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寬??
摘 要:在電視綜藝節目越來越熱鬧的當下,具有中國特色和文化品位的綜藝節目鳳毛麟角。《朗讀者》的出現,似一股清流,以安靜、更深層次的探索叩擊著人們的心靈,使之成為一檔溫情又溫暖的文化情感類節目。這是原創綜藝節目的一次嘗試和創新,更為打造具有中國風格的原創綜藝節目提供了范例。
關鍵詞:電視綜藝節目;《朗讀者》;原創節目;中國風格
在娛樂節目盛行的今天,各種綜藝、真人秀盛行,充斥熒屏。這其中,大部分節目以娛樂為賣點,商業氣息濃郁。縱觀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受到觀眾喜愛的幾乎都是從國外引進的,缺少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積累和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中國電視市場中能沉下心來的文化類節目卻是稀缺資源。近期,央視推出了打動國人情感世界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沒有喧囂的真人秀,也沒有復雜的人設沖突,沒有絢爛的舞美設計,唯有對文學的深刻詮釋,對有聲語言的魅力綻放,對生活百態的真情流露。這檔節目的出現帶給了觀眾一種與眾不同的審美和感動,節目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形成了中國氣派、中國風格。與從國外引進的那些綜藝娛樂節目不同,源于中國文化的綜藝節目更容易引發國人的精神共鳴,既與國際接軌又不乏中國特色,弘揚中國本土文化的同時展示了軟實力,是對具有中國風格的原創綜藝節目的一次新的探索。
一、 以文學表達文化自信
文以載道,文學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于社會生活之中,始終牢牢地固守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個時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素有“詩詞之邦”的美譽,對我們國家的文學而言,從詩經漢賦,到唐詩宋詞,再到元曲和明清小說,已然成為世界意義的文學大觀。古往今來,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不僅產生了燦若星和的文學作品,更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作家。在文學作品里,蘊含著一種洗滌心靈、凈化靈魂、使人向善、助人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可替代。在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從這些文學作品中獲得過滋養和慰藉。在2017年的春節期間,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受到全國觀眾熱捧,主持人董卿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和知性魅力更是令不少觀眾折服。談及《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與節目根植中國本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家喻戶曉的唐詩宋詞到近現代文學,節目在全民急切呼喚文化素養之際推出,非常契合國人的審美訴求。《朗讀者》是《中國詩詞大會》的接檔節目,董卿以制片人和主持人的雙重身份參與到節目當中,用文學之美表達情感訴求。《朗讀者》的定位是文化類情感節目,節目以文學作品為切入口展現人間真情百態。節目摒棄以往讀書類節目單調的朗讀形式,將經典文學作品融入朗讀之中。在節目的呈現上,雖然也借鑒了其他綜藝形式,如鋼琴彈奏、戲曲演藝等等,但不管形式如何新穎多變,文字始終是這檔節目的內核與靈魂。“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類節目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體現了中華文脈深植民心的社會基礎。在國家大力提倡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書香中國”的時代大背景下,《朗讀者》的出現展現了屬于中國的文化氣韻。在節目中,近百歲的老翻譯家許淵沖說道:“讓中國文化得到認可,我要走也沒有什么遺憾了。”樸實厚重的話語讓觀眾們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情結。在舶來文化盛行的今天,年輕人追美劇、聽韓語歌、看日本綜藝,《朗讀者》似一股文化清流,講述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化在熒屏上煥發光彩,展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 以朗讀尋求情感共鳴
在有聲語言藝術中,朗誦是一項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作的藝術活動,它具有表演的性質,注重技巧和表演形式。而朗讀是一般的有聲語言活動,它不需要太復雜的技法,更看重如何用聲音準確傳達文字中蘊藏的情感,其目的是為了自己或大家一起學習或了解一些文章,不存在刻意的表演,人人皆可參與其中。朗讀者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眼神手勢的傳情以及肢體語言的輔助,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作來表達內心情感,它的獨特感染力是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朗讀者》這檔節目讓這種口傳文化的形式重新活躍起來,讓舞臺有聲語言藝術不再高高在上,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都可以用有聲語言使電視機前的觀眾尋找到生活上、心理上和人生閱歷上的契合點和共鳴點。然而,朗讀只是手段,情感傳遞才是節目的內核。藉由著朗讀的形式,側重寫人記事。在表情達意的同時追求思辨的哲理。在嘉賓朗讀的過程中,用音樂和圖片等輔助手段更深刻地撞擊著觀眾的心靈。《朗讀者》第一季共有十二期節目,每期有大約6個人物朗讀文學作品,并和觀眾分享屬于他們自己的情感故事。在首期節目中,觀眾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演員濮存昕。在朗讀之前的采訪環節中和觀眾們分享了自己小時候患小兒麻痹癥的經歷。因患病腿腳不便,同學戲稱他為“濮瘸子”,后來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榮國威醫生,榮國威醫生治好了他的病,濮存昕才能順利的走上演員之路。在接下來的朗讀環節,他選擇了老舍先生的散文《宗月大師》,文章講述了宗月大師幫助老舍上學的故事。濮存昕對榮國威醫生的感激之情正如文章中老舍先生對宗月大師的感激之情一樣。第二期節目展現的是母子之間濃濃的親情。朗讀者楊乃斌在八個月大的時候不幸失聰,但是他的母親從沒把他當成一個病兒看待,整整十六載,母親成為兒子的耳朵一直陪伴著他上學,為兒子的成長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在朗讀環節,楊乃斌選擇了冰心的作品《不為什么》送給他最愛的媽媽,他的聲音甚至不能算清晰,但是正是這模糊背后的質樸,讓觀眾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和楊乃斌的堅強。朗讀,讓我們回憶起生命中那些彌足珍貴、值得紀念的經歷,更加關注親情、愛情、友情、家國情。朗讀者有感而發,用心誦讀,把感動傳遞出去,用朗讀尋求與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打開了“中國式情感表達”的枷鎖。節目之外,感動繼續蔓延,主創團隊將節目中的朗讀帶到了普通觀眾的身邊,陸續在北京、杭州、廣州等城市推出移動朗讀亭,讓許多熱愛閱讀的觀眾參與其中。《朗讀者》一經推出就受到各界好評,激發了國人的朗讀熱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節目采用了人人可以朗朗上口的朗讀形式,另一方面,朗讀承載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體現著國人逐漸升騰的文化自信,用聲音讓文學生動起來,展示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endprint
三、 以人物拓寬節目維度
以往讀書節目的定位相對來講是比較小眾的,自1995年央視創辦《讀書時間》欄目,中國電視爆發了讀書欄目的小高潮,之后便衰落了。電視的本質和特性決定了它注定是一個娛樂大眾的媒體,而讀書是很私人,相對小眾的一件事,而且需要反復琢磨、反復閱讀,是具有反娛樂性質的,所以電視讀書欄目實際上是反讀書的。無論紙媒、電子傳媒都可以反復閱讀,而電視只能提供一次性閱讀體驗。傳統電視讀書節目的受眾群定位比較狹窄,主要鎖定為那些熱愛讀書、具有一定文化水準的觀眾,而現實存在的矛盾是喜歡看電視的人通常不喜歡讀書。在這種狀態下,傳統的電視讀書節目的生存空間很狹窄。《朗讀者》這檔節目運用了人物的力量沖破桎梏,拓寬了節目的維度。從節目名稱可以看出,“朗讀”體現的是文字,“者”體現的是人。用人物和文字疊加的力量表達情感,這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節目選擇的朗讀者都是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的,只有這樣的朗讀者才能提供精彩的人生故事。節目通過每一個朗讀者真實的故事和人生經歷來匹配一篇合適的文章,經歷與文字一脈相承,傳遞著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類共同關注的情感。節目組會根據每一期節目的主題詞篩選嘉賓,進行合理分配明星與素人的比例。用明星的知名度和感召力來提升關注度,用素人身上飽滿的故事性來吸引受眾。尤其是在挑選明星嘉賓時,會選擇那些有閱歷、有讀書習慣、有思想、有表達能力的藝人,并不會一味以知名度來作為選擇標準。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過著不盡相同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站在自身的角度閱讀難以全面解讀文字。中國人的情感雖然豐富,但內斂的民族性格使我們并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節目借助嘉賓們的故事和人生,給觀眾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領悟視角。通過朗讀者的人生視角,觀眾可以進行角色代入,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文學傳達的情感內涵。或許不是每一位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喜歡讀書,但是每一位觀眾都會被朗讀者背后的故事所吸引,慰藉由朗讀所傳達出的情感所打動。以情感的共鳴喚起文學的記憶,這是節目的創意之處,成功拓寬了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維度,使文化類節目不再僅屬于一部分受眾,而是被所有人喜愛。
結語
出于對幸福感和快樂情緒的需要,綜藝節目從未像今天這樣受到中國觀眾的追捧。目前我國的綜藝節目種類繁多,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但多為引進或模仿。當然,這并不妨礙我們學習和借鑒外國的一些適合我國國情的元素,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主體,這個主體就是堅守中華文化的基因。《朗讀者》節目基調舒緩、平實、悠揚,用有聲語言表達情感,直擊國人情感深處的記憶,產生強烈的觀眾共鳴和社會反應。打開了具有中國風格的原創綜藝節目的大門,號召更多的人閱讀經典,去關注精美的文字,同時也鼓勵了更多的中國人用聲音表達情感,用朗讀的溫度傳遞真情,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朗讀者》在提供社會價值的同時兼顧了情感價值。它傳遞了一種真實、真誠的情感價值,滿滿的正能量使其迅速擁有了大批黏度較高的忠實觀眾。在這些特質之下,《朗讀者》成為了一個極具創意的綜藝符號,一個有著持續影響力,可以縱深開發的IP。它不僅為文化類綜藝節目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也為打造具有中國風格的原創綜藝節目找到了空間。
參考文獻:
[1] 苗棣,王昕.大眾文化審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
[2] (英)惠內爾.電視的真相:電視文化批評入門[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3] 楊乘虎.中國電視節目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
[4] 朝明.提高綜藝文化品位,給予觀眾藝術審美《朗讀者》找到了缺口[J].傳媒內參,2017,(03).
[5] 康小葵,遲彤彤.三問《朗讀者》,如何拓展垂直類節目的寬度,扛起文化綜藝的大旗[J].傳媒內參,201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