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 呼和浩特 011500)
全媒體時代的興起造成傳媒行業無比激烈的競爭,觀眾在移動媒體時代對電視節目的需求也呈現出很大的變化,對專題類電視節目需求越來越高。要想提高專題類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必須對移動媒體時代受眾的現實需要做出探究,從而有針對性地改變電視節目的創作方向。移動互聯網興起,人們對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傳播方式更加青睞,短平快的獲取方式導致專題類電視節目這種形式的受眾越來越少。
其實電視專題節目有著不可比擬的優點,它有著豐富的形式和題材,包括經濟、軍事、社會、少兒、影視、文藝等形式,實事、人物、紀實、敘事等專題,具有豐富的節目類型和文體特性,這是保持專題類電視節目生命力的源泉。下面我們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專題類電視節目的特點和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希望能有效提供理論指導,從而為實踐服務。
電視專題節目具有獨有的特點和傳播規律。為了進行移動互聯網視野下電視專題節目制作的方向探究,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專題類電視節目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分析,探究合理的創作方向。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專題類電視節目也是如此,尤其是新聞類專題節目,更是強調真實性。不管是哪種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都要強調真實性,真實才能吸引人,才能讓人產生共鳴。錄制電視專題節目是考察記者創造力和專業能力的重要方式,電視專題節目具有獨特的優勢,它通過系列的報道來展現事情原貌和經過,直觀、形象地將信息傳播給受眾,對受眾產生很強的感染力。
電視專題節目的信息非常豐富,通過記錄的方式更全面地體現內容。電視專題節目關注大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的人和事,關注流逝了的歷史熱點、冰點以及歷史人物和事件,同時也關注時代變遷中的文化現象和文化處境。這些紀錄片勇敢地觸摸過去,大膽地聚焦現實,內容和信息非常豐富,充分滿足了人們的現實需要,具有獨特的魅力。
電視專題節目在實效性上相對較差,但其報道的深度是無法比擬的。專題類電視節目是對相對零散的內容的整合,報道內容更詳盡,充分展現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完整敘述故事,詳細、客觀、深入展現內容,因此節目的制作周期相對較長。
電視專題節目只能按照直線型的方式觀看,專題節目是按照直線和時間順序進行播放的,可能這個時間段播出后就不能繼續觀看了,受眾只能按照固定的時間,不像移動互聯網那樣,隨時隨地可以觀看想看的內容,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數字電視時代,時間上也有了很好的突破,電視機不僅可以播放節目,還能和觀眾互動,同時也具有了回看的功能,極大地提高了電視專題節目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社會背景下,移動互聯網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對電視專題節目的制作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電視媒體遭受新媒體的打擊越來越大,要想存活和發展,就必須做出革新。加強對專題類電視節目的策劃和準備,找準受眾定位,最大程度滿足受眾的需要,其主要創作方向要從以下幾點把握。
要想提高一檔專題類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前期必須準確定位這檔節目的受眾群,看這檔節目是否可以滿足受眾的需要。因此從前期策劃時就要找準受眾定位,確定合理的受眾群,之后從這個受眾群的特點出發制作節目。移動互聯網帶給人們最大的優越是產品設計的針對性,有針對性地推送內容,而傳統的電視節目很多專題的設計體現不出明確的受眾區分,有很多雅俗共賞型的節目。其實在現實中這一目標是很難實現的,從而造成節目播出的效果不樂觀,因此專題類電視節目設計的針對性尤為重要。每檔欄目或者每個節目在播出之前能夠明確區分受眾的年齡層、職業層、性別、文化層次,然后根據不同人群的需要來定向進行節目制作,提高針對性,吸引觀眾。
移動互聯網下電視專題類節目的制作,選題非常重要,這是題材是否為人所喜愛的關鍵。這不僅僅是一檔節目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它是整個專題類電視節目的基調和定位,是受眾關注度和收視率高低的關鍵。因此專題類電視節目要向著創新性方向邁進,善于捕捉時代的脈搏,要突出在新的時代進行理念的創新和形式的創新。充分激發靈感,并將靈感有效擴充和升華,充分體現電視節目區域特色,讓專題節目更加符合本區域受眾的需要,滿足受眾的娛樂和審美需要。專題類電視節目的發展千萬不可延續以往的模式,必須要進行生產模式的創新,有新意才是節目的靈魂。
電視專題類節目制作要準確把握當下的熱點,把握準確的播出時機,打造品牌性的電視節目。在把握時機上,要求專題類電視節目充分挖掘當下的熱點問題,挖掘當下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通過鮮活的新聞事件和案例借助電視平臺靈活地表現出來,挑好播出的時機,才能提高收視率和關注度。像《焦點訪談》《新聞調查》《面對面》等新聞類電視專題節目,內容都是最近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具有鮮明的實效性。基于對當下熱點的關注來選取內容,具有很強的專題性。節目的制作從人們的需要和需求出發,關注百姓切身利益,滿足群眾好奇心理,優化節目播出效果,激發受眾內心共鳴。同時在節目制作中還要注意對耗片比例的規范,全面提高節目制作的效率和質量,準確把握每一個細節,追求完美。同時專題類電視節目制作還要回歸生活,真實地記錄生活,反映社會。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不是靠雕琢和粉飾來達到的,而是直擊心靈的內容自然而然產生的。用每個鏡頭,每個畫面去還原真實的場景,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更好地闡釋節目制作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打造成一個品牌類的專題節目,產生良好的宣傳效果。
以紀實性新聞專題節目為例,制約節目制作的最大困難是時間,如果只是簡單記錄和描述事情發生的過程,根本不可能完全展現事情的原貌,展現不出事情發生的背景和深層原因,因此也滿足不了受眾的需要。因此在制作節目時要充分挖掘事情的新聞價值,拓展節目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全面的展現過程來幫助受眾理解,通過深度報道的形式來吸引受眾眼球。從事件整體的背景和其發生的影響力上來體現新聞價值,在內容設置上,在合理的位置設置懸念,勾起受眾的好奇心,通過細節的展現來體現主題,深化主題。可以通過明訪、暗訪、正拍、反拍等多種表現形式來展現新聞面貌,反映新聞價值,提高賦予給受眾的信息量。從某個關鍵詞出發進行點評,讓節目播出后能夠引發觀眾的深思,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可以合理設置矛盾點來吸引受眾。
要想提升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專題類電視節目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就要提升節目的文化品位。文化品位也是一檔節目能否長期存活、能否吸引受眾的標尺,是一檔節目的賣點。提升文化品位并不意味著節目的內容多高檔,而是要帶有正確的情感基調。電視節目也可以適當增強娛樂性,在緊張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人們對休閑輕松的節目會更加青睞。畢竟節目不僅是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是休閑娛樂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是一味地嚴肅也不符合時代的需要。但也不能嘩眾取寵,泛娛樂化,要提高文化品位,全面升華主題,才能增強生命力。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時,也要適應所針對的群體的需要,添加合適的內容,確定合理的方向。以新聞類節目來說,提高收視率,不能太過嚴肅,新聞過程的論述也可帶著些輕松、詼諧和幽默,而又能將經濟、文化、價值觀融匯在一起,提高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收視率,打造品牌欄目。
總之,專題類電視節目的制作是一個非常細致的工作,為了全面提高收視率,應對移動互聯網帶給傳統電視節目的沖擊,全面提升專題類電視節目的品牌效應,必須對制作的方方面面進行細挖,完善每一個細節,爭取做到節目的優質播出。
充分在每個細節中,有效地融入生活元素,結合時代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內容設計。找準受眾定位,做有品質的專題類電視節目,發揮移動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滿足特定的受眾需要,增強節目制作的精細度和品質,以及提高文化品位。同時有效實現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充分踩好節目制作和采訪的時間以及節目播出的時間,把握時代脈搏,滿足受眾的需要,從而全面提高移動互聯網視野下專題類電視節目的制作效果,進一步提高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