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安徽分所,安徽 合肥 230041)
作為一種先進地生產工具,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與發展不僅對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產生了不可小視地作用;同時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進一步在審計領域也將推動審計制度和審計方式的進步和創新。調查數據顯示,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中,大數據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人們收集信息的速度和數量,使得審計工作的智能化發展成為可能。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當前的互聯技術中,隨著大數據的出現與發展,人們收集信息的速度以及數量都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由此可見,在未來的審計工作發展中,智能化已經成了必要趨勢。因此,為了更好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審計人員在自身的專業技能上,必須掌握大數據,云計算的內容以及相關方法。
第一,連續審計。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連續審計作為有效解決審計結果與經濟活動之間所存在的時間差異性問題的審計方法必將是我國“互聯網+”背景下審計方法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近年來,隨著連續審計在越來越多的審計機構中的實施與應用以及關于連續審計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相較于傳統審計方法,連續審計在云計算技術的幫助下,將審計工作以及相關審計信息與其他信息技術交叉整合的方式,可使非結構化數據的數據結構化,繼而可幫助審計人員獲得更加詳細的審計數據,使其在具體的審計工作能夠實現對相關審計問題的深入判斷。
第二,網絡審計。網絡審計通常包括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以及分析處理四個技術模塊,就我國傳統的網絡審計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其中存在較多阻礙,如網絡審計模式的實施和運行成本較高、硬件和軟件的維護成本較高等,導致我國網絡審計的進一步發展面臨較大挑戰。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審計信息化以及網絡審計工作的瓶頸得到有效打破,“互聯網+”中的相關概念和技術可以較好的解決目前我國審計信息化以及網絡審計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大多數問題。
第三,信息化審計。所謂信息化審計,簡言之,即是以大數據挖掘和云計算為基礎,以審計業務需求為核心,通過面向服務的架構和各種綜合技術進行信息數據快速采集、動態處理的審計方式,相較于傳統審計方法,信息化審計方法不僅能夠實現對大量多類型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實時分析,同時還可將非現場審計系統,云審計平臺和大數據審計系統連接起來,實現對審計活動全過程信息的有效跟蹤與整合,保證實時審計的全面性與多角度性。
相關研究證實,在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為保證審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就必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審計技術體系,保證審計工作能夠實現成本預算評估,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增強審計工作的實效,提高企業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避免審計工作淪為形式。與此同時,企業審計成本預算評估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建立應當與獎懲機制相結合,以可有效督促審計管理者認真完成審計工作、提升人員工作熱情,保證審計工作能夠始終有序開展。
另外,在強化信息化審計技術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應當積極跟隨市場大環境和科學技術的變化,創新信息化審計技術體系建設方法,將各種先進的審計方法與技術引入到信息化審計技術體系的建設之中,具體而言:第一、在信息化審計技術體系中積極采用嵌入式審計方法,通過內審部門提前介入并全程參與體系建設的方式,保證體系設計的合理性。第二、在信息化審計技術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建立大數據體系的方式,來全面提高數據信息分析的精確度和準確度,保證審計信息的完整性。
從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均衡出發,從價值增值的角度去落實各項財務管理活動措施,以保證通過財務管理活動實現各方利益主體的利益,保證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目標得以實現,確保財務管理活動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在這一過程中,為了保證目標的有效實現,就需要消除一切無效的勞動和影響生產的因素,在競爭的環境下,保證客戶利益最大化,以此為前提,在對各契約關系方的利益進行均衡,最終實現企業自身價值的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進一步的,以完善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為“互聯網+”背景下的會計審計工作的創新提供制度支持與保障,保證各項創新工作得到貫徹與落實。
明確“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加強企業財務控制是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創新的重要前提。在這過程中筆者建議如下:第一,以促進內部價值鏈協同為原則,對企業內外銷財務職能和內外銷財務管理流程進行有效整合與重構,以加強企業財務控制,使企業營銷體制變革有序開展;第二,從預算管理、績效考評、成本管理等方面對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實行多維度的財務價值管理,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第三,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還應同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建立公平的工資激勵制度,通過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促使員工能夠在具體的財務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更好的幫助企業目標實現。
科學的審計方法是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對此,在創新企業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創新審計手段、慎重選擇審計方式。與此同時,保證各項審計措施符合項目整體審計目標,在這過程中,以“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為依據,在進行資金使用時,應當考慮到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市場變化迅速的特點,為保證審計工作能夠始終有著良好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在具體的資金使用和審計工作時,應當堅持以投資控制為中心,加大對情況的監督和投資的控制。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會計審計工作中,常用的審計方法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與時代發展不適應的問題,導致我國審計工作效率低下、質量不高,鑒于此,為全面提高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就必須對審計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基于“互聯網+”的時代特點,將各種信息化技術、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審計之中,使設計方法朝著信息化審計、網絡審計和持續審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