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慧敏+鄭博+劉永梅??
摘 要:張家口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歷史悠久,經濟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本文以此市作為研究對象,以其面臨的歷史性三大機遇為引,從人力資源理論和實踐出發,結合調查研究結果探討其在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方向,分析探求其在三大機遇下引進人才的有效策略,重點從政府政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保障措施的制定以及人才招聘渠道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三大機遇;創新人才;引進
張家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但張家口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卻不高,根本原因在于該市開放較晚,且集中了河北、北京的眾多貧困人口。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正式提升為國家戰略,2015國務院批復張家口為我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同年聯合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近年來的三大重要事件為張家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契機。
一、 研究目的
現今中國科技、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發展中強國之一。國家各地區的均衡發展才能整體提升國家的硬實力,因此我國各地區對于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的研究層出不窮,但多數研究都局限于理論,或者有效的策略只在特定的行業范圍內實踐和施行。筆者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和資料,發現對于結合地方定位來進一步實現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引進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地級市張家口為例,基于其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京張聯合籌辦冬奧會、建設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三大機遇的基礎上,實際研究人才的發展需求和人才引進的具體策略,為當地政府在人才引進方面提供參考依據。
二、 研究對象及過程
研究對象:本研究以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張家口作為實地研究對象;選取張家口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作為實際調查對象。
研究過程:本次研究共四個階段,第1階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收集國內外在創新性人才引進中的實例,查找相關文獻資料,完成研究目標、背景及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編寫;第2階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查找京津冀協同發展、籌辦舉辦冬奧會、建設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三大歷史機遇相關政策、制度及會議記錄內容;第3階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集張家口統計年鑒等地區經濟社會資料,并與國內外城市對比,確認該地區在人才需求方面的現狀;第4階段(2017年2月-2017年7月)結合人力資源理論與實踐,為快速發展背景下的張家口提供豐富的且具有適宜性的創新性人才引進建議。
三、 三大機遇下創新人才引進策略
1. 施行有效的政府政策保障措施
施行有效的政府政策保障措施是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前提。當地政府通過制定具體的人才引進計劃,之后施行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調控引進人才的數量,進行人才分布及結構的調整,使引進的人才在最適合的崗位發揮最大的價值,不能出現人才閑置,工作安排與專業技能不匹配的情況。此外要完善開發政策法規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等有效手段,開發和引進人才資源,努力做好人才引進的助推器。張家口市級政府在近年來的人才引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委組織并成立了當地人才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制定“百名碩博”人才引進計劃,為張家口眾多領域和企業引進了諸多創新性人才。
2. 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氛圍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因素,也是引導引進人才進行雙向選擇的基礎。企業文化從最初的概念逐漸發展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不僅對企業建設、經營、運轉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更是企業在競爭中發展,獲取更多經濟效益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其建設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企業應該在借鑒其他公共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建設具有企業自身文化氣息,融合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各項綜合因素的,屬于企業自身的文化。企業文化建設包含了凝聚力、合作共贏的氛圍、抗挫能力、良好的職業素養等諸多因素,優良的企業文化建立,也會潛移默化的吸引和保留引進人才。
3. 制定企業人才保障制度
除了政府的政策以及保障措施的施行,企業本身也需要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為引進人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首先是環境保障,人才競爭實質可以理解為人才發展環境的競爭。在地方政府優化當地人才發展保障政策硬性條件的同時,企業應該制定和實施一系列自身的保障措施,優化人才發展的軟性條件。如此政府和企業齊心協力,雙管齊下,從政策和實質工作中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有效的保障,包括資金、住房補貼、生活補助、短期培訓、交流項目等等,在此雙重保障措施之下,更多外來人才才會定心長期穩定的發展,為企業和市區的建設貢獻自身的力量和智慧。
4. 多渠道招聘,引進人才
多渠道招聘是引進人才的必要手段。現今人才招聘平臺眾多,在企業有實際人才需求的情況下會主動招聘,因此擴展招聘的渠道也是引進人才的重要任務。首先是在該地區的當地人才市場實行現場招聘,同時在網絡大型招聘網站、生活類、服務類網站發布招聘信息,這也是最基本的招聘模式。在招聘過程中,不能局限于本地招聘,而要開拓更多的全國招聘模式,引進外地的高素質、高技術、創新性人才。當地政府應該協同建設,加強當地人才市場的規范性、信息性、標準性以及拓展性。以張家口為例,除了傳統的招聘模式,張家口各大企業在新華社、電視新聞、人民網等40余家國內主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吸引了大批人才團隊實地咨詢考察。
四、 結語
京津冀協同發展、籌辦舉辦冬奧會、建設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三大發展機遇的到來,讓張家口進一步認識到創新性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要性。通過此次研究,筆者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策略,相信未來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各地區都能針對性地進行調查和研究,發現發展中的人才缺失問題,結合當地的人力資源及政府政策等實際情況,創新和制定適宜當地經濟發展的人才引進策略。
參考文獻:
[1]曾明彬,李玲娟.“十三五”時期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引進分析及對策研究[J].創新人才教育,2016,(04):83-88.
[2]錢曉燁,蔣強,劉海月,王琳晴,錢泓宇,彭肖正杰.基于精準扶貧和新結構主義經濟學的人才模式——以四川秦巴山區為例[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6,(04):42-47.
[3]胡潔.新疆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16.
[4]馬溪.兵團第六師企業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D].新疆農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辛慧敏,鄭博,劉永梅,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