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匯中學是1997年創辦的一所辦學體制改革試點校,2014年與文匯小學確立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按照“一體辦學貫通培養”的思路,進行了改革實驗與探索。
1.一體辦學
一個體系:首先要進行管理體制和機制建設。學校拿出一個副校長崗位,專門負責中小學一體化建設,統籌協調,整體建設;中學派兩位主任直接與小學行政人員一起工作,讓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有效對接。
一所學校:從2014年開始,文匯小學的學生們全部直升文匯中學,使文匯中小學成為了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三年,中小學一起舉行開學典禮、一起研討核心素養如何落實、一起構建新課程體系和綜合實踐活動體系、一起開展“四節四月”等活動。
2.貫通培養
按照人才成長規律,學校整體設計改革路線圖和學生成長軌跡圖。
目標的貫通:學校制定了1-9年級以培養目標為縱向主線,以課程資源為橫向輔助線的育人體系,并從途徑、方法、手段上加以固化,以“九年貫通”代替“三年培養”,使學校教育過程更具連貫性、一致性和持久性。
人才培養模式的貫通:學校提出了“總體布局,分段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其結構分為四級,即一是“啟蒙階段”(1-2年級),側重點是學習興趣的培育;二是“基礎階段”(3-5年級),側重點是學習習慣的養成;三是“提升階段”(6-7年級),側重點是學習能力的提升;四是“進階階段”,側重點是學習效果的顯現。現在,文匯中學有20多位教師在小學任教或兼課,未來6-7年級將實行教師的小循環。
課程的貫通:學校成立了學科教學的“大教研組”,開展中小學教師的聯合教研,將過去的中小學銜接主題研討,轉變為學科長鏈條培養機制研討;同時,按照學校課程設計,在中學老師的參與下,小學共開設了30多門選修課,節日文化、綜合實踐活動體系已見雛形。
文匯中學從實施九年一貫制開始,就著重整體把握、微觀協調、一體辦學、貫通培養,但教育的長期性,需要我們以靜待花開的心態來面對。在貫通培養的改革中,我們確立的基本要點就是把學生的實際獲得、關鍵能力放在各項措施的出發點上。貫通培養的改革使學生受益,使周邊的老百姓受益,更促使文匯中學用“激情”迎接挑戰,用“智慧”破解難題,用“創新”實現進一步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