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963年海河水災后的社會心態與心理救助
——以邢臺專區為例

2018-01-29 07:39:04鄭清坡郭紅霄
山東社會科學 2018年4期
關鍵詞:心理

鄭清坡  郭紅霄

(河北大學 歷史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隨著中國災害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以往學界多偏重古代和近代災害研究的狀況亟須改變,應予當代災害史研究以足夠的重視。且在以往的當代中國災害史研究中,學界多從災情及國家的物質救助等角度展開,對災后社會心態及心理救助的研究相對薄弱,而已有災害社會心態史研究又多集中在近代。實際上,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在自然災害發生后的心態除延續舊有的特征外,也產生了一些新的狀態;而政府對災民的心理救助在構成災后恢復和重建主要部分的同時,也是國家政權建設的重要內容。有鑒于此,本文以1963年海河水災后邢臺專區為例,對災后社會心態及政府對受災民眾的心理救助進行分析*目前,有關這次水災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主要集中在水災成因、災情災況、影響以及災害救濟和經驗教訓等方面,仍缺乏對災后社會心態及心理救助的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新的歷史時期災害社會心態及救災特征,并為當前和今后的救災減災提供歷史借鑒。

一、洪災沖擊下的消極社會心態

1963年8月2日至9日,邢臺專區各地普降特大暴雨,在此之前的7月下旬(24、25、28日)已有三次較大降雨的影響;由此造成海河南系遭遇罕見洪水,引發特大洪澇災害。水災的發生在威脅人們正常生產生活乃至生存的同時,也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從而產生了許多消極的心態及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悲觀失望的情緒。水災發生后,許多災民產生悲觀失望情緒,尤其是災情較重縣區。其中邢臺、沙河、臨城、內丘四縣,由于土地被沖毀破壞嚴重,作物大量減產,災民中普遍表現出了聽天由命的消極情緒,認為“‘人憑地,虎憑山’,土地是山區人民生產生活的本錢,沖走了土地還干什么”*。許多特重災區的干部群眾對災后生產自救也缺乏信心,甚至有人放棄了晚秋作物的管理。有的生產隊長一聽說讓管理殘秋,就對社員說“大魚飽了,捉個小蝦還頂啥事?管它也是白費勁”*邢臺專署辦公室:《關于山區災情調查情況和今后山區工作意見的報告》(1963年10月7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1—008。。許多重災隊的干部甚至聽上級一提自力更生、生產自救、節約渡荒就頭疼*隆堯縣生產救災委員會:《關于我縣生產救災工作的總結報告》(1964年6月15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20—005。。有的干部甚至認為這場水災造成的損失“十年八年恢復不過來”,更有人認為“三十年也恢復不過來”*中共邢臺地委統戰部:《水災后各界人士幾種思想反映》(1963年9月12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10—002—082—009。。

2.過度依賴國家救助。許多災民認為只有依靠國家救濟才能擺脫水災損害,產生了過度依賴心態,喪失生產自救精神。如寧晉縣城關有人就認為“今年全國災不大,國家能支援咱縣,不要緊,等著上級救濟吧”*中共邢臺地委統戰部:《水災后各界人士幾種思想反映》(1963年9月12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10—002—082—009。。這種心態不僅體現在普通民眾身上,許多基層干部也存在嚴重依賴心理。如威縣部分生產大隊在向縣匯報時會帶兩本賬,先采取頂、看、靠、威的方法,擴大災情以求增加支援;如第一套計劃不行,再往前邁一小步。*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關于當前生產救災工作情況向地委的匯報》(1963年9月23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4—001。任縣后西屋大隊把災民的理發費也算在救濟款內,要求一切都由國家包起來;清河縣謝爐公社的副書記在談到如何渡荒時說“如果國家不救濟,就是破產渡荒”*中共邢臺地委:《關于防止和克服依賴思想進一步做好生產救災工作向省委的報告》(1964年1月3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7—002—263—001。。這種等、靠、要的依賴心態對災后生產救災的開展帶來嚴重不利影響。

3.宗教迷信的蔓延。新中國成立后,雖然人們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愈來愈科學,但舊的災異思想在邢臺專區很多農村地區仍較為普遍。很多人將災害原因神秘化,進行農事禳災,使得宗教迷信思想蔓延。如巨鹿縣西辛莊某大隊長和民兵連長跟著巫婆,組織受災群眾燒香磕頭,許愿上香,全村干部和黨員幾乎都參加,306戶社員就有287戶參加,向水中供豬羊32只*《在抗洪救災斗爭中廣大干部和部隊官兵的表現、思想面貌》,(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06。。邢臺縣五仲大隊村南火神廟因廟基高,洪水未沖倒,當地巫婆便宣揚是火神顯靈;長信巫婆說“白馬河的水是五個頭的長蟲領來的水,人是沒法治的”*《洪水災后的階級斗爭形勢問題》(1963年8月22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7—002—227—003。。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后來,有人回憶說:那幾天時不時會看到村里的一些婦女,雙手合十,嘴里念著聽不清的經文,求神保佑;不管之前信不信的,反正那時候都在念叨。*邢臺市平鄉縣東郭莊村采訪記錄(2016年8月25日)。訪談人:郭紅霄;被訪談人:郭文,1939年生,洪水發生時任平鄉縣西閆莊小學教師。

4.自私本位的心態。在嚴重災害的強烈沖擊下,部分人暴露出畏懼逃避、消極疲沓、只顧個人的自私本位心理。據邢臺地委統計*邢臺地委組織部:《關于各級領導干部領導群眾抗洪搶險和生產自救的報告》(1963年10月10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8—001—261—018。,全區屬于這一類型的脫產干部有1509名,占干部總數的6.24%。其中:貪生怕死、臨危逃跑的78名;只顧自己,不管群眾,嚴重失職的35名;回家不歸,躲避困難的240名;趁水災秩序混亂之機,破壞政策,渾水摸魚,發“災難財”或偷拿國家和集體財務的27名;幸災樂禍,見危不救的9名;畏難退縮,工作消極的1120名。如寧晉縣部分隊干部帶領群眾哄搶國庫,僅東汪、南河莊等5個村就搶了國家和集體糧食16243斤,東西847件*《在抗洪救災斗爭中廣大干部和部隊官兵的表現、思想面貌》(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06。。也有民眾災后哄抬糧價,趁機搶購糧食,如平鄉乞村合營百貨商店焦仁春在一個集即買麥子一千多斤*中共邢臺地委統戰部:《水災后各界人士幾種思想反映》(1963年9月12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10—002—082—009。。

災后干部群眾中存在的上述種種消極心態及行為,不僅直接影響到災害救濟特別是自救的順利開展,更引發了人口外流逃荒和干群矛盾激化的社會問題。

就此時期災后人口外流逃荒現象的發生,除人們在遇災后延續了傳統的自發自救方式外,災后消極社會心態的滋生蔓延從而不能積極有效組織生產救災也是一重要原因。據統計分析,1963年海河水災后邢臺專區人口外流呈現出特重災區和重災區多,輕災區少;男勞力多,女勞力少;青壯年多,老人、兒童少的特點;其外流動機依次為:外出工作的占47%,節約糧食的占18%,從事個體活動的占17%,外出討飯的占7.9%,盲目外流的占7%,換代食的占3.1%*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生產救災簡報·當前災民外流情況》第45期(1963年11月1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16—014。;其中“外出工作”“從事個體活動”多為青壯年,“節約糧食”“外出討飯”“盲目外流”等多為老人攜帶兒童。*邢臺市平鄉縣東郭莊采訪記錄(2017年8月26日)。訪談人:郭紅霄:被訪談人:郭來增,1940年生,時任東郭莊第一生產隊隊員。而人員外流又多呈現一種短期行為,他們在災區情況逐漸好轉時多數回歸,甚至部分災民的外流是早出晚歸或在外隔一兩夜回歸。

另一方面,部分黨員干部的自私本位心態及行為勢必引發群眾不滿,造成干群矛盾的激化。特別是部分基層干部在救災糧、款、物的分配時挾私心造成不平等,以至損人利己、多吃多占,更是激化了干群矛盾。如有的生產大隊群眾不滿的說“別人受災傾家蕩產,支書受災大發橫財”*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生產救災·干部多吃多占的幾種形式》第13期(1963年12月10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19—014。。然而,部分災民的自私本位和過度依賴心理也是引發干群矛盾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某些有依賴國家救濟思想的生產隊,社員一看見給特重災隊的物資多就“眼熱”,認為本村吃虧,埋怨干部“無能”,干部認為“挨瞅”;在社員中爭奪救濟資源的現象也十分嚴重,有貧農社員就每天找支書要救濟。*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柏鄉縣內步公社南大江大隊克服了依賴思想,開展了互助互濟,發揚了共產主義風格,掀起了生產自救高潮》(1964年1月13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22—003。這讓基層干部既怕受災社員不聽工作安排,完不成任務,又怕強制進行生產自救招致不滿,在工作中左右為難。

1963年海河水災后,邢臺專區社會消極心態及行為的產生有其客觀和主觀方面的深刻原因。就客觀原因而言,主要表現在:1.百年不遇的洪災。自然災害的嚴重程度是產生消極社會心態的基本原因。此次水災無論是對邢臺專區,乃至河北全省,都是歷史上所罕見的,超過數百年內邢臺地區發生過的幾次大雨大水。該年邢臺專區各河流量相比1956年水災各河流量的倍數,最大接近于17倍,最小也約為2倍。*《關于災后群眾生活安排情況向劉省長的匯報》(1963年10月15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1-007。此次洪災迅疾猛烈,受災面積、程度都十分嚴重,全區均屬重災區。原播種秋收作物面積的824萬畝,近92%受災;其中減產8成以上到全無收成的522萬畝,減產5—8成的115萬畝,減產3—5成的72萬畝,不足3成的53萬畝。*《關于洪水災害情況》(1963年10月3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03。2.災民生存狀況低下。災后,人們的生存狀況受到嚴重影響,環境衛生差,飲用水源污濁,衛生狀況堪憂,加之災區群眾吃、穿、住都十分緊缺,災民體質不斷下降,并伴有疾病發生。11月初,邢臺專區災后累計發病113萬多人,多集中在特重災區和深水區,全區6個特重災區縣總病人127891人,占全區總病人數的69.7%。*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生產救災簡報·當前病情情況》第43期(1963年11月5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112—001—120—014。面對如此嚴重的災害沖擊和災后生存條件,人們心理上遭受的沖擊程度可想而知。

就主觀原因而言,主要表現在:1.災害意識與災害經歷不足。雖然邢臺專署黨組于1963年6月召開防汛會議評估了當年汛情,做了多套應付洪水的計劃和具體措施,各縣也針對地委指示開展了防汛準備工作和宣傳。但各地群眾卻對防汛宣傳“不上心”,“防汛宣傳每年都有,也沒啥稀奇重要的,大伙都沒當回事”*邢臺市平鄉縣東郭莊訪談記錄(2017年8月26日)。訪談人:郭紅霄;被訪談人:郭來增。。部分干部對防汛工作存有麻痹思想,認為“洪水還沒到來,生產要緊”*邢臺市平鄉縣東郭莊訪談記錄(2017年8月26日)。訪談人:郭紅霄;被訪談人:郭志書,1942年生,時任東郭莊第一生產隊隊員。。這深刻反映了很多人災害意識的薄弱。而災害經歷的有無多寡,對人們遇災后的心態也有直接影響。1956年8月的洪水是邢臺專區災民經歷過時間距離較近的水災,此次洪水經歷并未給災民們帶來渡過嚴重水災的經驗。有人就認為“1956年那么大的水也沒受什么損失,今年水再大能大過1956年”*邢臺市平鄉縣東郭莊訪談記錄(2017年8月26日)。訪談人:郭紅霄;被訪談人:郭來增。。當發生嚴重洪水時,驚慌失措的民眾產生悲觀失望等消極心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信息的不確定性。在災害中人們大多會搜集或整理相關信息以了解災情,而許多信息具有不確定性,且在傳播過程中被人為夸大或誤傳,更加劇了消極社會心態的蔓延。災害初期,寧晉縣許多地方流傳“一場大水沖沒了窮富,沒有階級斗爭了”“現在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時候到了”*寧晉縣人民委員會:《關于1963年8月—1964年6月生產救災工作總結》(1964年6月),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20—001。。而部分特重災生產隊清除災前工分的決定又被部分有心人曲解為勞動報酬制度在災區的取消,謠言遂在災民中廣泛傳播。這使得部分災民對依靠集體渡荒的信心逐漸動搖。而部分干部有意夸大災情以緩解其工作壓力或要求更多救濟的行為,也加大了災民的恐慌不安心理。

二、心理救助與積極社會心態的樹立

不可否認,1963年海河水災發生后,災區不乏積極的社會心態。許多人在遭遇初期的恐慌心理后,對災情的適應心理逐漸占據主導,并積極尋求自救。一些過去受過水災的地區,擁有生產救災的經驗,群眾情緒比較安定,對于災害的發生也能夠快速適應并作出積極反應。如南和縣白佛大隊災后就迅速建立了“抗災委員會”,下設修房股、生活股、生產股、副業股、牲畜股;五個支委各領導一個股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暴雨結束后就迅速修蓋房屋32間,組織勞力排水、種菜。*邢臺專區防汛指揮部:《關于抗洪救災情況向地委的第一次報告》(1963年8月14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1—0016。邢臺專區西部山區幾乎每年夏末秋初就會發生山洪暴雨,人們不得不年年防災,因此在災害發生后,他們很快適應,發揮了省吃儉用的精神,積極展開生產自救。*邢臺專署黨組:《關于山區1964年至1970年遠景規劃和今冬明春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安排意見向地委的報告》(1963年11月28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1—010。

但災后初期,消極社會心態的滋生蔓延速度以及影響程度都要遠遠大于積極的社會心態,其對救災的順利開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沖擊破壞影響,且多數情況下消極的社會心態并不會主動自然的向積極心態轉變;這就需要及時予以有力干預,對民眾進行心理救助,清除消極心態,扶持和樹立積極的社會心態。由于災害發生后人們各種消極心態的產生相當大程度上是源于對基本生活甚至生存條件缺失的恐慌,因此,及時的救災對穩定人們心理,使消極心態向積極心態轉變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也是心理救助的重要內容和基礎。一旦得到政府救助,災民的生理和心理危機都將有所緩解。

在1963年8月的抗洪斗爭中,中央及各級地方黨委、政府,邢臺專區當地駐軍等都給予災區很大支持,解決了抗洪救災的急需。9月,邢臺專區政府部門還對各地方具體受災情況進行調查,其中一項主要內容就是了解受災群眾思想動向,特別是他們對生產救災的認識、態度等。*《回鄉干部調查提綱》(1963年9月),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3—015。邢臺專區的黨委和政府展開的救災也是結合各縣災情,重點解決災區最急需的東西。如為恢復農業生產,鼓勵災民生產自救,政府向受災群眾發放效果明顯的短期農業貸款,以縮短災期,還大幅放出種子、飼草、飼料等事關恢復農業生產最為緊需的物資等。雖然因財力、物力短缺,政府救助有一定局限性,但國家的及時救助是災民開展積極自救、恢復生產的強大推力,災民中的消極心理也因此逐漸改觀。

洪水期間,邢臺專區各縣廣泛的向群眾宣傳中央、省、專區等的緊急指示、救災政策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慰問信,多次組織干部深入災區進行慰問,引導災民正確認知災害,對安定災民情緒起到很大作用。此外,邢臺專區各級黨委和政府還對災區民眾進行了積極的心理干預和救助;教育災區干部群眾生產自救,節約渡荒,鼓勵他們樹立發奮圖強、自力更生思想;并通過各種會議,著力解決部分干部群眾的悲觀情緒、等待救濟和各奔前程等消極思想,以提高思想認識,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方面。

1.階級教育。水災后,針對部分干部群眾中出現的災民意識等問題,邢臺專區各縣公社、大隊都因地制宜地采取先黨內后黨外,先貧下中農后其他群眾的方法,對不同對象進行不同內容的教育:向黨員進行黨章教育,對貧下中農進行階級教育,要求他們團結中農,依靠集體搞好生產自救,以保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如新河縣堯頭大隊黨支部在災害發生后就認為人們產生消極心態的主要原因是近期缺乏階級教育,一些黨員干部、社員忘記了舊社會的苦,年輕人不懂得階級剝削和壓迫,缺乏愛憎分明的階級觀點。于是,該大隊黨支部決定用大講村史、家史的方法,向全體黨員、干部、群眾進行階級教育;以端正社會主義方向,堅定依靠集體、依靠生產自救渡荒的信心。*《堯頭大隊黨支部是怎樣通過講村史、家史向干部、社員進行階級教育的》(1963年11月5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9—002—097—020。

2.回憶對比。在大講階級形勢的基礎上,地方黨委和政府還利用新舊社會的回憶對比向廣大民眾進行教育。各縣委還組織和訓練了宣講隊伍,深入到各個生產隊開展回憶對比、憶苦思甜的教育。如臨城全縣212個大隊就有188個大隊進行了回憶對比教育,全縣109318人中受教育的達52261人。*中共臨城縣委宣傳部:《關于開展生產自救加強社會主義教育情況向地縣委的報告》(1963年10月24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9—002—099—039。通過這種新舊社會遭災結果對比的教育方式,以激發受災群眾對舊社會的痛恨和對新社會的熱愛,進一步增強他們對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悟。許多地方的消極社會心態得到改觀,如隆堯縣柏舍公社的輕災隊,利用本隊與外隊、現在與過去、本社與外社的三比方法來克服干群之中存在的畏難情緒和伸手向上思想。*隆堯縣救災委員會:《關于我縣生產救災工作的總結》(1964年6月15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20—005。

3.集體主義教育。區域的差異性會產生各地方受災程度和災害承受能力的不同,這就需要各地方各部門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展開互助互救。水災發生后,柏鄉、隆堯、威縣等6個縣,發動輕災隊給重災隊育白菜和芥菜秧500多萬棵;隆堯縣還組織了西部輕災區幾個公社的社隊干部到東部重災區慰問,使他們認識到多種菜支援災區的重要性。*《關于災后恢復生產的情況》(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15。邢臺地委和各縣還召開了生產救災會議*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關于當前生產救災工作情況向地委的匯報》(1963年9月23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4—001。,所要解決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消除畏難心理,堅定集體主義,樹立依靠集體渡過災荒的信心。參加會議的許多社、隊干部檢討了生產救災中忽視集體力量,甚至對集體渡荒發生動搖的思想行為。通過此次教育基本解除了災前輕災區怕算細賬、怕說實話、怕同舟共濟的思想,樹立和堅定了他們與災區同舟共濟的集體主義意識。

4.樹立模范典型。生產自救的開展,模范典型起了重要的帶動促進作用。邢臺地委宣傳部編印了“戰斗通訊”,表揚大批模范單位和個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鼓舞抗洪斗爭和救災工作。各級黨組也都隨時通過文字通報和各種會議,大力表揚在抗洪斗爭中的好黨員、好干部、好社員。邢臺地委還把全區表現最好的11個支部書記、3個黨員大隊長和2個黨員的材料編印成冊,動員全體農村黨員、干部進行學習。*《關于災后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情況和今后的安排意見》(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17。從專區各級黨組織對模范典型的選擇標準和勞動模范典型事跡來看,都遵循了積極參與抗洪斗爭和生產自救的原則,符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為集體努力作貢獻等品行特征,反映出政府欲將積極社會心態引導到災后生產自救的訴求。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及時救災和心理救助下,積極的社會心態在災區逐漸樹立起來并進一步拓展。公而忘私的集體精神,積極的自救與互救逐漸取代悲觀失望、依賴國家救濟等消極心態。救災過程中樹立的眾多模范典型就是公而忘私集體精神的生動體現,特別是涌現出的許多犧牲自我,搶救國家和集體財產的利他心理和行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如任縣新市支書張文錄晝夜領導群眾搶修護村埝,并將自己房子拆掉提供固埝物料;在他的影響下,130多名群眾都把可用的物料捐出,用以加固堤埝,保障了全大隊的安全。*《在抗洪救災斗爭中廣大干部和部隊官兵的表現、思想面貌》(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06。

在經歷了水災發生時的被動無助心理階段后,經過政府宣傳教育鼓動式的心理救助,災民們生產自救的積極性和信心被大大激發。他們認為“只要齊心努力,依靠黨依靠集體力量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今年不行看明年,只要把麥子種好就有奔頭,再加上把殘秋秋菜管好,生活還是沒問題的”*中共臨城縣委宣傳部:《關于開展生產自救加強社會主義教育情況向地縣委的報告》(1963年10月24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9—002—099—039。。人們很快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組織力量進行自救。處于洪水包圍中的各級干部動員群眾組成專業救援隊,動手綁扎木筏,在高地搭救生樓,并充分利用各種船只、門板、簸箕等救生工具,搶救和保護財產。*《我們是怎樣領導廣大群眾開展抗洪救災斗爭的》(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04。抓住洪水脫落的機會,各縣群眾在縣、公社、大隊干部的動員下,開展了搶糧、挖物(即被洪水掩埋的糧、物)活動。邢臺專區為恢復災后的生產,加強農作物的后期管理,還在一些非災區和輕災區開展不減產和超產運動。*《關于災后恢復生產的情況》(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15。

在積極自救過程中,各地區人們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展開的互助互救對災民渡過艱難時段,樹立積極心態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內丘縣在解決災民的吃、住問題上就采取了廣泛的互助救濟,其中解決災民住宿的辦法為:組織災民投親靠友,以親代鄰;發揚互助精神,發動沒有受災或房屋較多村莊的群眾,騰出一部分房子進行安排;搭了500個席棚,解決臨時住宿。解決吃飯問題的辦法為:先吃自己的,后吃集體的;發動村與村、戶與戶,互借互濟;依靠親友,互助補濟。*邢臺專區防汛指揮部:《關于抗洪救災情況向地委的第一次報告》(1963年8月14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1—0016。在救災中,縣與縣、村與村之間的“災時共產主義”精神得到充分發揮。邢臺市前爐子公社提出“一戶受災全隊支援,一隊受災全社支援”的口號,并在本公社60%房屋倒塌的情況下,仍積極安置東郭村災民,支援其85個席子以供搭棚。*《在抗洪救災斗爭中廣大干部和部隊官兵的表現、思想面貌》(1963年10月1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006—006。受災群體之間的互助救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洪災給人們帶來的經濟損失,減輕了心理上的壓力和創傷,促進了積極社會心態的樹立。

三、結語

嚴重自然災害的發生在造成社會生命財產損失的同時,更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了強烈沖擊。1963年海河水災發生時和災后初期,消極社會心態滋生蔓延并一度占據主流地位,嚴重影響生產救災的開展。就各社會群體心態在水災中所受沖擊程度而言,被階級劃分為“地、富、反、壞”的社會群體更易受到災害的影響,他們的消極心理也較其他群體更為普遍。這一點從階級教育、回憶對比,以及凡指摘消極心理滋生蔓延緣由更多指向他們時,表現的更為明顯。雖然這個時期也存在積極的社會心態,但其存在區域多受限于輕災區或有受災經歷和救災經驗地區,影響面尚不大。隨著國家對災區及時有效的救濟,及心理救助的展開,積極的社會心態逐漸高漲,并開始逐漸排除消極心態,樹立起了以生產自救和互救為中心的積極社會心態。在此過程中,災區的社會心態和政府的心理救助也印上了顯著的時代特征。尤其政府對災區干部群眾的心理救助,基本都是通過宣傳動員和各種教育來體現的。

集體化時期,國家和集體是災害救助中的主要承擔者。高度集中統一的體制在提高救災效率和效果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其他影響,其中災區干部群眾過度依賴國家救助的心態就是一主要表現。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曾提出“不要餓死一個人”的救災口號,此后十幾年來一直被視為各級政府在救災過程中必須做到的政治任務,在災后救助中會想盡辦法解決災民的吃、穿、住等問題。這雖然能夠很好的幫助災民渡過災害時期,但也容易使部分干部群眾滋生過度依賴國家救助的心態。長期的集體化體制使農民對集體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歸屬感,以致思想和精神上的依賴感,在國家、集體包辦一切的情況下,遇災時部分人的自救能力弱化和產生依賴心理也就在所難免。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這種集體化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鄉村鄰里之間地緣上的親和關系。自然災害發生時,人們更會互助救濟、共渡難關,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

正是集體化時期國家的無處不在,使得政府在對災民進行心理救助時帶有了比較濃厚的國家政權建設的色彩。通過各種心理救助不但增強了民眾自救和互救的信心,更增強了他們對新生政權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凝聚了強烈的集體意識和愛國情懷。在邢臺專區災后進行階級、回憶對比教育時,參與的民眾就說,“今年鬧了這么大的災,有吃有穿,要是舊社會鬧這么大的災,就活不成了,可沾了社會主義大集體的光,今后要加倍愛護集體。”*邢臺專區生產救災辦公室:《柏鄉縣內步公社南大江大隊克服了依賴思想,開展了互助互濟,發揚了共產主義風格,掀起了生產自救高潮》(1964年1月13日),邢臺市檔案館藏D005—002—022—003。在此,民眾在回憶對比中更加切身體會到社會主義和集體制度的優越性。

猜你喜歡
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閑會閑出“心理病”嗎?
溫先生心理困擾的背后(上)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4:28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解讀補償心理
心理小測試
心理Q&A
健康之家(2006年1期)2006-01-01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中文字幕 91|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性视频一区|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9啪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在线|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最新网址| 久久不卡精品|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操美女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色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91www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在线第二页|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美女操|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91黄色在线观看|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成年A级毛片| 国产成人91精品| 四虎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在线亚洲小视频|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网综合|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久草性视频|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玖玖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