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麗 王強
摘 要: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全世界越來越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食品”“健康工作”“健康生活”……無一不吸引著大多數人的眼球。課堂——作為承載傳播文化的重要領域,擔負著教育祖國下一代的重任,備受著社會各層人士的關注。然而長期的升學壓力,導致了學校教育的急功近利,多媒體的迅疾便捷造就了課堂的華而不實,機械重復的訓練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創新。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的孩子要不就是缺乏知識能力顯得“營養不良”,要不就是負擔過重“拔苗助長”。隨著課程改革的號角吹響,教師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創建出自然的、健康的新型課堂。綜上所述,如何創建新型的健康課堂?筆者認為,把握“自然之道”,即:以人性化為指導思想,采用自主化的學習方式,營造趣味化的課堂教學才是自然的健康課堂。
關鍵詞:教育;人性化;自主化;趣味化
一、 以人性化為指導思想,給予每個孩子不一樣的教育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出發,教育就是培養人的教育,它具有鮮明的生命性和人性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教育應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于精英廣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于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人本主義教學觀認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更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所以,我們的課堂無需追求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掌握到百分之百的程度,無需讓個個孩子都成為精通教學知識的“小博士”,我們必須根據每個少年兒童的性格差異、心理因素、家庭環境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調整教學思路、采用不同教學方法來達到適應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學目的。例如:讓活潑好動的孩子發揮出運動的特長,讓心靈手巧的孩子感受細節的完美,讓思維敏捷的孩子嘗試創新的魅力,讓勇往直前的孩子體會挑戰成功的愉悅。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就講述一群和小豆豆一樣“怪怪”的孩子在小林校長人性化的教學方式引導下逐漸成長的成功案例,小林校長的“巴學院”也成為許多教育者為之奮斗的理想學院。
二、 提倡自主化的教學方式,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時代發展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要將過去那種被動、封閉、接受性的學習方式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保護每一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使每一名學生都樂學、會學,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當前的教學中,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違背教學規律的現象,課堂教學齊步走、滿堂灌,學生的思路大都隨教師走,嚴重阻礙了大部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必須在教學中改變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大膽去想,大膽去說,大膽去探索,讓他們盡可能地去自學實踐,自主探索,充分激發自己巨大的自學潛能,增強創造想象的欲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教師首先要擁有自主教學的意識,因此,在教學中學生能發現的要讓學生去發現,學生能習得的要讓學生去習得,學生能說的要讓學生說,學生能做的要讓學生做。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合作的學習形式,但往往是要求學生先自己想想,如果不能解決的,要求小組討論一下。
如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時,放手讓學生欣賞桂林的美景、朗誦描寫山水的好詞佳句、最后交流各自的感受。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各抒己見,在自主學習的氣氛中大家深深地感受到桂林山的奇、秀、險,水的清、靜、綠,明悟了排比句與比喻句帶來的文字魅力。
三、 營造趣味化的課堂,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個健康的課堂必定是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構建健康的課堂,必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營造一個健康的趣味課堂,首先要從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安排入手。如果教學設計,教學安排是恰當的,那樣就會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怎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呢?
我們可以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個方面是學生的內在因素,也就是一個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等方面的需要。如果某些方面很強的話,他就會非常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如何調動學生的內在因素,滿足學生的學習動力呢?比如,在導課階段,可以采取制造懸念、猜謎語、唱兒歌、看圖片等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注意力分散時,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當小老師、角色扮演、分組辯論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第二個方面是學生外在的學習因素。學生獲得了獎賞,一些物質的獎勵和精神的獎勵,獲得了老師的表揚,父母的贊揚,取得了好的成績,獲得了其他同學的尊敬和羨慕,這些都可以引發外部學習動力,讓學生關注學習。很多老師在這方面有很好的經驗。
總之,只有把握“自然之道”,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改善學習方式,采用多種形式,一定能創建出人性化、自主化、趣味化的健康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