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畢業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導致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本文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梳理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養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 大學生 就業能力 就業觀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全國高等院校畢業生的數量呈逐年攀升的趨勢,2015年是749萬,2016年是765萬,2017年是795萬,2018年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820萬。大學生就業難伴隨著大學生數量的增長呈現有增無減的態勢,大學生就業日益成為國家、社會、家庭、個人關注的問題。關于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可以從專業結構設置、市場需求、學校幫扶、制度環境等方面進行探究,本文以大學畢業生為研究對象,探索大學生就業能力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一、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就業觀念有待改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大學生畢業后就要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認為只有進了公務員系統、進入事業單位才是“鐵飯碗”,其它都是“泥飯碗”;還有些大學生畢業后就希望進入國企,根本不愿意到到私企或者非國有制企業去工作。這樣的就業觀念嚴重束縛了大學生的就業面,他們的就業期望值偏高。實際就業中用人單位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偏遠地區和中小城市,非國有制企業的需求量更大。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對大學生實際需求的矛盾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
2、實踐能力比較弱。對于大學生來說,實踐能力主要是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包括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的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時,一般要求求職者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而大學生還沒有走出學校大門,沒有在社會上歷練過,基本沒有社會經驗。同時大學生們在學習時相對偏重于理論,對實際操作不太重視,認為只要考試考高分就行了,導致不少大學生眼高手低、實踐能力不強。因此,工作經驗和實踐能力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一大因素。
3、職業規劃意識比較淡薄。高校一般會在大一大二開設職業規劃的相關課程,但大學生本身對職業規劃意識比較薄弱,認為職業規劃是畢業以后的事情。學生主動進行職業規劃的意識還比較薄弱。老師上課時只是應付老師的作業和考試,沒有對自己的職業包括大學期間的學業進行合理的規劃,導致到大四找工作時顯的手忙腳亂。大學生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等這些應該在大學里提升的能力顯的力不從心。
4、專業技能不強。專業能力一般是指大學畢業生對本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的能力。許多大學生在專業能力方面,技能不精通,功底不扎實。主觀上是部分學生平時學習不踏實造成的,只滿足于考試過關,沒有深入的研究本專業的知識。客觀上跟高校的專業設置也有關系。
二、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1、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高校在就業指導時偏重于就業技能的指導和就業信息的宣傳,往往是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薄弱。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比較看重的是薪資待遇,卻忽視了國家的需要,忽視了基層對人才的需求。另外,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需要引導,大學生在就業時普遍重視自身價值的實現往往忽視了社會價值,不能把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甚至還有個別畢業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弄虛作假。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大學生的就業實際和思想實際出發,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加強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隨著高校的擴招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就業的模式也從傳統的包分配到現在的雙向選擇。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心理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出現盲目攀比的心理,看到別人找到好的單位就跟風,缺乏對自己公正客觀的判斷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有些同學在就業的過程遭遇挫折后就產生自卑心理等等。因此,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調整好就業心態,這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最終實現高品質就業。
3、加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高校應該關注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和專業特點,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引導和實踐,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一些實驗課,要求學生和理論課一樣重視。大學生自身更要有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些專業可以校企合作,讓大學生實地到企業去,扎扎實實的工作,提升實踐能力。大學生自身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或者寒暑假去兼職,歷練自己、提升能力。同時學校也要組織和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園內部的社團活動以及社會公益勞動,以此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4、加強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只有擁有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才能科學的合理的發展自己。高校應該幫助大學生建立職業規劃,大學生自身更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建立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學習規劃,盡可能的利用學校和社會的機會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
三、總結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大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能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的工作,全面科學的推進大學生充分就業、就好業,才能使學歷教育真正成為學力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好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 黃仲品.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研究[J].文化論壇,2017:171
[2] 麥克思研究院(My COS Institute).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 徐媛暉.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途徑探索[J].高教論壇,2017:117
[4] 王立人,顧建民.國際視野中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268
作者簡介:丁愛華(1980–),女,安徽濉溪人,碩士,講師,單位: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經管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