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欣華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重復訓練法,顧名思義就是對某一個訓練內容進行重復性的訓練,并且在不同組別的訓練中做好休息時間的充分安排。重復訓練法之所以成為運動訓練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是其具備獨特的優勢。能夠在指導訓練的過程中安排好合理的目標、強度和時間,既強調運動之間的主體聯系性,也強調訓練過程的負荷保持。武術套路訓練動作的連貫性較高,這一點與重復訓練方法的本質具有一定的聯系,為武術套路的訓練創造了條件,并提高了武術套路訓練的科學性。
本文將重復性訓練法的應用實踐情況進行分析,為明確其應用實踐原理,則需要從速度、力量型項群和周期性項群2個層面著手:(1)在速度、力量型項目的應用層面。不同運動項群的特點會對重復訓練法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重復訓練法逐漸采用短時訓練為主、中時訓練為輔的訓練方法,但此運動項群的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重復訓練的基本方法也在發生改變。長時間、高負荷的訓練中,運動員要保持較高的訓練強度,并且持續性的參與訓練,以此來確保自己符合運動的預期訓練目標。并且在這種訓練環境下,運動員的儲能系統和供能系統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開展重復性訓練,對此運動項群的訓練效果最大化提供重要保證;(2)在周期性項群的訓練中,重復訓練法的應用效果明顯提升。例如,一些運動時間集中在40s~2min的運動項目,重復訓練法能夠展現出較強的應用作用,并根據不同的訓練負荷與訓練強度去做好系統的安排,保持動作結構的穩定性,減少運動間歇過長而出現問題。短期運動項群應用重復訓練法,所能夠產生的應用效果明顯,而在5min周期性項群的應用層面,重復訓練法也能夠展現出良好的訓練特點,但在此過程中,需要對重復訓練法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周期進行具體確定,確保能夠符合運動員的基本訓練要求,展現出重復訓練法的應用價值。總體來說,重復訓練法的實踐原理是協調好運動負荷、運動強度等多方面的關系,以重復性的訓練方式來增強訓練實效。
在當前的運動訓練領域中,重復性訓練的應用范圍十分寬泛,涉及到運動訓練的多個層次。從重復性訓練的價值著手,一方面這種訓練方法可以被廣泛的運用到身體素質和技戰術訓練上面,達到訓練目的;另一方面,此訓練方法也可以被運用到體能類和技能類運動項群的訓練中。因此,重復性訓練法在多種訓練層面都具有廣闊的適應性空間,其發揮出的應用價值顯著。對重復訓練法在武術套路訓練中的應用重要性進行分析,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1)武術套路訓練中采用重復訓練法,可以在同一套路技巧和動作的反復練習中掌握武術技巧,并且形成記憶思維,有助于對武術套路動作進行有效記憶,形成條件反射;(2)采取重復訓練法,能夠在堅持武術套路訓練強度的基礎之上進行負荷強度的有效調整,從而協調運動員對負荷強度的訓練適應過程,對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效用明顯;(3)重復訓練法在武術套路中的運用,有助于運動員的供能系統得到充分的鍛煉,適應武術套路訓練要求;(4)武術套路訓練過程中的負荷強調較高,在開展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強度會不斷處于累計的狀態,而重復訓練法在武術套路訓練中的應用對鍛煉運動員的意志品質作用明顯。總體來說,重復訓練法的應用重要性已經可以在多個層面具體表現,可應用性較強。
武術套路訓練中重復訓練法應用階段需要注意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具體包括訓練負荷強度、訓練間歇時間及訓練目標等基礎性內容。只有明確這3個層面的內容,才能夠確保重復訓練法發揮出時效性,為武術套路訓練效果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在開展武術套路訓練之前,應充分結合運動員本身的負荷能力及對運動強度的接受能力來進行系統分析,充分考慮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及身體條件,確定訓練負荷強度。重復訓練法的應用,要事先去確定運動負荷強度,避免在重復訓練的過程中進行訓練強度的調整。而在強度的確定層面,需要保證強度的設定在運動員的負荷上限處。既能夠有效起到增強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作用,也能夠滿足武術套路的訓練基礎要求,運動員在這種負荷條件下進行重復訓練,可達到自我全面提升的目的。因此,在進行運動員訓練負荷強度的實現設定過程中,需要教練員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在達成訓練目標的基礎上,收到最好的訓練效果,促進運動員武術套路的全面掌握,深層次的感受武術的運動內涵。
在武術套路訓練中應用重復訓練法,在做好強度上限的設定之后,如果進行長時間的重復訓練,對運動員掌握武術套路訓練技巧并不理想,還會產生運動疲勞,從而訓練效果會大打折扣。在進行重復訓練法應用之前,應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情況適當地安排間歇時間,間歇的具體時長為訓練總時長的1/3或1/2,這樣的間歇時間安排既能夠保證達成良好的訓練效果,也能夠調節運動員的興奮點,從而更主動的參與到訓練中,提高武術套路訓練效果。
明確的訓練目標指導著訓練實踐的全過程,在武術套路訓練進行重復訓練之前,應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武術套路的掌握情況重新設計訓練目標。對一些武術套路基礎相對薄弱的運動員,重復訓練的側重點應集中在基礎套路上面,保持一定的訓練強度。如果運動員對武術套路的基礎掌握相對全面,則可以將重復訓練的內容側重點放在新的武術套路訓練和已經掌握的武術套路的鞏固上面,對訓練難度進行及時的調整,從而確立明確的訓練目標。當然,訓練目標可以是技能訓練、一對一的單獨訓練、專項提升訓練等。
短時間的重復訓練對運動員的負荷強度具有一定的要求,短時間重復訓練注重武術套路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進行專項訓練的過程。一方面,在身體訓練層面。短時間內開展高強度、密集型的集中性訓練,能夠確保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及各項爆發力的激發,但為了提高適應能力及武術套路的訓練效果,教練員要對運動員的心率情況做好監測,運動員的心率波動在180~190b/min之間為表現良好。雖然短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對武術套路難度系數較高的技巧掌握具有一定作用,但一定要保證事先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做好強度負荷的有效控制,減少身體疲勞現象的產生。另一方面,在技術訓練層面。短時間重復訓練在武術套路訓練中的應用,核心目標是運動員對武術套路技術的掌握,短時間的重復性訓練有助于運動員形成動作記憶,形成扎實的武術套路和技術基礎。并且在參與到技術訓練中能夠體現較強的爆發能力,為武術套路技巧的水平發揮提供保障,突出重復性短時間訓練的應用效果。
武術套路訓練中時間重復訓練法的應用與短時間重復訓練有一定的差別,這一點可以從身體訓練及技術訓練2個層面展開分析。在身體訓練層面,相較于短時間訓練的高強度訓練特點,中時間重復訓練的側重點主要是放在武術套路的轉化及應用方面。通常情況下,武術套路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理論和實踐訓練的高度積累才能夠達成相應的效果。因此,中時間重復訓練,需要充分考慮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武術套路之間的協調關系,保證在身體機能良好的階段實現快速的提升,運用一些輔助性的運動項目來進一步增強對武術套路技巧的感知能力,增強運動員的基礎素質,適應中時間訓練內容與訓練需求;在技術訓練層面,武術套路的訓練內容相對豐富,在短時間的爆發內容訓練完成之后,中時間的重復訓練應將訓練的側重點放在技術動作的連貫性訓練方面,將武術套路技巧中的訓練重點做好系統的銜接,以此來保證訓練目標的實現,增強運動員的耐力素質,可以更輕松地完成整套武術套路技巧。
武術套路訓練長時間重復訓練,根本目的是增強運動員的耐力素質,是在中時間訓練基礎之上的一次拓展與延伸過程。在身體訓練層面,由于武術套路的多變性和個性化,需要以長時間的重復訓練來讓運動員充分掌握各個基礎訓練動作,但也同樣考驗著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身體機能,長時間的重復訓練目的是增強運動員對武術套路的全面掌握,從一個系統的角度去理解各個技術動作之間的關聯關系,從而將武術套路的內在價值充分展現出來,良好的達到訓練目標。雖然負荷較大,但長時間的重復訓練的側重點也在于此。而技術訓練層面,武術對抗中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及耐力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肌肉的綜合素質決定著運動員能否取得好的成績,而長時間的重復訓練法的應用,則是保證運動員可以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保持高度的興奮狀態,以此來達到有效對抗的目標。因此,在武術套路訓練重復訓練法的應用過程中,長時間重復性訓練是對短時間訓練和中時間訓練的一次有益補充,在此基礎上做好完善,從而達到專項技巧能力提升的目標,耐力素質也會得到改善,更好的提高武術套路訓練的價值。
重復訓練法在武術套路訓練中的運用,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通過短時間重復訓練、中時間重復訓練及長時間重復訓練等多元訓練狀態的優化,為武術套路訓練不同環節提供訓練途徑,對充分展現重復訓練法的內在價值具有積極意義,也是推動現代武術套路訓練得以發展的創新方法。從具體應用情況來看,重復訓練法在武術套路訓練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全面推廣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