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川 伍世梅
(廣東白云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全面部署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根據《中國制造2025》指示,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是首要內容,而產品創新的成功與否由市場和銷售決定,微商作為一種新型銷售模式可以說是中國制造2025項目的動力助推器。自我國微商發展以來,各界學者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微商的層級收益模式就好比傳銷,而有人則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不管怎么說,微商背后所帶來的是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它的發展也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有著重大影響。
微商C2C平臺與大學生創業的結合近年來備受關注。2016年12月24日,國務院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和發展改革委三部門印發《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支持社交電商發展政策,盡管如此,大學生創業仍受到資金、經驗、人脈等影響,與此同時,微商C2C新型電子商務營銷模式以其低門檻,人脈式銷售的優點迅速與大學生群體融合。本文著力于分析高校微商發展現狀,針對微商行業發展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對大學生一些錯誤的創業觀加以更正,以促使大學生微商創業行業能夠持續發展。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尋求經濟上的獨立,是對物質需求提升的表現,然而過分追求物質的理念,必然會使得價值觀有所偏向。在此次問卷調研中,有86.94%的人在對“您覺得大學生一般做微商的出發點是什么”這一問題上選擇了“賺錢”,大學生做微商的主要原因是賺錢,可以看出大學生微商創業的途徑被高度利益化,這對大學校園就像是形成了一種思維侵襲,使得許多大學生錯誤地認為賺錢是微商唯一目的,甚至荒謬的認為從事微商C2C可以一夜暴富。早在微商C2C平臺粗魯式發展的時候,網絡間便流傳出加入微商便可一夜暴富的“夢”,然而這種“夢”很快便被有關媒體揭秘,微商C2C營銷模式甚至被定義為是一種依靠新型微傳銷的非正道發展形式。2016年7月,工商總局便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查處網絡傳銷工作的通知》,這所謂的一夜暴富顯然是不能為社會所接受的一種形式,君子愛財尚且取之以道。大學生通過微商創業,收獲的又怎能僅僅是金錢?在社會受到“一夜暴富”此等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大學生對于微商創業樹立正確的認知當下顯得尤為迫切。
當前大學生從事微商C2C營銷工作中普遍存在暴力刷屏的現象。在此次對從事微商的大學生進行訪談調研過后,我們了解到當前微商C2C的營銷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野蠻刷屏階段,對于商品營銷,他們大都堅持以千篇一律的“銷售成果展示”來宣傳自己的商品,在她們看來,這種成果展示不一定能起到宣傳作用但是卻可以吸引一部分好奇的顧客。然而,這種狂轟濫炸式的營銷模式對微信人際關系發展有著極為不良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對于銷售本身來說,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顧客追求的不僅是產品信息的有效推送,更注重推送形式的多樣化,單一化的宣傳手段根本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對于從事微商的大學來說,把微商營銷只是簡單理解為發圈曬圖而不是主動學習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只是機械性地將上級代理的商品廣告一成不變地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內而不是努力撰寫營銷文案創造特色推文,這便走上了與微商創業自身有效的途徑截然相反的道路。
當下大學生對于微商創業的信念并不強。他們大都認為做微商只是以賺外快為目的(86.94%的人在對“您覺得大學生一般做微商的出發點是什么”這一問題上選擇了“賺錢”),更有甚者,只是單純覺得新鮮好奇。對于微商創業投資小、門檻低的巨大優勢,不排除部分學生存在從事微商C2C只是盲目跟風的現象,在此次訪談調研中,從事微商的受訪者大都沒有對自己從事微商與創業結合起來,她們從事微商并沒有長遠的規劃。而在問卷調查中,也有66.22%的人在對“您是否會選擇微商作為創業途徑”這一問題上選擇了“不會”,高校大學生對于微商創業的意識顯然是不夠的。早在2015年,政府便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當中明確提出:“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而在2016年,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指出:推動高校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納入學分管理的創新創業課程,推出一批資源共享的創新創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近年來,高校對于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也作出了相應反饋,然而對于微商這一特殊平臺,卻缺乏完善的鼓勵培訓機制。這便產生一個現象:未從事微商的大學生對微商創業無感,從事了微商的大學生對創業的信念不強,極不利于大學生微商創業持續發展。
近年來,關于微商發展的監督機制仍有待落實完善。微商原始資本積累的野蠻生長,其假貨與產品質量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產品消費者使用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案例也屢有發生,售后投訴維權也是頗為艱難,對于微商平臺建立監督機制顯得迫在眉睫,盡管早在2017年,全國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便在第三十次會議對電子商法草案(二)審稿進行了分組審議,委員們建議:電子商務法應明確將微商納入監管范圍,以周天鴻為代表的專家在審議中特別提出將微商行事主體明確列入電子商務法監管中。然而大學生對于微商創業的風險意識并不充分,這不僅不利于平臺持續發展,更易令參與平臺創業的大學生走上歧途。在此次訪談調研中,受訪者對于“您如何保證自身產品質量”這一問題上,大都表示“自身所經營的產品都是自己試用過之后才經營的”,對于自己銷售的產品,他們有的甚至連檢驗產品的合格工序都沒有,只是簡單的試用,可想而知,這當中存在著多大的風險隱患。微商經營案例當中大學生微商創業陷入到制售假貨、虛假營銷等陷阱的現象也頻繁發生。
盡管在宏觀社會環境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的政策,教育部也于2017年9月1日起實施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制度支持,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這看起來對大學生微商創業提供了莫大的便捷,然而脫離了學校,對大學生微商創業會更好嗎?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本身對大學生創業就有著引導的責任,然而在高校之中,仍然缺乏對大學生微商創業的培育機制,在此次調查中,有66.22%的人在對“您覺得高校應該作出鼓勵性決策支持大學生微商創業嗎”這一問題上選擇了“應該”。大學生微商經營缺乏經驗,對商品信息把握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都是需要引領的,也只有這樣,微商創業才能更好的取得成功。
隨著科技、智能時代的高速發展,為互聯網業和商業帶來良好的機遇與挑戰。微商C2C模式作為一種新事物的存在,與大學生創業相結合,其發展路徑必然不是筆直的康莊大道,本文基于C2C平臺的發展模式大學生創業群體的調查研究,從理性角度分析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現狀,對于大學生微商創業存在的價值觀偏頗、創業意識營銷意識不強、平臺缺乏監督機制以及缺乏學校培育機制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為大學生微商創業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使其在新模式創業平臺下能更加高效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