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勝+史軍偉
摘 要:高考化學中,同分異構體數目的確定是難點,如何快速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本文提供了一種方法。
關鍵詞:化學;同分異構體;插入法
筆者在多年高考備考過程中發現,理科綜合化學科選做題《有機化學基礎》中涉及同分異構體數目確定的題,學生往往因為不得要領,花費好多時間,卻很難得分。
遇到這類問題時,不能一一列舉,把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都寫出來,這樣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并且很容易漏寫。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發現,將結構簡式中的一部分原子或基團取出作為插入基團,如—COO—、—O—等,將剩余部分作為骨架,將插入基團插入到骨架的不同部位,從而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基本解題思路如下:
第一步,分析題目,根據限定條件,定出符合條件的其中一種結構簡式。
第二步,確定插入基團,如確定酯或羧酸的同分異構體數目時,一般將—COO—作為插入基團。
第三步,確定骨架,從有機物分子中取出插入基團后,剩余部分即為骨架。
第四步,通過分析C—C和C—H的種類,將插入基團插入C—C或C—H之間,來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注意—COO—不對稱,還可翻轉。
下面通過幾道例題來說明插入法的應用方法。
例1 某有機物X的分子式為C7H12O6,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兩種產物,經檢驗,其中有一種產物的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五元環,則X的結構有(本題中不考慮立體異構)( )
A. 5種 B. 6種
C. 9種D. 10種
分析:該有機物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兩種產物,說明符合條件的有機物為羧酸和酯(因為酯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為羧酸鹽和醇;羧酸與堿反應得到羧酸鹽和水),若將所有的羧酸和酯一一寫出,比較費時間,采用插入法迅速得到答案。
不論是羧酸還是酯,都含有—COO—,將—COO—作為插入基團,剩余部分為骨架。
1. 先插入C—C之間,根據條件只能插在五元環與甲基之間,由于—COO—可翻轉,共有2種。
2. 再插入C—H之間,分析骨架上的H原子位置,共有4種不同環境的H,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須將—COO—插入到C—H之間,構成甲酸酯或羧酸,如下所示:,將—COO—插入后,有4種,考慮到—COO—可翻轉,乘2得8種。綜上,X的結構共有10種,故選D。
例2 (2016春·山東月考)(5)G是對苯二甲酸的同系物,分子量比對苯二甲酸大14,G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
a. 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b. 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
c. 能發生水解反應和銀鏡反應
分析:分子量比對苯二甲酸大14,說明多一個CH2,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說明有羧基,能發生水解反應,說明有酯基且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為甲酸酯,可寫出其中的一個結構簡式為,將其中—COO—取出作為插入基團,把剩余部分或(鄰、間、對)作為骨架,將—COO—插入到C—H之間(否則不能形成甲酸酯,故C—C間不能插)具體分析如下:如下所示:
綜上所述,符合條件的G的同分異構體共有17種。
關于插入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需讀者在解題過程中不斷體會和訓練才能熟練掌握,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贅述,本文不妥之處,還望同行不吝賜教。
作者簡介:
何勝,史軍偉,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通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