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
摘 要:隨著網絡、通信技術推廣,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大數據時代。在此背景下,圖書館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以往發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無法滿足讀者多元需求,且圖書館價值難以有效發揮。引入大數據技術,能夠對讀者需求進行篩選,提供針對性服務,以此來尋求更好的發展機遇。文章從大數據概念入手,對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具體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數字圖書館;發展路徑
前言
數字圖書館是應用數字技術處理以及存儲多種圖文兼具文獻的圖書館,具體來講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數字圖書館的特點在于,將多種不同載體與不同位置的信息資源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存儲,實現擴大地域且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與傳播。就數字圖書館的特征而言,需要其具有一定的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而這一點完全能夠經由大數據系統予以實現。當前大數據時代下,對數字圖書館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若能夠有效的將大數據系統融入到信息資源獲取與分析中,將能夠實現數字圖書館的創新發展。本文中將對大數據時代特征進行闡述,并由此探究大數據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路徑,為數字圖書館的專業化與信息化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一、 大數據概述
大數據從廣泛意義上來講,所指向的是需要全新處理模式才能夠具有的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與流程優化能力來使用海量、高增長率與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的價值在于,當前社會屬于信息化社會,具備高效率、科技發達等特征,信息化時代下最為核心的條件便是數據信息的傳遞與處理,而大數據的出現能夠更為高效的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由此提升社會效率,并提升了數據分析的可靠性。以其特征進行分析,可以將大數據理解為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應用常規軟件進行捕捉、管理與處理的數據集合。
二、 大數據時代對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一) 數字圖書館結構發生轉變
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圖書館的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轉變,非結構化數據與半結構化數據比重逐漸增加。當前,圖書館用戶對各種文獻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加,且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圖書館需要跟隨時代發展的進程,改變傳統服務提供模式與數據處理模式,不斷完善圖書館的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業務。大數據背景下,對圖書館提出的要求為不只是經由數據掌握服務的發展程度以及用戶的服務需求,同時應該應用數據對圖書館與用戶的交互關系數據進行開發,由此分析可能發生的信息行為,實現圖書館的更高價值。
(二) 圖書館服務模式發生轉變
在大數據背景的影響下,對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圖書館的服務模式逐漸向多元化方向轉變。就校園數字圖書館發展而言,經由大數據能夠實現對學生資源需求的分析,由此為高校內學生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就借閱期限方面,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可實現根據圖書的應用程度對借閱期限實現動態管理,若綜合數據顯示利用率較高則增加其限制期限,由此能夠實現對所有讀者的公平管理。
三、 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路徑
(一) 強化用戶分析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資源更為便捷,而對各種信息資源的需求也更為多元化,為此,數字圖書館也應該不斷的提升用戶分析能力,為用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數字圖書館應該對分散在不同信息系統中的用戶信息行為數據進行重新規劃與分析,經由對數據的深層分析總結圖書館需要的決策參考。應用大數據系統對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總結與分析,經由對用戶自身行為數據的分析,將能夠更為可靠的實現用戶的信息需求與行為偏好。
(二) 加強培養綜合型人才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對數據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會不斷增加。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便是對各種信息數據的獲取與處理,同時對用戶的需求信息進行分析,而在這種工作的需求下,數據管理型人才自然成為數字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力量。數字圖書館經營企業方面,應該加強引進數據管理專業人才,同時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數據管理專業技能的培養,由此,從多個方面不斷的提升數字圖書館中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其能夠為圖書館的發展發揮最大價值。
結論在大數據時代下,對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包括數字圖書館結構的影響以及服務模式的影響。大數據時代對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攜帶著一定的挑戰,需要管理人員不斷的加強人才培養,以及提升大數據系統的應用能力,由此,實現數字圖書館的創新發展,為用戶提供更為有價值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花蕾.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數字館藏資源開發利用的創新驅動發展路徑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02(11):13-16.
[2] 鄒金花.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發展——數字圖書館環境下的特色數據庫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06(22):261-264.
[3] 金玉.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數字文化治理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08(03):2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