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宇華
(中山市博愛醫院,廣東 中山 528400)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社會各領域建設事業中的廣泛滲透,其在有效的提升各領域建設事業生產力及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加上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及手段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企業在面臨重大機遇的同時,其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生存環境。事業單位作為我國重要的國有經濟組織,其在引領我國各類企業的發展,及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事業單位原有的相關運營管理理念及機制,已難以適應日益升高的社會需要,因此加快對我國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及結構轉型,對于保障事業單位優勢地位,及其未來的健康長遠發展等,都有著重要作用。當前在事業單位各項機制改革中,會計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會計制度,對于提升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促進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健康、透明,強化事業單位的預算和資產管理,以及完善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等,都有著積極意義。
事業單位的新舊會計制度首先在總說明方面,就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一是制度適用范圍方面的差異。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作出如下明文規定:該制度的應用對象為,全國范圍內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同時在事業單位的基建投資方面,其在進行會計處理等工作時,除了要依照該會計制度實施以外,還必須依照其他國家相關規定,進行財務的核算,及建賬工作;而舊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制度適用對象方面的定位是,全國范圍內的國有事業單位,而對于事業單位的基建投資部分,其中的會計核算等工作,并不適用該制度,而是依照其他相關制度執行。由此可以看出,新舊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其差異主要在于適用對象的范圍,新的會計制度,其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其包括了單位的基建投資等部分,因而新會計制度對于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有著積極作用;二是會計基本規定差異。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明文規定:對于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會計基礎工作,以及會計結構設置等工作,其主要執行依據為《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而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則作出如下規定:對于會計核算等工作,其執行依據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相關法律規定,而對于會計檔案的相關管理工作,其主要執行依據則是《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由此可以看出,新的會計制度相較于舊的會計制度,其在會計基礎工作規定方面,更加的科學和規范,同時其也進一步強化了《會計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在處理事業單位會計相關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會計科目方面,新舊會計制度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一是新增會計科目。新的會計制度相較于舊有會計制度,其主要增加了其他支出、非財政撥款結轉、長期應付款、短期借款、累計攤銷,以及累計折舊和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等會計新科目,這些新的會計科目,對于進一步拓展會計核算內容,完善其會計體系,促進會計信息的全面等,有著積極作用;二是取消會計科目。新的會計制度相較于舊有會計制度,為了提升會計制度的科學合理性,其主要取消了如下幾個會計科目:結轉自籌基建、成本費用,以及撥出經費和借入款項等科目,進而進一步優化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提升了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三是調整的會計項目。新的會計制度相較于舊有會計制度,其在保持核算內容完整的前提下,還就若干會計項目的名稱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如對于“現金”這一會計項目,其在保持其核算內容一致的前提下,將其名字調整為“庫存現金”;而將“事業結余”,著改為“事業結賬結余”。以及將“產成品”,和“材料”等會計科目,統一調整為“存貸”等。這些會計科目調整,對于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各項工作事宜,有著重要作用[1]。
在會計要素方面,新舊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資產要素。資產要素方面的差異,又可進一步細化為應收款項差異、存貸差異、固定資產差異、文物文化資產差異,以及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差異等。如在應收款項方面,新的會計制度,其引進了風險管理這一概念,其更加強調對資產的質量進行有效管理。該制度下,對于那些不能按期收回的資產,其通常采用貸記“應收票據”等處理方式,而對于逾期3年以上,同時確認無法回收的款項,其采取的是核銷審批措施,待審批通過后,對這部分款項進行核銷,同時做好相關的保留登記工作,而這些后續的核算規定,是舊會計制度所沒有的;二是負債要素。負債要素方面的差異,其又可進一步細分為負債分類差異、短期借款差異、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票據,以及長期借款和長期應付款差異等;三是收入支出要素。新舊會計制度在收入支出要素方面,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其中尤以支出要素方面的變化最大,新會計制度將舊有會計制度中的結轉自籌基建、專款支出,及撥出經費等會計科目予以刪除,同時新增了資產處置損溢、稅費支出,及利息支出等會計科目,進一步完善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支出工作[2]。
通過以上從對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總說明比較、會計科目比較,以及會計要素的比較等方面的差異比較,可得出如下幾方面的啟示:一是新會計制度更加符合企業會計工作發展的趨勢與需要。新的會計制度的制定,是在充分參考了企業會計經驗,以及國際慣例的基礎上得到的,其通過新增及刪減和調整部分會計科目,進一步優化精簡了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使其會計制度的結構體系更趨合理和完整,同時也進一步規范了會計核算相關工作,實現了與現代會計準則的無縫對接;二是新會計制度展現了風險管理理念。隨著市場環境的日益變化,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風險,也出現了急劇的提升,單位舉債額度的急劇增加,也迫切要求事業單位制定出一套科學完善的會計新制度,以加強對其財務的風險管理,而新會計制度的出現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新會計制度在舊會計制度的基礎上,予以了進一步的完善和規范,并對企業非流動資產,及流動資產予以了明確的劃分,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管理,予以明確的規定,這對于提升事業單位的風險管理能力,有著重要作用[3]。
由以上可以看出,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較于舊有會計制度,其在總說明、會計科目,及會計要素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制度的制定,進一步優化精簡了原有會計制度,并有效的提升了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其對于保障事業單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