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杜鵑

優秀的傳統文化歷來就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如何幫助孩子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濟南市芙蓉小學一直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授與熏陶。在校園建設、 課程建設以及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滲透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多樣的學習與活動,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人文底蘊,促進其自主發展。
我校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為辦學理念,并形成了以荷花為特色的芙蓉文化體系。我們在提煉學校理念時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入手,形成獨特的、適合學校校情又符合教育規律的理念系統。讓傳統文化首先從學校文化理念層面入心入骨。
我們用《芙渠》一詩中的“日高日上”作為“學風”,體現芙蓉學子執著于理念的意志,并在理念指引下蒸蒸日上。教風出自《愛蓮說》“清水出芙蓉”,既著眼于師者的“身正為師”,師德修養如那出水芙蓉,至清至純;亦著眼于師者的“學高為范”,學識修養亦如源頭活水,汩汩而出,永不枯竭。我們期待教師和學生能如芙蓉花開,綻放人生的美麗。校風也出自《愛蓮說》“香遠益清”,它在芙蓉文化中意味著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宛若春風化雨,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和傳播性,良好校風形成不僅可以在師生間相互助長,還能影響到每一個家庭,甚至在社會上產生良好影響,形成一股奮起向上的力量。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傳統文化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了能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傳統文化,我們以學校芙蓉形象為依托,把這一傳統文化符號做進了校園的每個角落。一進教學樓迎面是一面古色古香的銅質浮雕墻,上面印著文學博士朋星為學校專門撰寫的《芙蓉賦》:花中君子,向稱芙蓉,玉質出泥,挺拔潔凈......兩邊是晶瑩剔透的兒童荷花,同樣都是芙蓉形象,古典與現代有機地融入一起。
此外,我們還將提煉出的芙蓉精神“潔、雅、正、容”分四個樓層進行展示。潔:身處潔境而悅目,胸懷高遠而賞心;雅:安靜從容養高雅之氣,文質彬彬成儒雅之風;正:正言如沐春風,正行處世立身;容:待人寬容交天下朋友,海納百川融中外古今。圖文并茂,讓孩子們感受和學習芙蓉的精神內涵。
課程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我校通過課程建設,使傳統文化實現了真正的落地。我們在開發課程時一直秉持著一種大課程觀,學校不僅制定了校本課程體系,還打造了儀式課程、生活實踐等一系列的拓展課程。
跨學科能力是未來人才應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我們與時俱進地將跨學科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起來,研發了跨學科專題課程,以專題為核心,融合了基礎學科和綜合實踐活動,實現了跨界合作。
比如“多彩荷花”課程,我們整合了語文學科中《愛蓮說》《荷塘月色》《采蓮曲》等名篇與數學學科眾統計荷花種類、計算荷花的生長期、量取荷葉的直徑,稱取蓮子的重量等內容。
跨學科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在認知和實踐中,打開了思維,提高了動手能力,學會了資源整合,也讓他們多維度去理解和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
儀式是中華文化傳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文化的載體,儀式所營造的特殊體驗空間和由此喚起的情感可以幫助孩子尋找到生命的意義,也能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長期以來,芙蓉小學就極為重視儀式教育,并打造了有深刻內涵的儀式課程。
譬如,“開筆禮”就是我校的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年開學伊始,學校用隆重的開筆禮迎接一年級新生。從正衣冠、朱砂開智到擊鼓明智、啟智描紅,從拜老師、謝家長到贈賦延智,做人的道理便在一種莊重的氛圍中,不言自明。
學校里,誦讀已經成了一種常態,每天早上,教室里總會想起郎朗的讀書聲;每周二和周四的早上,都會有不同的班級進行吟誦成果展示,領誦、齊誦、表演誦……為了在全校推廣吟誦,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階段性推進吟誦教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分別推進《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莊子·逍遙游》《大學》《論語》等優秀古典詩文的吟誦。讓經典文化落到孩子們的心里。
同時,我校還在下午進校時的廣播時間播放優秀古詩詞的朗誦,每到放學的時候,孩子們都會背誦著今天學到的詩詞和經典走出校門,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帶回家。在常規的國學展示之外,學校還舉行了“國學一百天”“國學大人挑戰賽”等一系列的活動,通過有趣的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愛上經典的學習。
在教師當中開展的由趙堃老師主講的“錕鋙講堂”,已成為全校教師的精神大餐。傳統文化思想史的梳理,讓老師們眼界大開,縱橫歷史結合百家思想的講解讓每一位教師都深受震撼。大家都自覺地將所學帶到自己的教學中,和孩子們一起享受,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我們采用多種方法實現了傳統藝術在學校的朵朵綻放。目前學校開設的傳統藝術社團有:面塑兔爺、國畫線描,巴烏、葫蘆烙畫、青銅器制作、笛子、葫蘆絲、蕭、皮影、剪紙等。我們用培訓本校教師,聘請校外輔導員,傳承非遺文化、吸納家長資源等方式將學校傳統藝術教育開展的卓有成效。
其中,巴烏百余人的合奏參加了教育部“傳承的力量”藝術節目的選拔。皮影第四代傳承人任教并指導的傳統劇搬上了省藝術節的大舞臺。傳統藝術在我校項項“筆力千鈞”,中國之美傳統之美已深深刻畫在孩子們心中。
“腹有詩書氣自華”。讓傳統文化在校園生根,用傳統文化滋養孩子們的精神。我校將繼續我們的傳統文化“探索之路”,讓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在學校教育中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