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新毅
【摘 要】 由于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近年來我國引入了PPP融資模式并得到普遍應用,其發展趨勢也逐年遞增。我國PPP融資模式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筆者就PPP融資模式存在問題展開分析,然后結合現階段我國融資領域的實際情況,歸納和總結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 ppp融資 問題 對策
1 PPP融資模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雙方權益無法保障
PPP融資模式能夠的到政府認可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政府現階段在建設基礎設施和服務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大,民間資本能夠幫助解決其需求;另一點是現階段我國民間資本的力量雄厚,也在尋求較好的投資機會,兩者的情況正好需求互補。雖然PPP融資模式得到政府支持并有明文規定“利益共享”為原則,但是在真正實行過程中肯定還是會和這一原則產生偏差。第一,以我國國情來看,強有力的政府之手可能會使得合作雙方的地位不平等,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合作過程中政府出現越權的行為,而民間資本方卻在行使其權利時困難重重,利益得不到保障;第二,從合作目的得角度出發,政府為了解決自身問題,可能會過多讓民間資本出力,侵犯到民間資本的利益;第三,現階段我國的PPP項目大部分屬于準經營,建設周期長、投資多、風險大、回收期長,導致民間資本為了節約成本,而侵犯政府利益;第四,民間資本為了拿到項目,可能會使用一些違規手段,或利用其特殊地位、或進行送禮行賄等,導致“貪腐”現象產生。
1.2 雙方面臨各種風險
民間資本存在的風險有這樣幾點。第一,PPP融資模式進入我國時間不長,還處于發展摸索期,沒有形成成熟的發展模式,在法規及政策方面還不夠完善,導致政府在項目中可能占有更多優勢,民間資本則會承擔更多風險;第二,大部分PPP項目建設周期長,長達20、30年的也不少,盡管在項目開始之初簽訂過有關合同,但由于項目建設時間太長,中途會面臨政府領導換屆等問題,使合同的有效性和穩定性降低,影響民間資本的權益。第三,盡管原則上是風險共擔,但是有些情況產生的風險只會是民間資本自身去承擔,如違約風險、信用風險或政府無力承擔的風險等。第四,在PPP合作中,民間資本屬于投資行為,目的是獲取收益,但同時也會面臨項目失敗而虧損的風險。
政府存在的風險有這樣幾點。第一,PPP項目是政府和民間資本風險共擔,雙方屬于合作關系,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如債務等,政府需要去分擔屬于政府的那部分風險;第二,缺少有關規章制度和績效評估體系,風險承擔體系不夠健全,一定情況下可能會使得風險增加;第三,民間資本缺少監管力度,可能會給政府帶來信用風險。
1.3 PPP 融資結構單一
現階段我國PPP融資結構還不夠全面,雖然從理論上看有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但實際上大部分都屬于債權融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由于PPP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多、風險大、回收期長,多屬于準經營項目,股權投資的風險太高,民間資本難以承受。更多情況下民間資本會選擇相對安全的債權投資。
2 PPP融資模式應用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依靠規章制度保障雙方權益
政府作為PPP項目的主導方同時也是監督者,需要從保障雙方利益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依靠規章制度來保障雙方權益,并且找準自身定位,充分認識到自身在項目中的合伙人身份,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多與民間資本方共同研討可能出現的風險和相關對策,多站在民間資本方考慮,既要完成項目,也要保障民間資本的利益。民間資本方在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時,也要承擔好自身的責任,為完成項目作出貢獻,達成合作共贏。
2.2 建立風險共擔機制
項目建設時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導致風險產生,因此要在項目開始之前充分研討,預估可能出現各種情況,并拿出相應的對策,在面對已經出現的風險時,政府和民間資本方也應該主動承擔相應責任,不能相互推諉。由于PPP項目的準經營性質,政府應該給予民間資本方適當的補償,使民間資本承擔較大風險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相應優惠政策。
2.3 拓展融資渠道的多樣性
在保證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勇于創新和使用金融工具,讓各種民間資本都能參與到PPP項目中,通過創新融資方式來拓展融資渠道,從而使得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得到平衡發展。現階段我國的PPP項目融資都比較困難,因此可以借助PPP基金的杠桿效應,吸引各方民間資本加入到PPP項目中;此外需要發揮好各種融資工具的作用,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也要做好各種融資方式的對接,避免產生各自為政的情況,例如PPP基金可以結合信托和保險來拓展融資渠道。
結 語
PPP融資模式自從引入我國后,為我國城市發展做了不少貢獻,該模式可以有效使民間資本參與到城市建設中,既促進了我國城市發展,也帶給民間資本不少投資回報,并且隨著逐漸完善和成熟,往后其地位會越來越高。需要重視的是,現階段我國的PPP融資模式發展還不夠成熟,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能否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是我國PPP融資模式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并影響到我國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波.淺談PPP模式的發展[J].武漢金融,2017(01):38-41.
[2] 姜慶.PPP模式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青島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