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瑋,朱 霞
(1.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2.上海市虹口區第四中心小學,上海 200000)
短跑運動是運動員在較短時間用盡可能快的速度跑完規定的距離,它是典型的無氧運動。短跑看似十分簡單,但其實對運動能力的要求還是非常多的。為了讓短跑運動員在對身體損傷較小的情況下,更高效地提高自己的成績,那么對短跑運動能力的構成和影響進行探討就十分有必要了。
運動能力大致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一般運動能力,也叫做基礎運動能力,它是人體在日常生活、勞動中所必需的走、跑、跳等基本的活動能力;另外一種是特殊運動能力,可稱之為競技運動能力,是指為了完成某項技術所需要的專門運動能力。本文探討的短跑運動能力屬于第二種,是指為了完成短跑所需要的專門運動能力。
力量是一切運動的源泉,沒有了力量,一切運動都顯得軟綿綿,對于短跑更是如此,可以這么說,力量是短跑的基礎,要想提高短跑成績,必須對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深蹲、半蹲、仰臥起坐、杠鈴平推、臥推、跨步跳、蛙跳等這些鍛煉都可以提高肌肉的緊張力,提高神經肌肉系統的活躍度,從而使肌肉不斷克服極限負荷,不斷提高最大力量。
爆發力也可算作力量的一種,它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使器械或人體本身移動到盡量遠距離的力。爆發力可以讓運動員在很短的時間里讓更多的運動單位同步工作,當身體肌肉克服了一定的負荷從而產生最快速度的收縮時,肌肉就產生了最大力量。可以對短跑運動員進行60m沖刺跑、高抬腿跑、變速跑的訓練來逐漸提高他們的爆發力。60m沖刺跑時,注意對2個運動員同時訓練,這樣可以跑得更快,不斷突破他們的極限;高抬腿跑要注意節奏,節奏最好從慢到快,并要注意膝蓋用力向上頂;變速跑可以讓短跑運動員在前200m以比較慢的速度跑,接下來的100m則用最快的速度沖刺,剩余的100m可適當減慢速度。
短跑運動是一個追求速度的運動,因此速度能力是運動員必需的能力。這種速度能力具體可分為反應速度、動作速度、絕對速度與速度耐力。
反應速度與動作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運動員的專業水平、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的高低。短跑運動員所需要訓練的反應速度主要體現在發令槍響的瞬間,聽槍聲起跑屬于“聽——動”反射運動,在日常的訓練中可以采用聽信號的短距離起跑追逐游戲的方法。動作速度是指人體部分或一部分完成單個運動或成套運動的快慢以及單位時間內重復動作次數多少的能力,最適宜地提高短跑運動員動作速度的訓練是高抬腿鍛煉。
在短跑運動中,絕對速度可以看作是短跑運動員在無氧狀態下瞬間動員大量快肌纖維,從而使自己發揮出最大速度的能力。進行順風跑練習、上下坡跑練習及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都可以提高短跑運動員的絕對運動能力。速度耐力能力可以看作短跑運動員既有快速跑的能力,又有盡可能長的時間保持較快速度跑的能力。為了提升短跑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可以采用60~100m的間歇跑或重復跑。注意要以組進行,并注意訓練強度。
柔韌能力對短跑運動員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柔韌能力高的運動員,其關節活動的靈活性、肌肉緊張與放松的協調性及韌帶的伸展性與彈性都很高。短跑運動員可以通過壓腿、反復踢腿及壓肩等訓練來提升柔韌性。這些鍛煉看似簡單,但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實施起來就需要教練及短跑運動員自己多注意安全,以防出現因不合理運動而造成的韌帶拉傷等情況。
短跑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項目,在進行練習或比賽時,運動員生理及心理都承受著一定的壓力,因而可能會出現動作僵硬、肩關節緊鎖等動作。這些多余的動作會消耗運動員能量,從而也影響練習或比賽效果。擁有放松能力,學會在短跑中運用放松技術對提升運動員成績具有積極影響。
慣性跑訓練是在放松能力培養過程中見效十分顯著的訓練方式。在慣性跑中,短跑運動員要做到肌肉放松,盡量體會放松動作。比如,在80~100m的慣性跑訓練中,短跑運動員可以先加速跑20~30m,然后停止使用肌肉的用力,讓自己被動地慣性跑15~20m,再加速跑一定距離,然后再放松。在放松跑完一定距離后,可以采用走回的方式走到起點再進行大腿與小腿的拉伸。采用慣性放松跑這種方式,對調解運動員體力及神經肌肉的緊張程度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牽引跑與放松大步跑也是培養放松能力很好的方法。牽引跑是指按個體不同情況確定牽引速度,在短跑運動員身上施加一個向前的牽引力的方法。若條件允許,可以采用電動車或摩托車來牽引短跑運動員。更為簡便的是,找體力好的男運動員牽引女運動員或者找短跑成績較好的運動員來牽引成績較差的運動員。放松大步跑是指可以用70~160m的距離,運動員采取最舒展最協調的動作充分的抬腿,把跑步速度控制到65%~80%之間,進行放松的大步跑。
我國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在參加大型比賽時,很大一部分都表現出在后期因為過度緊張而引起速度下降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最終的成績。可見,培養短跑運動員的放松能力迫在眉睫。隨著短跑運動員鍛煉水平的提高,放松越來越成為當代短跑技術發展的精華,不能忽視。
短跑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因此對運動員的要求很高。這既體現在生理因素上,又體現在心理因素上。所以,在挑選短跑運動員時,教練及相關人員必須挑選身體條件過硬、心理素質強的。自身素質過硬的運動員,在培養其運動能力過程中是事半功倍的。體形勻稱、肌肉豐滿有力、可塑性強的短跑運動員更受青睞。除此之外,心理素質在培養短跑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過程中也是影響十分大的。短跑運動員要有比別人更強大的吃苦耐勞的心理素質。運動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期間必然伴著流汗甚至身體的痛苦,若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更強大的承受壓力的心理能力,必然無法長期堅持,這就會影響其運動能力的培養。
優秀短跑運動員的培養,教練是必不可少的。優秀的教練會在運動員能力培養過程中因材施教,分析判斷每一位短跑運動員的情況,給出專業的訓練建議與安排。在運動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通過教練的啟發與鼓勵,逐步增強短跑運動員的自信心、斗志及自制能力。可見,教練是培養運動員運動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另外,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員、朋友、隊友、同學及老師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短跑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的培養,這種影響更側重于心理上的影響。
短跑的激烈競爭性與偶然性,使其成為田徑所有項目中備受關注的項目。因此,培養與提高短跑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迫在眉睫。可運動能力的培養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專業的培養方案與短跑運動員的不懈努力,才會提高短跑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從而促進短跑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