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成富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構成了人類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尤其重要。教育部曾多次出臺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學校要重視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開辦家長學校,做好家長培訓,充分發揮家長在育人中的作用。
佳木斯市第三中學建立了家長學校三級培訓模式,即校級培訓、年級培訓和班級培訓。
校級培訓 學校每年至少開展四次校級培訓,每次培訓前都要進行家長問卷調查。培訓的主題緊扣問卷調查中所反映出的問題,滿足家長教育孩子的需要。通過培訓,讓家長理解了“目標、自信”的內涵,學會科學地指導孩子;對于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家長學會了適時鼓勵,給予孩子激勵性評價,幫助孩子增強自信。
我們請優秀家長在培訓會上與其他家長作經驗交流,以個別優秀家長為點,拓展到班級,再輻射到全校,最大限度體現家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面對面的培訓講座受時間局限,不能完全滿足家長的需要。為此,學校創辦了“家校心苑”專刊,每一項內容的設定都緊扣家校合作中的相關問題。家長可以在專刊上分享學習感悟,提出教育孩子中的一些困惑,提出對老師及學校的建議。專刊提升了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同時也讓學校了解了家長的心聲,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家校合力明顯增強。
年級培訓年級培訓的內容是針對不同學段孩子的特點進行的,如初一學年,開展“如何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培訓等;初二學年,重點進行“如何應對孩子的青春期”培訓;初三學年,我們進行“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做好人生規劃”的培訓。
班級培訓 班級培訓是我校家長培訓的主渠道。班主任通過家訪、問卷等形式,發現問題,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主題。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家長進行分層次指導培訓。另外,還通過網絡向家長推薦有關家庭教育的優秀文章,并通過網絡及時與家長研討交流。
通過三級家長培訓模式和系列化的培訓課程,家校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家長育人理念發生轉變 家長能以平等、發展的眼光對待孩子,摒棄了望子成龍的狹隘、短視的行為;更加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開始關注孩子品德和綜合素質提高;認識到了親子溝通的重要性,與孩子溝通得多了。
家長的育人方法更加科學 在學生座談會上,很多孩子反映,自己的父母變了。關注孩子優點的多了,埋怨孩子不足的少了;朋友式溝通的多了,批評訓斥的少了;經常陪伴關心的多了,外出應酬的少了。
家校目標統一,關系更加和諧 多年來,通過學校的努力,家校教育目標高度統一,家校合作意識明顯增強,家長們熱心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活動,積極擔當志愿者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家長在親歷孩子成長的過程,更加認同學校的教育目標,家校關系更加和諧,教育成效明顯提高。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增強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和信服,贏得了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家校教育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