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源
毽球是從古代踢毽子游戲演變而來的,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熱愛和推崇。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競技項目,毽球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發展,1984年國家發布了《關于把毽球列為全國正式比賽項目的決定》,自此毽球在體育項目中嶄露頭角,毽球開始出現在一年一度的全國錦標賽、全國職工毽球賽以及中小學運動會當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毽球訓練當中,開始熱愛毽球,學習毽球。
毽球運動輕便、安全易上手,非常適宜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毽球的獨特優勢贏得了中小學生和青少年們的青睞,逐步蓬勃發展,走向了越來越多的競技場。
主要開展方式有①將毽子放在頭頂上,做原地下蹲、轉圈、提踵、倒退、走、直線、曲線走等練習,也可用于接力比賽。②兩只腳的腳背上各放一只毽子,做左右前后的移動。③放在雙肩、背部或頸部進行練習。平衡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本體感覺和練習興趣,對于小學生有很大實用性。
主要開展方式有①自拋自接。②兩人或多人的互拋互接。③兩人或多人的一拋一接。④長短距離的拋接。拋接練習能夠對學生的上肢力量提高幫助,提高學生對時間和空間的判斷能力,適合于各個年級。
主要開展形式有①輕物擲遠。②擲準練習(固定目標、活動目標)。通過這些訓練方式能夠豐富學生訓練,豐富投擲的內容,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有很大幫助,并且可以作為訓練水平較高的學生用以作為輔助練習手段。
主要開展形式是:①用利毛球拍或乒乓球拍進行冉拍練習(單面拍、雙面拍等)。②毽球體操(可作為準備活動)。③對拍練習。對提高學生的肌肉力量和判斷力,以及學生的敏捷度和協調性有很大幫助。
主要開展方式有①將毽子按一定間隔距離放置,練習各種(頻率的)跑。②接力跑(作為傳接的物品)。③往返跑。④按幾何曲線奔跑。以上訓練模式可以豐富跑的內容,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合此類教學方法,或者開展運動員的專項訓練。
主要開展方式有:①搭圖形。②擊鼓傳花。③持拍托毽接力跑。通過開展游戲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促進學生各種機能的發展。
首先,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學生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偏向于玩耍好動,對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體育運動中利用好學生的興趣開展毽球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體育項目開展之初,學生抱著新鮮和好奇心積極參與,但是在長期的訓練當中感覺到無聊和困倦,對于長期枯燥的訓練模式深感無趣,這時教師更是應該重視教學和訓練中穿插游戲等,吸引學生不斷產生毽球的興趣,興趣高漲不滅,從而從內心深處愛上毽球運動。
其次,毽球運動起源于踢毽子游戲,讓很多男孩子對毽球運動有所誤解,這不是一項女生的運動,毽球易上手,學生學習起來容易,而且能調動全班同學參加,參與性強,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消除學生的誤解。
再者,在平時訓練當中,為了保持毽球運動的長久吸引力,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比如寓教于“玩”,可以在教學之前組織學生一起參看激動人心的比賽,調動學生熱情,激發他們對毽球項目的興趣,并通過在觀看比賽中感受到的挑戰、娛樂和榮譽感讓學生愛上毽球運動,并且之后不斷在“玩”中提高毽球訓練水平。再比如讓毽球運動表現優異的同學組成小隊,開展小型比賽,并實時記錄每個隊員的成績,隊員和其他同學都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成績,這樣能夠積極調動比賽熱情,并且給隊員們帶來成就感、榮譽感,感受到毽球運動的魅力。
最后,應該樹立隊員之間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不斷增強隊員之間的默契和凝聚力,讓每一個成員自豪自己的付出,也彼此敬重其他隊員的付出,為集體的一份子而發出自己的力量。在比賽和訓練中彼此之間應該相互鼓勵。相互幫助,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感受運動中的友誼和團結。
每項運動訓練項目,選拔學生的好壞是比賽成績的決定因素,所選學生的基礎是好是壞,直接關系到體育項目的發展。選拔幼苗學生需要關注現實,展望未來。具體做法是:首先,我們應該與其父母做好溝通。達成共識,然后從學生自身條件出發,擇優錄取,確定候選人。事實證明,很多家長不喜歡個人運動訓練,有些家長甚至不了解這項運動對學生智力發展的促進作用,單方面的認為毽球的訓練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無論團隊成員有多好,都必須先得到家長的認可和同意,家長的理解與合作也是我們選拔學生的先決條件。其次,學生內在素質的優劣。教師應該通過學校和班級的比賽來尋找優秀的種子選手。我們希望選擇那些優秀的、具有爆發力,靈活性,敏感性和高度反應能力的學生,光有很好的自然條件,沒有堅強的意志。頑強拼搏的精神,勤勞的優秀素質也無法完全訓練,達到訓練結果。因此。要挑選那些堅定不移,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不容易被打敗的學生參加訓練。再者,處理好老師和毽球練習生的關系,在遇到老師和學生發生摩擦和沖突時,教師需要和學生做好溝通,協調好工作和安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效果,以便未來工作的開展;另一點是教師需要客觀公正,不能倚老賣老,仗勢欺人,讓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失去對老師的信任。
為了在毽球比賽表現優異,獲得高分,教師不僅要嚴格對待學生,更高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優勢和劣勢,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現個性化教學,在訓練當中,只有嚴格是不能服眾的,反而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有時,學生的意圖不被教師理解,教師不與學生溝通,學生就不配合培訓,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的失敗,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在平時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讓學生從心底里認可和接受老師,從而配合好教師的訓練過程,逐步提高訓練水平,增強體質,掌握毽球運動,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為了更充分的準備好下半年的比賽,教師需要提前選拔,提前培訓,提前組建小隊,在放學后或在體育課上,逐步訓練學生的技術、力量、靈活等方面,結合體育和游戲,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比賽當中。
毽球訓練當中,老師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不要因為訓練而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在學校,可以用課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這對提高學生的毽球訓練的表現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尤其是在比賽臨近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訓練時間,做好零散時間的管控,既不能荒廢學生的學業和教師的工作,又必須加強學生的訓練,提高技術水平,增加學生力量和靈活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得急于求成,應該防止超乎學生承受強度的訓練,使學生的關節和韌帶受傷,得不償失,對強化訓練產生負面影響,甚至于不能參加比賽。教練必須確保運動員所能承受訓練的范圍,只有反復迭代訓練才能提高表現抵抗力。總之,我們既需要加強體能訓練,又要進行技術技能訓練,最終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作為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益,這是對素質教育的偉大貢獻,它是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師從學生興趣出發,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選撥學生時與家長和學生做好溝通和協調,并在訓練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優勢和劣勢,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育,科學合理制定訓練計劃,有效提高學生的毽球技術水平,引導學生逐漸在毽球項目上做得更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們本著勤奮學習的上進心是我們最值得我們小學體育教師引以為傲的,也是運動訓練中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我們所有的體育工作者一起努力,就一定可以為毽球運動項目開創新的天地。
[1]李鋒榮.淺談小學階段毽球運動的開展[J].讀與寫,2017,14(24):33-34.
[2]歐少榮.小學毽球教學的實驗研究——分層教學在小學毽球課堂的實施[J].體育師友,2016,39(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