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許多教師都在想方設法向課堂要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盡管方法各異,但都突顯出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本文試著從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一角度,來闡述教師應如何發揮在高考政治復習中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高考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考復習;政治教師;主導作用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對教師主導作用的最好闡釋。教師作為知識、理論、技能的傳授者和智能開發者,擁有必要的知識、經驗,必須在教材內容的取舍、教學方式和策略選擇等方面處于支配地位和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幫助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筆者認為高考復習中,政治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 及時傳遞高考信息,以助學生掌握高考方向
每一次的高考命題,都是一次中學教師的“猜題”與命題組的“反猜題”的一個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高考的一些重要信息,特別是考查的動態方向,對于師生的教學,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教師應積極地參加與高考有關的會議,積極參與校際間的交流與學習,互通有無。把所學習到的重要信息,用來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教學活動,并及時地傳遞給學生,以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高考考查的方向。
例如,筆者會及時地去研究最新《考試說明》的考點說明及題型,特別是與去年《考試說明》中有調整的考點,這在高考題中常有涉及。同時,把參加高考研訓會獲得有關的高考精神,及時地傳遞給學生。
二、 努力構建知識體系,以助學生總體把握書本
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指考生在獲取相關的信息后,根據試題創設的情境,在已有知識儲備中有針對性地篩選出合適的知識,并運用到解答問題中去,是高考政治考查的能力之一。許多學生在平時的練習考試后,常反映這樣一個問題:要求記憶的知識點,學生都有去掌握,但在考試過程中,卻不知如何運用知識點去回答問題,甚至常出現答題要點不全的現象。該問題的背后,直觀反映出學生缺乏對書本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
我們知道,構建知識體系的方法有線索法、思維導圖法、框架結構法、目錄法等,在備考應戰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法,以便更好地從總體上把握書本知識。實際上,對于學生,特別是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而言,很難自主地去完成該項任務。因此,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知識體系分別用框架法和線索法整理出來,供學生復習使用。如《經濟生活》中使用線索法,從勞動者角度構建知識體系:對金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高職業技能——學會理性投資——奉獻回報社會。
三、 創造性地選擇習題,以助學生避開題海戰術
在高考復習中,過多或毫無選擇地給學生做練習,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引發厭學情緒;相反,過少的練習量,又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因而,如何控制好練習量,提高練習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在高三復習過程中,教師要走進題海中,多做題,多解各種不同的題型和各種不同難度的題目,并從中選擇符合高考要求的題型和適合學生實際的題目,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提高備考效率。如我們每周都會給學生出一份試卷,試題必須是在教師事先完成的基礎上精選而來;同時,試卷題型和難度隨著學生的實際而有序推進和調整。對于各地市的復習卷,要求必須有所選擇地給學生訓練,做到精而細。
當然,隨著高考復習的深入和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教師也可創造性地設置一些有創新性的題目給學生去完成,或引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自己設置一些試題,并自己解答。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抓住高考考查的方向,更好地調動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如以食品安全為背景,設置“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談談政府應如何構建誠信的社會環境”這一問答題;以長征精神為背景,設置“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請你為如何弘揚長征精神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議”問答題等。
四、 注重解題方法指導,以助學生快速拿到高分
學生獲得高分的關鍵,一是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二是要有正確的解題方法,包括審題、解題和組織答案方面。基礎知識的掌握,靠的是學生平時的理解和積累。而解題方法的掌握,更多靠的是教師的練習與指導。平時教師對于練習的評講,要傾重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
例如,在高考復習的最后沖刺階段,筆者給學生做了專題復習。首先,對試題進行分類,并引導學生明確各種類型試題的特點,如非選擇題可分成措施類、評析類、依據類、體現類等。其次,把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各種類型解題的注意事項和答題技巧,非選擇題不同題型的答題模式,甚至是各模塊的答題套路,整理出來印發給學生,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當然,復習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做過的試題進行反思,反思解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制作錯題集,減少高考失分。筆者認為這些都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也是教師必須要做到的。
五、 悉心培養學生能力,以助學生發揮自我才能
高考政治強調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高考試題我們難以猜到,但是所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又是我們可以準備的。實際上,學生這四種能力是參差不齊的,這就要求教師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習題評講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對這四種能力的重視,并讓學生能主動接受我們對他們的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獲取和解讀信息時,強調逐句分析,抓住題干的有效信息。如分析主觀類圖表型時,要注意圖表的各個元素、標題、注解、橫縱向比較等。調動和運用知識時,強調要從題目要求的知識點出發,不擴大也不縮小知識范圍,通過知識體系把能運用的知識運用到題目當中去,注意理論知識與材料的有機結合。組織答案時,要觀點明確、表述清晰、邏輯嚴謹,注意政治辯證思維的運用。會變的是題目,不變的是知識與能力,我們相信只要掌握了這四種能力,一定能在高考中拔得頭籌。
作者簡介:
胡雪輝,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