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銀先
(甘肅省武威第三中學,甘肅武威733000)
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保證其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只有科學合理的、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德育課程才能讓學生接受到系統(tǒng)的、完整的德育教育,然而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學校的德育課程內容卻存在著嚴重的內容缺失或者斷裂。例如,現(xiàn)在我國的教育依然是九年制義務教育,雖然現(xiàn)在全民的學歷水平整體提高了,社會各界大學生、研究生、甚至以上學歷人員數(shù)量明顯提高,但不可否認仍然有很多人在小學、中學就輟學進入社會了。對于這些進入社會生活的人來說,他們應該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提升自身的品德和工作素養(yǎng),以便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在小學甚至中學,德育課程內容卻存在著嚴重缺失的現(xiàn)象。例如中學德育課程中,幾乎沒有愛崗敬業(yè)、做事公正、知法守法等職業(yè)素養(yǎng)的內容,也沒有勞動工作者的權利和義務等內容,這種德育內容的缺失使得他們不能良好地勝任較早的社會生活,甚至影響他們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
教學中的所有課程,都應該有一定的層次性,內容必須適合學生的年齡段,必須與學生不同的受教育時期相匹配,從小學、中學直到大學,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必須有一個層次逐漸提升、內容廣度和深度的逐漸加深的過程,學校德育課程也是如此。然而我們現(xiàn)今的學校德育課程體系,卻慢慢忽略了這個問題,雖然這些年來,全社會對于學校德育課程的教學更加重視,學校整體的德育意識顯著加強,學校德育課程的教學也更加認真,但是還存在著內容倒置的問題。例如,現(xiàn)在很多小學的人教版課本《品德與生活》中涉及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比較深沉的內容,這些內容的設定明顯不符合正在上小學的學生,他們由于年紀還小,對整個世界和國家還有我們的社會認知很少,基本上不會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層次的意思,在沒有一定生活經(jīng)歷的情況下教給學生們社會主義的問題,起不到其應有的效果;再者,在現(xiàn)在大部分的中學教材中,普遍設置了許多有關馬克思主義和政治的內容,可應該教給學生的法律常識、道德品質、心理健康等內容卻是極少。與此同時,雖說一些學校在選修課內容上涉及了一些道德、法律、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但是學校并沒有重視起這方面的教學,學生也不在乎這方面的學習,原因就在于,在全國普遍重視升學率、普遍看中分數(shù)的情況下,應試教育和應試備考的思想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從我國大部分學校德育課程內容來看,德育課程內容仍然存在著簡單重復的問題。學校德育課程的教學,應該從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出發(fā),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年齡、思想素質的發(fā)展和形成規(guī)律,將德育課程內容劃分有層次性的、前后相互關鍵的課程內容,只有這樣呈現(xiàn)階梯性的教學內容,才是最適合學生的。然而現(xiàn)在的德育課程內容,卻簡單又反復,而且這種反復存在于學生各個學習段。從本質上來說,教學內容應該出現(xiàn)反復現(xiàn)象,但是這種反復卻是為新內容的學習打基礎的,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必須有適當?shù)奶嵘@樣不僅能起到復習舊知識的作用,還能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顯而易見,德育課程的內容并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
學校在學生的受教育階段開設德育教育,其根本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思想品格、道德素質的提升,是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名人品端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雖然在學生的不同階段,其德育教育的內容不同,但整體來說都是為了這一目標而服務的。因此,各個教育階段的德育課程應該相互配合,難度、內容等層層遞進。然而我國目前的諸多德育課程教學體系中,卻存在著內容跨度太大的問題。雖然不同的教育階段,其內容側重點本就是不相同的,高中的德育課程內容在難度上也應該比初中的課程難度大,但是,從初中到高中難度的跨越應該適度,慢慢遞進,而不應該是突然加大,這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適應。例如,初中的德育課程,基本上是以思想品德等內容為主,課程內容整體來說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較多,接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課程內容也更加生動。而在高中學習階段,德育課程內容以馬克思等政治理論為主,學生由于多方原因不易于理解。而且從初中到高中,兩者的內容跨度較大,難度跨度也不適當。
首先應該樹立起學校、老師、學生們對于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視觀念,只有這樣后續(xù)的道德教育工作才能順利展開。國家和社會也應該呼吁全民全面展開道德教育,同時,相關的專家、老師也要一起努力,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受教育過程出發(fā),認真開展道德教育工作。
現(xiàn)今的德育課程內容存在著眾多的問題,缺乏銜接意識和知識內容的系統(tǒng)性。課本、教材是學生學習內容重要的載體,科學合理、生動有趣的課本會對學生學習本門課程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新教材的制訂,要適合學生道德素質的發(fā)展規(guī)律,難度和廣度上要層層推進,內容上也要承上啟下,避免出現(xiàn)原來內容上的銜接問題。
教師是教學計劃的組織者和具體實行者,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能對德育課程的順利教學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加強德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在人才的選聘上層層把關,制訂相關措施,將經(jīng)驗豐富、道德素養(yǎng)高的人才教師吸引到本校,讓他們在德育教師崗位上發(fā)光發(fā)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舉國上下必將更加重視學校的德育課程教學,雖然現(xiàn)階段,學校德育課程教學并不完善,內容上也存在著一系列的銜接問題,但只要我們制訂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堅持實施,學校的德育課程內容定會趨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