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輝 孟家敏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于環境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之中林業的發展是保護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社會各界對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是十分重視的。同時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經濟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現在政府要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筆者就我國目前林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結合自己的相關經驗于本文給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議
一、 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成就,比如說全國綠化面積顯著增加、各地生態平衡取得了很好的保護、沙塵暴多發地區對于當地林業的保護十分到位、各地林業經濟不斷的發展,對于林業資源的保護和開發變得更加科學正規。同時研究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隊伍人才儲備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科研成果顯著。但是與這些成績一起的還有一些問題,林業發展中的這些問題可以分為如下兩大類。
(一) 林區可開發資源減少,林業企業發展困難,各地生態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林業可持續發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在林業產業開發之初,由于歷史的局限性,沒有健全資源的補償系統,違反了資源再生的科學規律。(2)相關的主觀部門權責分離,各部門管理存在矛盾,生產和銷售分離開來。(3)對林業發展預測不足,長期依靠木材的產出作為林業發展的動力。(4)對于科學技術的認識不到位,不重視科學技術人才的引進,造成我國很多地區林業發展中科技含量很低,發展緩慢。由于整個行業對于科學技術的重視性不夠,使得林業整體上的科技落后,由科學技術貢獻的產業份額只占到總體的五分之一,相比其他行業是很不足的。同時不注意可持續發展,過量的采伐樹木,使得很多地區的生態系統得到破壞。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地區種植的樹木種類單一,造成了植被大量破壞,生態抵抗力低下,水土大量流失的嚴重后果。
(二) 發展林業的認知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矛盾
(1) 在建國初期的計劃經濟時期,林業產業得到了初步的建設。由于很多地區的急功近利,忽視客觀規律,盲目追求產量,使得很多地區的林地種植沒有得到科學的規劃,同時各地為了追求產量,造成種植種類單一,很多地區純林現象嚴重,對蟲災抵抗力很低。(2)由于我國工業基礎薄弱,各地的基礎設施不夠健全,造成林業發展中得不能持續發展。
二、 針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建議
(一) 依靠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可持續發展成為了可能,正是因為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才使得很多對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得以實現,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也對可持續發展有積極作用。在保護資源不過度開采的前提下發展林業,最主要的就是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用科技來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所以說,只有做到科學技術的不斷應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會成為可能。
合理的利用科學技術要做到如下幾點:
1. 健全林業人才的合理使用,同時改進產業內部的創新機制,對現有的生產模式加以改進。建立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以科學技術為動力的新型企業觀念。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來開展林業的科學發展。
2. 同時對林業發展體制加以改革,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在最大程度上解決生產與銷售分離的現狀。通過激勵手段讓科學技術人才更愿意加入到林業的發展中來,更好地完成某些尖端技術的產業化。由理論推及到實踐,改進林業的發展模式。
3. 加強對林業生態的研究,對各類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加以了解。最大程度地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對一些優良品種的種植展開服務。同時針對加工過程中大量浪費的現象加以改進。
(二) 打破思想包袱
我國從建國初期開始,林業部門就采用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用高投入、高成本和高污染來保證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由于當時經濟落后,繼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學技術的不足造成人們的認知不健全。所以為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達成長期發展的共識,必須提高思想覺悟。處理好短期好處和長期好處的相對關系,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 優化產結構,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目前針對林業的管理手段是林木蓄積量的雙向定額管理,但是由于全國各地林業系統有很大的差別,使得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差。針對這些問題,要優化林業的產業結構。在三個產業中,第一產業處于基礎的地位,要根據市場的風向,著力發展短期快速生長的植物以及速生林業;第二產業要大力開發新型產品,增加自身的利潤率,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第三產業則要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產業,根據“以二促一帶三”的發展手段,改組各地林業產業模式,完成各產業的共同發展。
(四) 制定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法制體系
1. 各地政府要切實做到引導作用,通過各種優惠政策的實施,在宏觀上對林業的發展開展調控,同時健全行業內的法律法規。保證各企業間的公平競爭,消除政治因素在林業發展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稅收、經濟、資源利用等手段加強對整個產業的宏觀調控,防止出現不正當的競爭。
2. 開始實行生態稅收,著力提升各企業對資源的利用率。加強對資源的保護,通過宏觀的手段幫助企業進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 加強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
增加林業的研究,同時大力引進人才。完善相關實驗室的建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對林業生態平衡展開監視活動。記錄森林各個時期的數據,便于匯總。建立示范性的高科技森林,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通過對人才的充分利用,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完善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笑華,李海東.論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林業經濟,2001(5):3-5.
[2] 王國榮.現代林業技術[M].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