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錫鋒
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直觀的一種教學方法。作為體育教師,掌握正確的示范法是完成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的要求和保證。體育教師標準的示范動作,能夠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教師優美的示范動作,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教師嫻熟的示范動作,甚至可以形成學生對教師的個人崇拜,使學生打下終生熱愛體育的基礎。教師合理地運用動作示范法能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在體育課教學中,要注意示范動作的合理運用,激發學生的運動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育課堂的學練效果。
體育教學中運用示范教學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采用示范教學法可以彰顯教學的藝術性,采用示范教學可以對學生起到啟發作用。
示范動作,尤其是開始的完整的示范動作,像表演一樣給人以觀賞的作用,因而能夠引起人的興趣。例如,對于直接表現運動成績的體育項目,如果示范動作做得輕松自然,并能表現出優良成績,就能給人以鼓舞。
教師通過準確優美的示范動作,引導學生根據示范動作進行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例如在“橫箱分腿騰越”的教學中,在示范前,教師首先提出問題,接著教師示范,學生觀察,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示范動作的順序,總結出動作要領。這樣的過程就對學生起到有效的啟發作用。
教師在示范之前都應明確告訴學生,使之在動作觀察中做到目的明確。教師在教學中每一次動作技術的示范,都要根據體育課的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要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教師示范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在示范時明確到底是讓學生看結構,還是看順序;看整體,還是看局部。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教師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讓學生觀察、了解整個動作的形象、結構和過程,然后把動作分解,用慢速做重點示范,對難度系數大的動作可以重復幾次。教師在示范之前必須對教學的重點把握清楚,避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教師在動作示范時,應讓學生明白動作的細節和過程。例如我在示范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時,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師的上肢動作,同時為了避免投籃成功率對學生練習的壓力,我故意不對籃筐,而是面對學生做投籃出手的鏡面動作。這樣我們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了正確的動作概念以后,再安排學生進行對筐練習,練習過程中不以投球成功與否作為評判標準,而是以動作規范與否作為正確的標準,同時告訴學生,考試時主要看的是投籃動作,而不看是否進筐。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就會目的明確,重點突出。
新授課時,由于是學習新的知識,學生一般注意力都比較集中,所以此時老師要認真的做好每一個示范動作,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練習過程中,由于基本動作學生已經掌握,所以很多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此時,作為教師可以通過正確示范和錯誤示范對比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以提高學生的識別能力,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這樣,可以有效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示范動作要根據不同的階段來調整速度。比如,學習新動作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新知識,要較慢的進行動作示范,讓學生清楚每個動作的結構、方向、路線等等,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的深入了解;而對于剛開始做的完整動作示范和一些不便于放慢速度的示范,可用正常速度來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動作完整性的掌握。
不少人都認為,既然動作示范的目的就是帶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視覺呈現,就沒有再講解的必要了。其實不然,直接示范固然能夠讓學生比較清楚具體地了解到動作的目的與過程。但是,由于不少技術動作是分解而連貫的,一個環節出錯可能會導致整個動作失誤。因此,在細節動作上教師還需要示范與講解結合,才能夠科學導課,讓學生吸收得更細致。例如,在立定跳遠的課堂教學中,發現不少學生在動作練習時都不得要領,擺臂與蹬地的姿勢都還算標準,但是起跳的力度卻遠遠不夠。于是教師可以調整教學思路,重新進行示范,這一次慢動作起跳之前,特別強調,必須要有躍起時的彈力,上半身要往前挺,腳下順勢向后蹬,就像彎弓射出的感覺一樣。在示范與講解配合的方式下 學生們抓住了“把身體當作一張弓”的感覺,后續訓練果然進步很大。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示范教學法的正確運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消除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恐懼心理,讓學生積極的接受體育課。以此來保證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
[1]唐建明.淺議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03).
[2]陸明利.淺析動作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少年體育訓練,2009(03).
[3]林志杰.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講解與示范[J].教育評論,2000,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