花樣動作的重復來完成學習的過程,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具體某一動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具體的示范和游戲教學的方式。例如在“全轉跳”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不同的學生來說,學習難度是不一樣的,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降低要求。而在具體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通過自己的示范,讓學生了解這一動作的具體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在初次練習的過程中很難達到“全轉”的要求,此時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逐步從“半轉”過渡到“全轉”,而不要采取讓學生對“全轉”進行重復練習的教學方法,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目前的花樣跳繩花樣有很多,而且已經形成完備的理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創新思維很強,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創新,學生的創新不僅僅體現在他們跳繩的方式上,很多學生還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原有的跳繩花樣進行改編,使之更加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在組織學生進行跳繩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要讓學生的跳繩局限在現有的花樣模式下,根據實際的花樣跳繩教學經歷,我發現中學階段的學生進行的跳繩花樣創新不僅形式新穎,而且也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例如在具體、多樣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當學生在某一花樣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不同的花樣時,教師也要對此要進行充分的考慮,不要直接否決學生,而是要看是否能夠加以改編來使之更加適合中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生創新的內容,教師也可以選擇一部分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作為初步接觸花樣跳繩學生的入門教學。對于創作出這種花樣模式的學生而言,教師的這種做法會給予他們很大的鼓勵。
花樣跳繩的形式很多,不論是對于學生個人獨跳的花樣,還是多人集體跳繩的花樣來說,眾多不同的方式構成了花樣跳繩獨特的特點。當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花樣跳繩的過程中,如果長時間進行單一的練習,學生很容易出現疲倦的心理,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跳繩質量的保持,還會讓學生逐步喪失跳繩的熱情。[2]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組織多樣化的跳繩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日常的跳繩質量,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動力,充分激發學生對跳繩的熱愛程度。例如針對學生個人獨跳而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練習,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標準,既可以讓學生按照某一花樣練習,看誰的動作更加標準且個數更多,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創新性的內容融入到跳繩的過程中,并以此作為評價標準之一。對于集體跳繩來說,其花樣雖然沒有個人跳繩那么多,但是通過集體的努力也可以改變傳統的集體跳繩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練習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看每個小組內的跳繩花樣更加新穎,同時能夠跳的個數更多。針對花樣跳繩多樣化的特點,跳繩比賽的形式也要多樣化,這就需要教師和組織者通過創新的形式來挖掘更多的比賽組織方式。
在推廣花樣跳繩的過程中,改進教學模式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對花樣跳繩產生興趣,并利用課下時間來進行跳繩活動。由于學生是花樣跳繩活動的主要參與者,鼓勵學生進行花樣創新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跳繩活動的熱情,使花樣跳繩形式更加多樣化。除此之外,跳繩比賽的舉辦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總之,采取不同的推廣模式都會有不同的效果,而多種教學形式的創新和利用,則可以使花樣跳繩的推廣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