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學生發展理論的視角上分析、探討了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并結合課堂的實際運用,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強化以學生發展為最終目的,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關鍵詞】學生發展理論;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陳紅娟,江蘇省張家港開放大學。
引言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學生的層次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傳統的課堂重課本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鍛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和發揮,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那么如何使課堂成為高效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實現最大限度的收獲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創新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基于學生發展,這一直是近年來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學質量,而要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改變、優化教學模式。
一、學生發展理論的內涵
“學生發展理論”研究源于歐美,是人的發展理論在教育領域的運用,研究的重點是大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學生發展理論是綜合性理論,分別從生態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領域研究大學期間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涉及學生的類型、學生與環境的互動、認知結構和社會心理發展等方面。在高職英語課堂中,不同的學生對學習有著不同的期待,學習能力、學習成果、就業目標,都有著多樣化的趨勢。所以在高職英語課堂中,強調關注課堂氣氛、學生的潛能、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等,滿足發展需求。
二、基于學生發展理論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1.“預習”和“導學”:根據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需要明確什么,思考什么。把難點下放,充分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設計能體現層次性的問題、練習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訓練的題目,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尤其在解決問題方面。
2.小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時激發學生內動力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相互合作,相互激勵,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當然,前提需要劃分好小組,考慮到“優勢互補”、性別、性格等因素,同時還要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使每個組員都動起來。
3.精彩展示:展示是一堂課的關鍵環節。學生可以全班交流自己對課文的的理解,受到的啟示。也可以學生展現小組討論學習的成果,實現自我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這對于別的小組來說,也是借鑒學習的過程。展示的形式有游戲式、表演式、競賽式等。
4.練習反饋:針對課堂重的知識點、語言點,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力求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這也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有效盤點,學生總結歸納主要內容,所學的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這也是鞏固提高階段、實踐運用階段。
5.評價反思:無論在哪個環節,教師需要觀察、觀測、評估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發展”。同時也要反思教學實踐是否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本知識和學習實踐是否有機整合在一起。當然,這個環節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過程的自我反思,對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定。
三、基于學生發展理論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實際運用
下面以江蘇教育出版社和鳳凰職教聯合出版的英語第五冊Unit 5 Whats It Like in Your Company? Passage A The Six Most Annoying Co-workers為例談談基于學生發展理論視角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運用。
1.“預習”和“導學”:按照本堂課要達到的學習目標,了解同事相處問題、學習與同事友好相處。導學任務:(1)給學生列出需要預習的單詞、詞組、句型,學生通過查字典進行預習。(2)聽錄音,邊聽邊劃出所給詞組和句型。(3)到網上搜集相關材料:在職場中,與同事相處各種不愉快的案例,并換位思考,如果是你自己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你的應對辦法是什么。(4)列出本次預習的困惑疑難處。
2.小組教學:學生對任務的梳理進行匯報,小組進行討論、分析,組內成員輪流發言。教師巡視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必要時給予幫助,同時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以備展示時教師進行點撥提升。
3.精彩展示: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采訪”階段活動:Which type is your most annoying co-worker? Why? Share with us your experience。每位代表積極參與,完成合作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4.練習反饋: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對“六種人”的闡述。一是每一段教師講解結束后,由學生進行總結。二是設計填詞活動和問答環節。
5.評價反思:學生掌握了“六種類型”的特征,通過“Role play”,用職場的案例把這些特征表演出來。拋出問題:How to deal with the six most common types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office environment?最終學生通過反思自己日常的行為,學會了有效溝通,解決與同事相處的問題,為未來更好地融入職場奠定基礎。
四、結語
基于學生發展理論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打破傳統和慣性,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從而更加充分發揮英語課堂的價值,提升育人的實效。
參考文獻:
[1][美]克里斯汀?仁,李康.學生發展理論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的英語——美國學生發展理論簡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2]錢銘,劉平.大學英語課程評價研究——基于學生發展理論的視角[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