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科
網球同其他球類體育運動項目相比,兼具優雅性與競技性。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網球這一運動項目也迅速風靡全球,特別是我國的高校中網球成為一門備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選修課程。網球作為一項運動項目,對競技性的要求非常高,網球這一運動項目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要求參與者速度快、力量大、身體協調、反應敏捷等。但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而相關基礎設施卻基本未變,網球方面的師資力量也不夠雄厚,這均使得我國高校網球課程的停滯不前。為此,高校網球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革新教學方法與手段,促使我國高校網球水平邁入一個新臺階。具體而言,高校網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參考一下幾種教學方法:
網球這一運動項目對練習者的技術要求很高,練習者不可能短期內取得明顯成效。在高校網球的選修課中,一般課時較短且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網球教師要采用多球練習教學法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運用多球練習法將幫助網球初學者培養一定的技術動作。網球練習者在練習的初期往往存在肢體不協調、動作生硬、學習吃力等這樣的特點,此時,網球練習者可以反復練習擊打某一固定區域的來球,從而使得動作能夠定型,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網球教師在運用多球練習教學法時要把握其階段性征。在網球練習的初期,網球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應使多球練習占到課時時長的70%,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練習者可以節省出撿球的時間進行不斷練習,從而為之后網球的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網球練習的中后期,學生基本掌握了網球運動的相關技巧,此時網球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適當減少多球練習、增加學生之間的對打練習,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學到的網球運動技巧。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技巧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將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此外,網球教師在進行網球教學活動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拋球、擊球和撿球穿插起來訓練,這樣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分層教學法最初出現在上個世紀初的美國。分層教學法具有全面性和針對性這兩大顯著特征,所謂全面性是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而針對性則是結合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從而做到因材施教。與之前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分層教學法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案要不斷適應學生的學習狀態,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高校網球教師在進行網球教學活動前,應該初步測試每個學生的體能、身體素質、網球技巧、性格特點以及接受能力等,以便于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但是,分層教學法也有較大的缺陷,容易使低級的學生處于自卑的狀態,導致班級內在網球水平上出現兩極分化。因此,網球教師應給予低級層次的學生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從而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以更好地精神面貌投入到網球課程的學習之中,從而促使網球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合作——競爭教學法是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內的學生相互監督,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以便于小組內成員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同時定期在不同的小組間開展網球比賽項目。通過合作——競爭教學法的實施,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與他人進行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完成相關任務;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競爭意識,激勵自己不斷提升網球技術水平,向更好的自己邁進。
網球是一門較難入門的運動項目,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網球學員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就選擇放棄這項運動項目。針對這一情況,高校網球教師在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可以考慮采用快易網球教學法。由于網球在速度、反彈軌跡等方面有其獨特特點,因此,在網球課程的開始階段,可以使用具有氣壓低、球速慢的特殊材料制作的網球進行練習,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網球的相關擊打動作及難點,更好地融入到網球課程的學習之中。同時。高校網球教師在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未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相應地也可以將網球訓練場地劃為幾個小型場地,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網球學習的效率。
本文在研讀國內外學者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狀況、體能消耗狀況以及性格等方面的特點,歸納總結了高校網球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可以采取的相關教學方法與手段。高校網球教師在平時對學生的訓練中,要注意結合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做到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還應該隨機應變,根據不同的場景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此外,高校網球教師要不斷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學習歐美等發達國家關于高校網球課程的教學經驗,促使我國高校網球水平的整體提升。
[1]霍倩文.高校網球選修課中對男生采用單手與雙手反拍教學的效果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