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惟林
人云:“文章是將生活煮成‘飯,詩歌是將生活釀成‘酒。”正如清代吳喬《圍爐詩話》云:“意擾五谷也,文則炊而為飯,詩則釀而為酒?!痹姼柚挥型瓿捎伞肮取敝痢熬啤钡霓D化,由“實”至“虛”的升華,才會獲得神韻,才會獲得藝術生命和生命之美,從而使人們陶醉其中。釀酒要經過“四序八化”,即原材料采制工序的凈化、軟化、熟化,坯料醞釀工序的糖化、酒化,酒料提純工序的氣化、液化,產品調制工序的升華。詩歌創作也大致經過相同的幾個階段。
一、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如同釀酒的原材料采制
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闡明:“人民生活中本來就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币虼耍娙艘钊肷鐣w驗生活,廣泛搜集各種素材,包括群眾語言詞匯。同時,要從古今典籍中吸取字詞、詩句精華,從中受到啟發,激發靈感。對此,我深有體會。如拙詩《回娘家》:“三月煙花雨后佳,轎車隨燕轉山洼。新樓露臉高聲喚,撲進桃林一片霞?!贝嗽娎@“第五屆華夏詩詞獎”優秀獎。其中“三月煙花”,乃借用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詩句詞語;“隨燕”,化用晏殊“似曾相識燕飛來”之意;“撲進桃林一片霞”,直接移自《東坡赤壁詩詞》所載的詩中句子。因為模仿、點化、引用、集句等寫作技巧,并不等于剽竊、抄襲。只須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處。
二、精心營造,精細制作,如同釀酒的坯料醞釀
醞釀就是發酵。所謂發酵,即將蒸熟的坯料先糖化、后酒化而成“發酵酒”。如詩詞的醞釀制作一樣,主要做好兩個方面。
首先,立意構思,謀篇布局,依據已有生活素材分別進行。所謂立意,就是確立主題思想,即通過此作來表述說明什么事情或道理,表達何種思想情感,且肯定或否定什么問題。接著構思寫景敘事與言情說理的具體內容,怎樣才能表明作者的情感、態度;并選擇適當相應的詩詞體裁,以利寫景言情。再構思頭如何起、尾如何收、中間如何承接轉折、首尾如何呼應等具體細節,還包括寫作手法與技巧。
其次,注入元素,精心制作,形成初稿即詩坯。其中,重點是盡力注入各種詩詞元素,猶如釀酒發酵,在熟料中摻入“酒曲子”和“陳槽谷子”一樣。要注入形象思維元素,來繪景抒情,充分表現主題思想。因為詩重形象描寫(暗示),不能像文章那樣側重事實敘述(直述);要注入詩化語言來刻畫形象,營造意境,體現韻味;還要注入傳統詩詞的精華,以增強作品的高雅性。如拙作《江南春·農機手》創作之始,對農業機械化的主題,有兩個側重點可供選擇:一是反映農村發展變化巨大,二是表現農民勤勞致富奔小康步子更大,進展更快。如何將兩者兼顧起來?思考再三,最終選擇“農機手”為描寫對象,形成初稿,曰:“塵撲撲,汗漣漣,春耕晨露地,秋割夕陽天。東村未了西村接,滾滾機輪唱富年?!憋@然,此詞后兩句缺乏形象描寫,俗不可耐,且與前三組對仗聯句不協,何況機輪如何能“唱”呢?只得重新制作為:“巡車精織小康錦,鳴笛高歌大有年。”以補救其缺陷。
總之,創作詩詞,在立意構思、謀篇布局時,要注重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在具體創作時,要充分發揮形象思維的浪漫性,盡量克服“有句無篇”“有篇無句”以及“篇不達意”的現象,力求完美。
三、反復錘煉,粹化作品,如同釀酒的酒料提純
習總書記曾云:“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本褪且蟆八枷胄詮?、藝術性高、觀賞性好”。我們在詩坯形成后,對照“三精三性”,全面審視,去蕪除雜,精雕細刻,盡善盡美。這個提純,正如釀酒的“氣化”“液化”工序,將“發酵酒”提純成“蒸餾酒”??煞Q之為“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我曾作《放鴨女》三首,其一曰:“煙雨扁舟少女行,茫茫水上用篙撐。一家血本全孵鴨,換得長湖呷呷鳴?!逼涠唬骸昂谷芎⑿燎?,一桿長篙邀鴨群。機起朝霞撐落日,撥開風雨捅穿云。”其三曰:“竹篙如筆不離身,喜繪前程日日新。先構全家門滿福,再描自己美青春?!比捉^句合為組詩,其中較為警策的句子,是第二首的后兩句,已達高潮。這樣第三首就顯得多余了,必須舍去。再經審視,剩下兩首共用六句鋪墊造勢,實在冗長啰嗦,又予濃縮。最終合成一首,題目換為《女鴨倌》,詩日:“扁舟湖上播辛勤,一桿長篙牧鴨群。挑起朝霞撐落日,撥開風雨趕來云?!保喨焊∮魏?,如云彩倒影相映)通過這樣一番濃縮,摒棄了雜質,擠干了水份。作品雖與“三精”“三化”標準相距甚遠,但較之原作,其描寫對象更典型、更集中,意象更鮮明,意境更深邃。
四、修改潤色,煉字求精,如同釀酒的成品酒升華
“蒸餾酒”,經過“壓壇”“淀缸”“貯存”,再調制成精品佳釀。調制主要是調濃度,調韻味,調芳香,調顏色。詩詞作品的升華亦是如此,歸納主要有三。
修改潤色。胡震亨《唐音癸簽》云:“詩不改不工?!倍鸥υ疲骸靶略姼牧T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好詩詞或好句子,往往經過作者千錘百煉而后成。如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中“螞蟻緣槐夸大國”,原作為“欲學鯤鵬無大翼”;“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原作為“革命精神傳四海,工農踴躍抽長戟”。修改前后,雅俗自見。詩靠修改,只要能改好就行。
煉字求精。煉字,是把字用得準確、鮮明、生動一些。一煉詩眼(句眼),就是關鍵之字,一字精彩,全句警策。一般為五言句的第三字和七言句的第五字。如拙作《回鄉》頷聯:“綠風梳柳辮,紅日吻桃容。”“梳”“吻”二字,煉的是詩眼。此處原用“吹”“照”二字,太實,既然是“柳辮”就可“梳”了,“桃容”就可“吻”了。有些特殊詩句,其“眼”,并非在第三、第五字上,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之“弄”,則在第七、第六字之上。二煉謂語。從語法上講,謂語很重要,多由動詞和形容詞充當。如“推敲”典故之出處“僧敲月下門”之“敲”字,李白《塞下曲》“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之,“隨”“抱”二字。孟浩然《過洞庭湖》“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之“蒸”“撼”二字,煉的都是謂語動詞。三煉形容詞。如王維《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贝酥小翱荨薄凹病薄氨M”“輕”四字,俱為謂語形容詞,但“枯”“盡”二字極為普通,而“疾”“輕”二字尤為精彩。四煉定語。如李白《早發白帝城》:“輕舟已過萬重山”之“輕”字,煉的是定語形容詞。
設彩增輝。生活是色彩的世界,協調的色彩給人以美的享受。畫是藝術,“詩是無形畫”(郭河陽語),“詩中有畫”(蘇東坡語),詩與色彩是分不開的。鮮明的色彩,能增強詩詞的靚麗之美。如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彼{天、曉日、碧葉、紅荷,碧藍艷紅,相互輝映,顯得頗為生動,描繪出了“風光不與四時同”的六月西湖的優美景色,以此表達作者送友的惜別之情。馬克思曾言:“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痹娙税焉蔬@種繪畫藝術,融之于詩詞,以豐富生動的藝術形象,創造美好的意境,增強感染力。
文飯,詩酒,皆為比喻,用來形容詩與文的區別。雖然,飯與酒均源于糧食,而兩者卻大相徑庭。糧變飯,只需要凈化、軟化、熟化三道程序;而糧化為酒,則多出了糖化、酒化、氣化、液化四道程序。這種比喻,是從創作過程上而言的,并非揚詩抑文,評論孰高孰低,而是提醒詩詞作者,作詩填詞與寫文章,在寫作手法上是有所區別的,不可把詩詞寫得像文章一樣,那就完全失去了詩詞的本色與韻味了。既然我們選擇了學詩、作詩這一文學道路,只有克難奮進,勇于攀登,才能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把生活釀造成美酒”。
(作者系湖北石首人。經濟師。荊州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石首楚望詩社副社長兼主編,著有《梅林掠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