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斌 趙志鵬 江蘇師范大學
(一)研究對象:以徐州市中小學在職體育教師的相關情況為研究對象,徐州市中小學共912名在職體育教師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本人從徐州市教育局官網查找了關于徐州市教師的整體情況以及歷年來徐州市教師招聘的相關信息并在江蘇師范大學圖書館檢索中國學術文獻總庫(CNKI)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為本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對來源于徐州市教育局科研室的江蘇省中小學在職專職體育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中的數據資料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整理、處理和統計分析。最后共獲得900份有效數據。
3.訪談法
為了更加詳實、具體地了解目前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情況,在導師的幫助下對數名徐州市中小學學校校長、體育教師進行了訪談和交流。
(一)年齡結構
體育教師的職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研究結果顯示,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中35歲以下的占63.3%,35~ 50歲的占20.0%,45~ 50歲的占10.4%,50歲以上的占6.3%。從總體情況來看,45歲以下的教師占總數的83.3%,這說明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有別于其他學科且趨于年輕化。
(二)性別結構
從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徐州市中小學在職體育教師近70%成為男性,女教師占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體總數的30.4%,比例偏低,需要補充。
(三)學歷結構
教師學歷不盡合理。統計研究發現,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調查對象中57.1%的教師學歷為專科學歷,本科學歷的體育教師的數量占總數的32.9%,碩士研究生學歷體育教師的數量僅占總數的9.1%,相對較少,高層次頂尖人才數量明顯不足,學歷結構不盡合理,不利于中小學體育科研及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學緣結構
學緣結構是指教師的來源結構,具體來說,是指由學科師資中來自不同高校、院所的教師和畢業生構成的一種形態。從統計研究結果來看,徐州市中小學的體育教師畢業于江蘇省內高校,主要集中在徐州師范大學和徐州教育學院,僅有7.0%的教師畢業于江蘇省以外院校。結合來看,10.2%的體育教師畢業于非師范類體育教育專業,5.8%的體育教師畢業于師范類非體育教育專業和3.4%的體育教師畢業于非師范類非體育教育專業。總的來看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學緣結構不合理,這種狀況對教師質量提高影響較大,不利于體育學科自身的發展。
(五)專項結構
研究發現9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調查對象中專項基本分布在田徑、籃球、武術、排球這4個項目中。田徑307人,占34.1%,比例最大;籃球167人,占18.6%;武術和排球比例減少幅度較大,分別有89人和74人,各占9.9%和8.2%;足球64人,占7.1%;體操62人,占6.9%,其他項目有42人,占14.7%;乒乓球28人,占3.1%,還有67名體育教師沒有專項,占7.4%。可以看出徐州市中小學專項結構不合理,專項分配不均衡。
(六)職稱結構
通過統計數據得出,徐州市實際參加研究的9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中,小學303名有小學高級職稱教師的人數為55,占18.2%;有小學一級職稱教師人數為98,占32.3%;有小學二級職稱教師人數為118,占38.9%;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共597名徐州體育教師中有中學高級職稱教師人數為103,占17.3%;有中學一級職稱教師人數為202,占33.8%;有中學二級職稱教師人數為237,占39.7%。從中可以看出無論小學還是中學二級職稱的體育教師占的比例都是最多的,高級職稱的體育教師占的比例都比較低。
(七)科研水平
從論文發表情況看,僅僅有12.7%的中小學體育教師有發表過論文,而且數量低。整體上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整體的科研情況并不樂觀。
(一)結論
1.當前徐州市中小學在職體育教師隊伍中45歲以下年輕體育教師居多,他們年富力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女教師占體育教師總數比例偏低,需要予以充實。
2.在畢業院系和學歷結構中徐州市中小學在職體育教師大多數畢業于徐州本地以及鄰近的高校,結構單一,不利于徐州市體育教師隊伍整體質量的提高,而且徐州市中小學在職體育教師隊伍中專科學歷的體育教師所占比例較大,整體學歷偏低。
3.專項結構中田徑專項的體育教師“一家獨大”,專項分配不均衡,不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多樣化的需求,長期以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4.徐州市中小學在職體育教師隊伍無論小學還是中學二級職稱的體育教師占的比例都是最多,高級職稱的體育教師占的比例都比較多;科研水平上,無論是發表過論文的體育教師人數還是發表論文的數量上都比較低。
(二)建議
從長遠規劃來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從改進新教師的選拔形式、完善教師入職教育體制、加強骨干教師的在職教育和優化教師學歷與學緣結構,特別注重引進高學歷、高層次體育人才幾方面規劃發展;各級各類學校要重點加強對年輕體育教師和新入職的體育教師的在職教育和培養,同時要善于發掘和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展特色專業,形成特色學校,例如足球和排球,共同提升徐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