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實性是語言測試的一個重要標準,聽力測試是英語測試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往往用以考查考生對英語日常交流的理解能力。本文依據語言測試的真實性理論,分析高等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聽力測試的真實性問題。本研究發現,該考試的語料和情景的真實性較高,但任務設置、語言形式和錄音缺乏真實性,并針對缺乏真實性方面此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聽力測試;真實性
【作者簡介】龐劍群(1979-),女,漢族,廣西陸川人,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聽力真實材料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2014 JGB371)。
一、引言
聽力測試在各級各類英語考試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而評價某一測試的質量,衡量它是否真實有效,除了其實際有效性和交互性之外,真實性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標準。測試專家們要使一場測試有較高的質量,毫無疑問,真實性是必須要考量的關鍵問題之一。本文依據語言測試的真實性理論,嘗試探討以高等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以下簡稱PRETCO-B)聽力測試為對象的真實性問題。
二、聽力測試真實性的相關概念
1.語言測試的真實性概念。20世紀70年代,隨著語言交際測試法的出現,Bachman 和Morrow 等人提出了語言測試的真實性問題。Bachman(1990)認為,語言測試的真實性指受試者在語言測試中的語言行為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其在真實生活中的語言行為,能使用目的語完成測試任務與其在現實生活中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相似程度達到最大化。
2.英語聽力測試的真實性。聽力測試的真實性指受試者需要完成以英語國家現實生活語言為特征的、并與其現實生活場景相似的聽力任務,這些任務體現在以各種生活、學術交際場景為背景的聽力測試題中。主要表現在測試的幾個方面:聽力材料、聽力任務、聽力情景的真實性。
(1)聽力測試材料的真實性。《朗文語言教學與應用語言學詞典》對真實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s) 的定義是: 語言教學中采用的原非為教學目的而開發的材料,這些材料通常被認為比那些專門為教材開發的,或者教材中的語言更現實和自然。盧曉仙(2003)認為,聽力材料可以是直接取自現實生活,也可以是經過適當改編日常生活場景的材料,但其內容應“盡量接近受試的生活,使受試容易人題并做出得體反應。”
(2)聽力測試任務的真實性。聽力測試的任務應依據現實生活工作的需要來確定目標和任務,現有的各級各類英語聽力測試中可能是出于評卷的方便或其他因素,往往測試的題目為選擇題、判斷題和填空題等。真實生活中的交際雙方一般不會讓對方在聽完演講后或交談結束后進行選擇、判斷、或填空(汪惠彥,2016)。聽力測試任務的真實性應注意將信息的接受、轉換和輸出等一系列活動融為一體,因此,任務的設置上應考慮除單項選擇題外,還增加多項選擇、數字、地點位置確認題、表格填空題、完成句子題、圖畫標注題和問答題等。
(3)聽力測試情景的真實性。任何一種聽力都應該是在某種場景下進行,脫離了特定場景的聽力,往往會缺乏其原有的意思,而失去了其真實性。情景的真實性關注著測試方法的特點和目標語言的使用情況的特點之間的關系。如果相似程度高,考試任務才算有了真實性(汪惠彥,2016)。
三、PRETCO-B聽力測試的真實性分析
PRETCO是由教育部批準成立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委員會設計、供高職高專院校和成人高專院校學生自愿參加的標準化考試,主要考核考生實際應用英語進行日常和業務涉外交際的能力。聽力測試部分由四個部分組成,材料取自現實生活在后期編輯后形成,涉及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方方面面。本文選取2017年6月的PRETCO-B真題聽力部分為例進行分析其測試的真實性問題。
1.Section A為問題回答的形式,測試考生針對提問做出正確回答的能力。如:
May I have you name?
Excuse me, are you John Smith from England?
以上是索要對方信息,確認對方身份的問句,在日常生活中是可能遇到的,也可能會用到的問句,因此材料是有真實性的。但本題缺乏情景設定,單一的一句問話某些情況下,真實性是不高的,如“May I have you name?”如是級別低的或輩分小的問級別高或輩分高的人可以這么問,但如果是同輩之間、朋友之間或者是審問的情境下,這一句問話似乎就不妥了,其真實性就會受到質疑。任務設定上,本題采取問答三選一單項選擇題的形式,是根據其測試目標而設定的。但是日常交際中,類似的問話是需要直接回答,而不會是提問者提供幾個選項給回答的人選的情況,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看,其任務的設定是缺乏真實性的。
2.Section B和Section C為對話,測試考生理解和獲取會話信息的能力。如:
W: Good morning.
M: Good morning.
W: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is job?
M: I want t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W: Good. How long have you been working at your current position?
M: For five years.
W: What do you expect to be in a few years?
M: I hope I can become a skilled engineer.
本則對話應是一場面試場景的對話,內繞面試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內容來進行。但是此則對話明顯過于流暢,在多來回的對話中,而且是面試這種相對緊張的場合下,沒有對話常有的猶豫停頓、口誤、斷句等現象,句子結構語法符合規范,從語言的角度上缺乏真實性。
3.Section D為短文填空形式,測試考試填寫信息的能力。本次測試此題是一則答謝詞,答謝詞本身是屬于比較正式的一種文體,要求語言結構嚴謹,信息含量大、而且句式完整明晰,文中用了一些比較正式的詞匯,如“on behalf of…”、 “I would like to say…”、 “thank you again…”等,且語言句式上都符合以上要求。測試任務上采取填空的方式,考查了學生對信息的評估和預測能力,對有用信息和掌握和理解記錄。因此,從整體上,本題的材料、場景和任務上的真實性相對都比較高。
四、PRETCO-B聽力測試的真實性的結論與建議
1.聽力材料的內容和情景具有真實性。PRETCO-B聽力測試材料,均取自真實生活的語料,原材料主要是關于日常交往和工作學習等。情景上涉及到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如談論時間、地點、意見或建議,詢問健康、學習、工作等情況,請求幫助等各種生活場景,是具有較高的真實性的。
2.聽力測試任務缺乏真實性。PRETCO-B聽力任務具有一定的真實性,但總體上欠缺。如問題的設置上,主要采用單項選擇題,可能的原因是為了閱卷方便提高閱卷速度和準確度,但缺乏真實性。為了增加測試任務的真實性,可以參考雅思聽力測試的方式,多設置主觀題 ,需要填寫相關細節信息 ,需要受試者在聽測試材料同時快速記下關鍵信息,將信息的接收 、轉換和輸出等一系列活動融為一體。
3.聽力錄音缺乏真實性。也許是存在操作困難,或為了將難度降低,聽力錄音主要朗讀事先完全寫好的文稿錄制成的,缺少許多口語中的語言現象,如停頓、重復、冗余等現象,這就會導致真實性的缺失。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事先錄制真實生活的對話,然后在根據對話編寫粗略的對話草稿,再由英語國家人士根據草稿自由談話而錄制成聽力材料(徐林泉,2012)。
五、結語
一份測試要達到100%的真實,其實是很難實現的,測試專家要衡量很多方面的因素如考生的個人特征和語言能力的本質問題。但真實性問題是聽力測試里的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的用于教學,我們也應研究將信息化技術用于聽力測試中,PRETCO應與時俱進,爭取不斷加強其材料、任務設定、情景設定和錄音等的真實性,使其更能適應學生和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Bachman,L.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盧曉仙.命題的真實性[J].國外外語教學,2003(2).
[3]汪惠彥.從語言測試的真實性看CET-6聽力的真實性[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8).
[4]徐林泉.淺析2012年江西高考英語聽力的真實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