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瑜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隨著我國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金融衍生品和表外業務也在不斷增多,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也呈現出愈來愈復雜的聯系。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中,一家金融機構倒閉可能會威脅整個金融體系的發展,對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例如雷曼兄弟破產引發了美國次貸危機。由此表明在網絡環境下,一旦某一個環節發生了問題,很有可能最終對整個金融體系造成傳染。通常情況下,金融體系的系統風險包括四個方面,包括銀行間直接雙向敞口、對共同沖擊的相關敞口、來自拋售反饋效應以及信息和預期傳染等。銀行直接雙向敞口受到影響的幾率最大,但是由于缺乏對于金融風險傳染研究工具,所以在針對金融體系系統風險研究過程中,通常會采用間接的方式來研究銀行資產負債關聯,這樣也就導致對于金融風險傳染的研究結果存在明顯的不足。
通過利用網絡分析法,能夠有效加強對于風險傳染問題的直接研究,例如可以將金融結構當作網絡節點,而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則屬于網絡傳輸之間的關系,利用網絡分析的方式可以直接反映出金融結構內在的聯系。通過利用網絡方法,將銀行之間的資產負債敞口關系結構進行直觀性的展示,明確了單個銀行破產風險,在銀行市場之中的傳染的規律。在網絡環境下,各行各業之間的發展越來越緊密,而且相互之間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如果金融體系一旦出現結構性問題,很容易導致在金融體系中發生金融風險傳染的影響,進一步對我國社會金融經濟的正常發展帶來嚴重的危機。所以必須要通過科學全面的方法,針對金融結構與金融風險傳染進行準確研究。在研究金融結構與風險傳染之間的關系時,可以利用資產負債表的數據來判斷我國銀行之間的市場結構。
通過銀行的角度將現有的數據作為銀行總資產和銀行間的總負債進行判斷,銀行總資產就是銀行資產方中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通過針對資產負債表數據進行分析判斷銀行總資產以及銀行間的總負債,針對我國的金融機構進行總結與整理。但是由于我國的銀行成分復雜,不僅包括了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政府性銀行,而且還包括很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與農村商業銀行。另外郵政儲蓄盡管具有一定的發展規模,但是由于數據無法有效獲取,所以筆者沒有針對郵政儲蓄納入到金融市場之中。通過上述的分析,為了能夠保證銀行之間的資產和負債關系平衡,必須要進行科學的假設。
如果完全按照網絡結構的方法,并且針對最大熵方法計算網絡結構的信息很有可能無法準確的反映網絡結構特點,所以必須要針對銀行市場的網絡結構進行判斷,加強對于中國銀行市場中網絡不同情景的假設。將銀行市場的結構與金融風險傳染的特征進行概括總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在網絡環境中網絡結構的完全鏈接會導致金融風險傳染概率下降,并且影響違約損失率。而出現違約損失率時,不同情景引發的風險傳染程度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是因為在完全網絡鏈接情況下,每家金融資產負債率都存在關聯,這樣就分散了金融機構持有的銀行間資產與負債比率,導致銀行違約行為傳染概率下降。在中心邊緣的層級結構網絡中,由于中心的金融機構數目較少,所以一旦出現金融風險,發生金融傳染的概率也就越高,而造成的后果也就越嚴重。
通過上述的研究,能夠發現銀行之間的市場結構對于金融風險傳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運用最大熵方法以及完全鏈接網絡結構的假設進行評估,可能會造成評估風險低于實際的金融系統風險。所以必須要針對銀行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對風險傳染產生的影響進行仿真模型的判斷。
在構建仿真模型時,通過運用金融機構網絡的方法,針對系統參數進行刻畫,并且模擬,從而保證模擬的結果更加符合中國金融結構的整體情況。在仿真模擬的過程中,由于銀行的資產負債關系網絡采用優先鏈接的規則,所以如果銀行決定銀行間借貸關系時必須要以更高的概率和總資產規模來提高銀行建立的關系。為了控制生產網絡規模,必須要通過網絡平均度進行有效控制,在銀行之間建立網絡鏈接之后應該假設銀行平均分配其他銀行的總資產和總負債。
為了保證在不同網絡結構下銀行的資金流入與流出始終保持平衡關系,必須將銀行的流出資金和流入資金進行平均分配,加強銀行之間的關聯。在每一次運行仿真的過程中,根據設定能夠判斷當總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發生破產,進一步明確這一風險是否會通過資產負債關系而傳染至給其他銀行。為了研究金融機構破產違約損失率對金融風險傳染造成的影響,通過針對不同的損失率進行分析,當違約損失率升高時,金融風險傳染的范圍和程度都會發生明顯增長。這是因為金融風險傳染的銀行數量占比會明顯升高,破產銀行的總資產規模,以及破產違約資產損失量,也會發生明顯的上升。由此可見隨著銀行破產違約損失率的增多,金融風險傳染的范圍也就變大,導致影響程度持續加深。銀行破產違約損失率的增高意味著對債權銀行以及銀行間的資產損失較多,導致債權銀行破產幾率也會明顯提升。為了研究不同金融機構的網絡結構,針對金融風險傳染產生的影響,利用網絡平均度將網絡結構特點進行描述,針對不同的網絡平均度情況進行情景模擬。可以發現網絡平均度對金融風險傳染的影響,并不是簡單的非線性關系。
通過金融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能夠明確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并且單個金融機構風險對于整個金融體系發生傳染的影響幾率也就越大。通過對于中國銀行之間的資產負債數據表進行判斷能夠明確單個銀行破產會造成整個金融結構體系發生傳染,如果損失率不同、網絡架構不同,也會導致金融結構體系受到的影響,結果存在不同。如果網絡結構是處于封閉的狀態,那么單個銀行風險對于整個金融體系造成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傳染率也越來越高,金融傳染的風險也會更加的嚴重。
其次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判斷資產負債結構是采用優先鏈接的原則,根據這樣的原則,能夠針對資產規模進行假設,并且根據不同的情境進行不同的判斷,從而形成銀行市場網絡在銀行市場網絡結構中,對于不同的金融結構參數,以及不同的金融結構風險,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網絡平均度針對網金融風險傳染的影響幾率非常大,并且會出現非線性的關系,在網絡平均度閥值固定的時候,網絡平均度如果增高,那么金融風險傳染幾率也會增強。而如果網絡平均速度超過了固定,網絡整體的平均度就會提高,并且降低了金融風險傳播的速度,減少其影響的范圍。
通過對于銀行被傳染的情況進行判斷,銀行傳染的數量與貸款損失率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并且隨著貸款損失率的不斷提高。資不抵債會也會形成傳染源的平穩提升。從倒閉銀行數與貸款損失率數相比較來看,兩者之間也具有正相關的關系,傳染對于銀行系統的沖擊往往是多輪沖擊,并且傳染風險具有一定的時間延期。所以為了能夠成功的預測傳染的輪數,必須要通過監管機構進行恰當干預,有效控制系統風險的標準。由于很多區域值特別敏感,而部分區域值并不敏感,所以監管部門必須要通過調節破產成本,干預破產程序等手段來調控風險傳染的時間,避免整個銀行系統受到損失。由于銀行破產而導致對整個金融結構產生影響減少銀行剩余可用于償還的資本,直接減弱各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加被傳染的概率。
此外,如果受到了較大的沖擊,會導致多家銀行同時發生倒閉,促進未受傳染銀行的資產損失明顯提高,加大了對于銀行傳染發生的概率。從而使銀行體系的自身穩定性受到破壞,導致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由于金融損失率的提高,會增加銀行倒閉的風險,所以單一的銀行作為誘導因素會導致傳染效應,傳播速度更快,對于整個銀行系統的沖擊也會更大。所以銀行倒閉對于金融風險傳染的路徑有兩方面,一方面能夠通過減少剩余可用于償還的資金,會導致銀行抵抗風險的能力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則是銀行受到共同沖擊,造成多家銀行同時倒閉。
為了有效解決金融風險傳染,必須要加強中央銀行與各監管機構和產業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保證金融系統穩步提升。如果某一領域受到了劇烈的波動,銀行監管機構與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強溝通效果減少救助成本。此外,還應該與各個產業機構和企業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宏觀與微觀信息來保證信息的實時性,提高資金的共享和流動。
本文通過對于銀行間市場網絡結構和銀行自身負債資產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明確了金融結構對金融風險傳染造成的影響,同時也明確了現有的理論研究資料存在的不足。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有效的指出網絡結構對金融風險傳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具有復雜的關聯性。本文的研究結果能夠說明,在銀行業風險系統控制過程中除了應該針對金融系統結構進行監管之外,還必須針對銀行的個體情況進行監控。如果所有者權益占總資產比重較高時,則金融風險傳染的概率會降低。銀行之間的資產和負債頭寸占總資產比例較高時,金融風險的傳染概率會增多,通過這樣的規律能夠為我國金融機構的監管,起到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