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大貴
如今,許多中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學是一種技能型教學,認為教學目標不高,認為教師進行相關示范,學生學習點樣式就夠了,根本不需要提升和改進原有的教學手段。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體育教學并不是僅僅只是技能的學習,也要注重更多體育知識的注入,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在對特定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高難度動作不僅僅要反復示范,更要借助多種手段來進行輔助教學,要讓學生更直觀,更細致的觀察到動作,然后進行模仿和訓練。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認為,體育課也需要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其中,首先,可以運用信息的手段來直觀的表現出體育教學知識,從體育運動起源、體育衛生常識、體育明星知識乃至體育重大賽事的精彩場面,把這些信息補充到課堂中來無形中補充了學生的體育知識,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體育教學不再那么單調枯燥無味道。其次,通過多媒體可以把許多運動高難度動作進行定格示范和反復觀看,還可以進行慢動作播放詳解,可以讓學生更加詳細的觀看動作要領,更快的掌握,領悟效果才會增強,多媒體手段同樣可以為體育教學動作訓練提供幫助。
體育教學要注重教學方式創新完全拘泥于師徒式的教學模式顯然無法完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體育訓練消耗體力較大,更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勞感,因此教師要重視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筆者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全部動起來,教師重在進行動作的先期輔導、要點指導,而整個訓練過程不再是教師帶著訓練,而是要求學生帶頭分組訓練。選擇一批動作規范的學生代表教師深入各個訓練小組進行幫助,以他們的示范和相互間的揣摩、研究點撥促進體育訓練工作的順利開展,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其次,筆者在一些項目訓練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創新,如籃球運球動作訓練,不再進行重復動作,而是組織各小組運球接力賽,既要保證動作規范,又要提高速度。這樣的小游戲活動讓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大增,每一個小組為取得好的成績,大家相互幫助,團結協作意識、團隊理念也得到充分激發。另外,結合教學訓練目標要求組織一些競賽性活動,也可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無論是激發學生競爭的欲望,還是讓他們在游戲的趣味性互動中掌握動作要領,對初中體育教師而言具有非常積極的價值。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教學評價,體育課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來看就不能單一的使用傳統的教學評價,要根據體育課程的特點來創新教學評價。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不能僅僅只依托學生的運動技能成績,這就缺乏全面性。因為,學生的體質是有差別的,體育評價就需要因人而異。第一,體育評價方面,對于特殊體質和有缺陷的同學就要單獨進行評價,要降低標準,否則過高的要求不僅他們不能達到,反而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和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在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期末評價的時候不僅要把運動技能成績考慮進去,也要把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體育素養考慮進去,采用運動成績加學習態度等多方面因素來進行評價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的全面考察一個學生的整體,如果僅僅一味的只是考慮運動技能,就會無形中挫傷部分同學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體育教學不是短期的教學任務,它是一項長期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在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良好的體育習慣,傳授給他們體育知識、健康常識,增強學生的體質等等,這些教學目標在有限的課堂環節不可能全部實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擴大體育教學空間,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環境里進行學習。比如:部分同學非常喜愛某些體育項,教師就可以建立相應的興趣小組,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團體,讓他們在課后可以自主的進行學習,形成一種主動學習的氛圍。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傳授基本的知識后,學生就可以在課后自行學習該體育項目的傳統知識,急救知識和項目歷史等等,這些內容對學生的生活和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此外,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還可以傳授一些簡單實用的格斗技巧,這些技巧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更加可以在特定的時刻進行自保,這些實用的技巧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說不定以后關鍵時刻就用上了。因此,筆者認為要拓展學生的體育教學空間,就要多利用課外的資源,讓學生充分體會體育學習的樂趣,在他們在體育學習中掌握更多與自身成長有關的技巧,這是增強學生體育素養的根本所在。
根據筆者以上的論述,初中體育教育要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推進初中體育教學的不斷前進和發展,更好的發揮體育學科的重要性。這就要求一線的體育教師不斷探索、研究,進而推進體育優質教學目標的實現。
[1]方立春.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J].時代教育,2015 (16):241-241.
[2]代峰.淺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3(8):160-160.
[3]吳春娟.不同強度的體育鍛煉效應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亞太教育,2015 (34):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