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榮??
摘 要:培根說:“閱讀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閱讀一篇文章,打開一扇窗,通過閱讀好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完善人的精神層面。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尤為重視,重視學生的審美體驗,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興趣的培養也變得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更要重視讓學生從閱讀中欣賞美、體驗美,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樂于閱讀,這都是值得高中語文教師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欣賞閱讀;學生主體
哈維蘭說:“良好的閱讀對于心靈就如良好的眼鏡對于眼睛一樣,它帶你遍及于生活的細微之處。”閱讀能夠滌蕩人的心靈,豐富人的想象。由于高考的壓力,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大多偏重閱讀技巧的講授,以大量的練習為主,忽視閱讀教學精神層面的培養與熏陶,閱讀教學越來越僵化,學生缺少了欣賞美的時間和空間,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閱讀,實現閱讀的價值,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 閱讀欣賞合理安排,激發學生的閱讀意識
閱讀教學向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把教學內容大多放在講授閱讀技巧和方法上,采取“囫圇吞棗”的教學方式,希望學生能夠以一套十,而忽視了閱讀在學生精神層面的作用。其實閱讀不僅是語言文字的組合,它更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傳達,是作者思想的結晶。閱讀教學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活動,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精神需求,還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材施教,合理安排閱讀欣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自主體驗和感悟,進而提升閱讀欣賞水平。
教師可以在班級里設置讀書日的活動,選擇的讀書日可以根據班級的課程安排來設定。比如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教學情況將讀書日安排在每周三下午的兩節語文課上,我要求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或是文章進行閱讀,但是內容必須是積極向上的,并且第一節課閱讀之后,在第二節課時學生要能夠向其他學生推薦這本書或文章,講出自己喜歡的原因以及這本書或該文章中你覺得精彩的地方與大家分享。如此,學生就有了自己閱讀欣賞的時間,教師就不用擔心學生亂讀。經過學生之間互相的推薦,其他學生也會因為好奇心而尋找這樣的書來讀,學生之間的閱讀氛圍也會越加濃厚。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地就會愛上閱讀,不斷增長閱讀知識,開闊視野。
閱讀的興趣是要逐漸培養的,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學生安排合理的閱讀欣賞的時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空間,使學生能夠在緊張的高中生活中靜下心來,品味閱讀中的美與妙。
二、 閱讀欣賞課內外結合,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傳統的閱讀教學的內容大多取材于課本,課本的閱讀材料固然是經過編書者千挑萬選,涉古及今的,但是它的內容也只是廣闊的文學世界的冰山一角,文學魅力的散發不能止步于課內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內閱讀的同時,兼顧課外閱讀。當然,這里的課外閱讀要與課內的內容相呼應,通過課外閱讀的積累,鞏固延伸學生對課內閱讀的認識,拓展學生閱讀面,增長學生的人文修養,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在教學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文時,為了幫助學生拓展閱讀,加深對本篇文章語言結構的認識,以及通過對比思考不同的主人公在為王之道上的區別與聯系,因此我讓學生搜集一些與本篇題材相同的文章,比如《季氏將伐顓臾》《諫太宗十思書》這兩篇文章,與本文的性質相近,因此,我讓學生閱讀這兩篇文章將其與《寡人之于國也》相對比,從不同角度回想總結三篇文章的異同,如此,學生不僅能拓展知識面,對課文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再如,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分必修和選修兩種,往往學生會忽視選修課本的閱讀,其實選修課本的大多數內容都是與必修課本相對應的,其中也有許多優秀的作品值得品茗,作為必修課本的拓展延伸,選修課本也是高中生閱讀的最佳之選,比如選修《現代詩歌(選讀)》的課本中,就有許多適合學生閱讀欣賞的詩歌,親情主題《母親》、自然贊歌《秋日》、美之欣賞《為美而想》等,這些優秀詩歌所展現的文字魅力無不讓人陶醉贊嘆。
高中生的閱讀要將課內外閱讀材料結合起來,多讀書,讀好書,不斷增長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和閱讀視野,將閱讀內化于心。學會欣賞閱讀美,徜徉在文字構造的文學世界里,享受文學的獨特魅力。
三、 閱讀欣賞結合寫作,將閱讀外化于行
俗話說:“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十分輸入,一分輸出。”閱讀離不開寫作,寫作也離不開閱讀,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驗證,博覽群書,閱讀中所品讀到的語言的運用、篇章結構的設置、情感的表達,有心者如果也下筆一番,將會受益無窮。
在教學魯迅的《祝福》一文時,魯迅先生將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飽受階級欺凌和生活壓迫的祥林嫂刻畫得栩栩如生,學生讀之無不為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感到痛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當時社會的黑暗感到不滿,于是我讓學生結合這篇小說寫一篇讀后感,情動而辭發,讓學生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另外,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展開聯想和想象,給《祝福》編寫一個后續故事。通過自己的輸出,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社會背景以及魯迅先生想表達的思想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為寫作奠定基礎,寫作延續閱讀的意義和價值,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將兩者有效結合,使學生獲得廣袤的知識和愉悅的精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放慢腳步,讓學生學會從閱讀中欣賞美、感受美,將閱讀興趣化為扁舟,閱讀習慣化為船槳,乘著閱讀思考的東風,在廣袤的文學世界里暢游,聆聽文字的美,接受文學的熏陶,譜寫閱讀人生的華麗篇章。
作者簡介:
魏福榮,現就職于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