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雪萱
有人說“久病成良醫”,這話還真有點兒道理。
我屬于先天體弱、缺乏運動的人。剛步入初老階段的兩年前,開始感覺有時胸悶,陸陸續續看了不同科醫生,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化驗手段全都派過用場,但始終沒查出是什么毛病。就這樣,不適的癥狀便如影隨形般地跟著我,趕也趕不走,既影響生活質量,也在我內心留下陰影,總擔心出現緊急情況。
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說是“求醫不如求己”,覺得這個觀點還滿新奇,于是借回家把它仔仔細細地讀了一遍,受到很多啟發,就開始到處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有空就琢磨著找辦法,看能不能激發人本身的自我復原能力。
終于在微信中發現一種方法:將雙臂伸直上舉可以緩解胸悶的問題。于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每天堅持一有空就舉一舉,可以站住也可走路來做這個動作,不要求器械更無須場地。幾天下來,胸悶的癥狀明顯轉輕,次數減少。還因為每次上舉手臂時都有嗝氣產生,人就舒服了很多。有一次,家里人見到后還開玩笑說:“你這是在練習投降姿勢啊!”
想想這在原理上是說得通的,就是借助外力幫助氣血循環嘛,也就是中醫反復強調的“通則不痛”的道理。見到效果,我就再接再厲,配合著用手按摩胸部,不間斷。現在還是堅持在做,反正也不費力,好過去看醫生和吃藥,何樂而不為呢?
我堅持做這個動作已快一年,現在胸悶現象沒有了,擔心也消除了,生活質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