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創新是促進經濟社會不斷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沒有創新,就談不上時代的進步。在新市常態下,企業只有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才能使技術水平得到提高,最終把企業做大做強。在企業技術創新地路途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本文對新常態下企業如何進行技術創新,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進行了較深層次的研究。
關鍵詞:新常態;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是國家強盛之根本,產業體系是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一個國家是否強盛,跟產業體系息息相關。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有建立完整產業體系的市場空間并且條件充足。目前,隨著科技和產業的變革發展,產業分工格局的局面正在形成,這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機會。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我們必須抓住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堅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側重點,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新興產業得到壯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使創新能力得到增強,服務品質得到提升,從而建立更加友好的協同合作產業新體系。
一、新常態下企業發展的現狀
1.產業技術水平較低
我國企業總體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要高40%左右。企業的成本和資源利用率不占據優勢,這方面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在30%左右。對于一些關鍵產品而言,達到國際質量標準的比例僅占一成左右。產品技術檔次較低,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就安丘市企業而言,產業技術水平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安丘市為獲得更好的經濟發展,應當在產業技術水平方面下功夫。
2.集中度較低
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企業組織比較分散。跟發達工業國家比較而言,我國的制造業中的企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根據2011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最大的汽車制造企業一汽集團公司,它的銷售額是通用汽車3.7%。
3.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產業壟斷比較明顯。
我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經費不足,研發投入結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盡管近年來我國在人才建設上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創新性人才外流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給我國的技術創新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所以說行業壟斷的消除是必定的發展趨勢。
4.產業創新體制和機制不完善
從微觀層面上講,我國企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公司治理不規范,在產權結構不合理,對責權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缺乏產生企業家的條件,使我國企業很難成為創新主體。從宏觀層面上講,部門地區條塊分割的現狀也使創新管理機制難以實行,行業整體創新的力量難以得到整合,行業創新發展困難。
二、新常態下企業創新驅動傳統產業升級路徑
1.產業創新路徑之一產業轉移
所謂的產業轉移就是在當產品需求和條件或者資源發生改變,產業從某一個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或者從某一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區域,這是產業創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該途徑能夠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促進產業轉移的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經濟方面的原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價格、成本、市場得到平衡。第二個是環境條件的限制,不同地區對環境的破壞的承受能力存在差別,或者說某產品在特定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第三是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地區的政策對產業有一定的影響。
2.產業創新路徑之二產業集群
在很多的產業領域中,一些關系比較緊密的企業或者機構在空間上進行集聚,形成競爭上的優勢,這種現象稱為產業集群,其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通過事實證明,產業集群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產業創新戰略。集群式產業創新的本質就是通過集權組織的優勢把相同的產業或相關的產業,通過專業化分工以及協同合作手段,在地理上集中在一起,從而產生創新聚集的效應。集群式產業創新,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特征。第一個就是比層級組織的靈活性增加,第二個就是比市場組織的穩定性也更強,它能夠使企業維持長期穩定的創新協作關系。
3.產業創新路徑之三產業融合
在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相似的產業進行技術性的融合。當產業特征和市場需求都發生了改變,這樣就不能清晰地劃分產業,產業出現了一定的融合。產業融合的最終結果是可以使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融合是一種新型的發展方向,不管是提高生產能力還是還是增強市場擴張能力方面來講,它對于社會發展都是有利的。產業融合使傳統產業之間的界限不再那么明顯。在產業融合的過程中,相互融合以實現促進式的發展。當然,這是需要產業的相互協協調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
三、新常態下企業創新驅動傳統產業升級策略
1.堅持技術創自主創新為核心
眾所周知,要使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轉型升級,就要掌握核心的技術,擁有自主產權知識產權的技術,并不斷進行創新,在產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應當中對自主創新加以重視,不斷的提高產業發展質量。例如,山東邁克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根據最近幾年工業機器人數量需求增加這一發展機遇,大力研發三百六十度全旋轉智能輸送機器人,從而使這種機器人在市場上一度熱銷。在2012年,其營業收入就達到兩億元,并且在之后的幾年里保持穩定的收入增長。又如,山東省龍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三百余項科研成果,研發肽菌素,該種物質能夠代替動植物抗生素,這是重大突破。該公司的總人數只有六百人,銷售收入卻達到了五個億。沂源慧科助劑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四種塑料穩定劑,該企業擁有27項專利,其生產的PVC微發泡板材的工藝品質達到了國際標準水平,產品暢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2.注重全方位統籌推進創新產業的轉型升級
在產業的轉型升級中,雖說技術創新很重要,但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創新也是必要的,產業轉型升級要通過各種創新因素的協調來實現。如果只注重技術創新,那么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就非常困難。例如,安丘信川機械有限公司就是通過。這是通過技術與其他創新要素,協同創新,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該公司通過對產業鏈進行延伸,使原始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在原有機器技術的基礎之上,通過供應鏈上下游探索發展的道路,從而根據市場需求研發了全自動裱紙機等產品,從而使企業做大做強,這是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與其他創新結合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3.重視項目申報對科技創新帶動規范作用
在企業的發展中,項目是一個重要的載體。科技項目不僅能夠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技術創新水平的高低,又能夠推進科技水平的提升,從而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項目申報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拓展科技經費來源,通過政府對申報項目地資金支持,使企業的轉型升級的障物質得到保障。通過項目申報和政府的監管,公司自覺加強對科技創新項目的調查以及立項等多個環節。加強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使科技創新項目的管理更加科學化,使項目的風險降低,產業創新轉型升級提供制度保障。
4.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管理
科技創新的關鍵是大家在重要決定因素是人才。新常態下驅動產業的競爭是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目前,企業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比較突出,這種現象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利潤的提升。通過調研可知,2017年安丘市最低工資標準為1640元,而當地的一些公司月平均工資達到了四千多元,技術人員的工資有的高達六七千元,不漲工資留不住人,但是漲工資后企業的利潤又會降低很多。鑒于此,企業應當學會培養人才,并留住人才。在這個問題上,可以通過建立企業文化來培養人、留住人,讓企業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如何解決用工問題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一方面可以通過借助政府的力量,通過大學生創業實訓工程對專業技能人才進行培訓,第二企業跟學校進行校企合作,通過聯合培養人才,加強復合型創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形成健康的人才培養機制。
四、小結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要以創新為核心完成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安丘市而言,應當加強各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在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才能處于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劉毅,談力.基于商業模式創新的新興產業發展路徑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137-140.
[2]丘海雄,徐建牛.產業集群技術創新中的地方政府行為[J].管理世界,2012(10).
[3]林競君.嵌入的均衡:開放條件下的集群網絡建構[J].科學學研究,2013(12).
作者簡介:劉豐剛(1968- ),男,漢族,山東省安丘市人,本科,經濟管理專業,研究方向:縣域中小企業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