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喜
(中國人民銀行德興市支行,江西 上饒 334200)
目前,對于縣域金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定義,它是在農村和城市金融中衍生出來的概念,從其本質來看,它是一種中觀區域經濟,是由行政管理部門統籌要素配置所建立起來的城鄉融合經濟體系。[2]縣域金融是由多種分工明確的部門、多種所有制形式和多種生態環境等組成的一個地域性綜合金融體系。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僅要在縣級層面上展開,還需要向鄉鎮、村落自上而下的輻射,在中觀經濟特有的位置上,實現了人力、資金、自然環境等經濟要素的聚集。[3]
金融風險主要是指經濟主體在金融市場中遭遇損失的一種可能性,是從事貨幣信貸、信用交易等經濟活動不可避免的現象。一般來說,我們把縣域金融風險劃分為三類:宏觀、中觀和微觀。考慮到縣域金融的特殊性,我國學者對于縣域金融風險做了全新的詮釋。縣域金融風險是指在縣級區域從事金融活動的主體,面臨的不同程度的金融損失可能性,其特點隨縣域經濟特點而變化并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4]
1.從外部來講。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和政治環境等外界因素會影響銀行業的平穩運行,尤其當國際金融環境有大的變動,經濟發展停滯的時候,銀行業將會面臨巨大的信用風險,更甚者將會引起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另一方面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外國的金融風險往往也會影響到我國金融市場的繁榮與穩定。[5]
2.從內部來講。銀行機構的穩定發展,離不開科學的內部管理,嚴格的規章制度,規范的操作章程以及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如果在內部管理上出現偏差,往往會造成微觀金融風險,這種風險的發生,一方面是因為風險控制工作不夠嚴謹,對風險控制的不重視或者有錯誤的預判,導致風險控制體系出現漏洞,另一方面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對風險控制工作的執行力較差,甚至玩忽職守,大大降低了機構的風險控制水平,許多銀行風險案例都是由于企業內部對風控人員的管理措施不嚴格,最終導致嚴重后果,還有一些員工在職業道德方面存在問題,做出為了個人利益損害銀行利益的行為,違背了銀行人員的道德準則,給銀行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6]
1.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因為銀行對于信用風險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非常敏感,所以銀行業要承擔比其他行業更大的風險,并且有很大的不確定性。[7]
2.金融風險具有積累性和疊加性。銀行有自己的風險控制體系和信用管理評價體系,如果有些經濟風險往往不能及時發現,慢慢積累之后,在短時間內風險會類似多米諾骨牌一樣的連續發生,引發更大更廣泛的金融風險。
3.金融風險外溢性和傳染性。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業迎來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金融體系的交融越來越緊密,風險傳遞也越來越迅速,這種風險傳遞往往會導致大范圍的金融風險爆發,給金融系統造成很大的損失,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和發展是全球經濟繁榮與穩定的關鍵因素。
銀行的風險防范與資本是否充足有著密切的關系,強大的資本儲備往往能增加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因為歷史和市場環境的原因,在我國現有的銀行機構當中,很多都沒有對資本儲備情況加以重視,這種狀況在縣域銀行機構中最為嚴重,而且縣域銀行機構本身的資本儲備相對薄弱,因此,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應當提高對縣域銀行機構資本儲備的監管強度,提高縣域銀行機構資本充足性。
信用風險的發生是在交易對方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按時完成合同中規定的條件,從而造成違約,對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損失。包括證券及貨幣投資等多種金融產品要重視和嚴格控制信用風險。縣域金融機構在信用風險控制上應采用控制不良貸款等方式,避免出現壞賬錯帳,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從而加強風險控制的業務能力,保持縣域經濟機構的平穩運行。
流動性風險是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因為負債等原因無法向交易對象提供金融服務,導致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保障機構運行。降低流動性風險就要提高金融機構在支付能力以及資金流動性管理能力。流動性風險的增大會降低交易對象對金融機構的信任程度,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的盈利水平,甚至會導致金融機構破產倒閉的現象發生。降低流動性風險要關注和完善現金流的管理,以及在提高短期投資的價值等方面加強資本的流動性管理,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縣域經濟作為一種獨特的中觀經濟,同樣面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制度的考驗,其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積累性、疊加性以及外溢性和傳染性的特點,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保持資本充足性、警惕信用風險、提高資產流動性等來防范風險。由于參考文獻有限和實踐經驗尚淺,本文只是眾多研究中的微末,之后更多的研究將致力于探索縣域金融風險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