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開展了一系列課外閱讀教學教研活動,并取得了不小的的成就。我校英語教研組、備課組也是在這一觀念的驅使下,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學。通過大量的資料學習,名師課堂觀摩,同課異構以及教學反思等活動,我校教師對高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再此筆者就以一位授課教師的一節課外閱讀常態課為例,探討一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讀前、讀中、讀后三個階段的教學設計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初步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預讀教學過程:
一、讀前預設激興趣
1.圖片、歌曲揭主題。上課伊始,授課教師出示多幅世界各國的人物圖片,然后這樣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look at some pictures?(PPT出示人物圖片)
Ss: Yes.
T: Theyre the people of all the world.(重讀people單詞,并帶讀)
T: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different places with me?(出示世界各地聞名于世的城市圖片)
Ss: Sure.
T: Now lets go to some famous places with me .
(授課老師依此出現城市圖片:Big Ben, London eye, Himalayas, Tower Bridge, The Great Wall, Mount Fuji, Central park in New York, Eiffel Tower…在出示人物、城市圖片的同時播放歌曲One world, one dream.)
Ss: Wow. How nice! (此時學生不約而同發出贊嘆,被圖中人物、美麗城市所吸引。)
2.Guessing game引新課。因為這篇課文主要的語言項目是現在進行時,所以授課教師特意設計了Guessing game這一環節。PPT首先出示半遮蓋的人物圖像,出示問題:What is the man/boy doing? 此時抓住契機PPT呈現文章前言部分:At this moment, in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world people a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簡單講解moment、places兩個生詞。
二、讀中講解促生成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讀懂簡單的故事和文章,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簡單分析、推理、歸納、判斷和評價的能力。閱讀中階段的教學活動是閱讀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采用略讀、尋讀、精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語篇,了解文章大意,獲取具體信息,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初步感知,促其入境。閱讀前學生已了解到各個國家人和城市的相關知識,此時應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大意。授課教師課件播放卡通,并布置任務:為文章選擇最合適的題目。要想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必須認真觀看動畫,了解大意后才能做出結論。播放完動畫,授課教師出示一個選擇題如下:
Read and choose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People and food
People and places(地方)
Clothes and places
只要注意觀看文章動畫,正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B。學生知道本課的主題是People and places,授課教師要學生快速略讀課文,圈出文章中提到的不同城市的名稱,并在事先發下的世界地圖上標出來。
2.細心精讀,把握細節。整體把握文章框架后,教師更應把大部分教學時間放在文章細節的講解上,此時學生應細心精讀課文,根據文章內容完成老師提出的任務。授課教師在這里精心設計了以下任務:細讀課文,首先用 劃出不同的時間及人們此時正在做的活動,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3.朗讀課文,導疑索解。推理是化解閱讀障礙,成功理解語篇的重要技巧。學生可以利用推理或上下文聯系來猜測生詞的含義,判斷和得出結論等。本課出現了兩個生詞pubs、ballet, 授課教師并沒有直接說出它們的含義,而是出示上下文,讓學生通過上下文推斷和理解單詞的意思。
在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后,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文章隱含的意義,培養他們分析、推理和判斷等能力。
三、讀后鞏固,有效拓展
1.復述課文,旨在升華。復述課文不僅能讓學生加深文章內容的理解,而且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這一環節授課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課堂生成的板書和關鍵句型的提示,四人小組合作組織好語言進行復述課文。這種方式充分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
2.聯系生活,學以致用。閱讀后階段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把所學知識和技能加以整合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此環節要多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邊學邊用,學了就用,真正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二級目標明確提出:小學高年級學生能借助圖片、詞語活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授課教師運用學生熟悉的幾個場景讓學生六人小組進行作文并給作文配上簡圖。
3.布置任務,課后延伸。拓展活動是實現知識的拓展和遷移的過程。它既要關注文本教學,知道學生掌握文本中的語言表達,建構知識體系;又要關注思維訓練,擴展學生思維深度和廣度。以學生為主體的拓展活動不僅要建構文本知識體系,還要深化和拓展課文內涵,把課文延伸到社會、生活中去,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提高課外閱讀教學的效率。
【作者簡介】張君剛,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