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業銀行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大金融體系,隨著我國近幾年金融業的深化改革,商業銀行的運營發展也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在同行業之間,其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需要深入明確的是:商業銀行在運用過程中,其風險現狀是不容忽視的,隨之還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更是成為了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本文也將對這一主題展開淺析。
關鍵詞:商業銀行;運營風險現狀;問題;應用;展開淺析
我國經濟在不斷的發展,相應的也加大了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加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商業銀行要面臨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多。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商業銀行想要在眾多銀行中間實現立足,就需要了解自身的運營風險現狀,并建立其相關的風險評估體系,規范信貸業務的操作流程等等。總之,只有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國商業銀行運營管理才會取得讓人滿意的成效,進而實現運營管理的價值。
一、商業銀行運營風險現狀
1.商業銀行運營風險管理不到位
從商業銀行的運營風險管理實踐看,其操作風險范圍分布相當的廣,主要涉及:人員、產品等多個環節。常見的有:賬務記賬反方,金額錯誤,未經審批授權辦理業務,挪用資金等等。嚴格意義上講,這些操作上的風險都屬于銀行業務運營風險,也是作為常見的一種風險。
鑒于商業銀行運營管理服務于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金融產品的生產,其或多或少會存在操作風險,由此也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的運營管理決定著它的核心競爭力,一旦運營風險管理不到位,那么也就難以保證銀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現。
2.商業銀行運營風險的主要存在形式
從專業角度講,商業銀行運用風險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類:道德風險;操作風險;突發運營風險;偶然運營風險,而最重要且最常見的是前兩點。
道德風險的出現往往是人為因素所引起的,主要就是通過內外部監管檢查的形式,及時發現銀行運營中所存在的問題。例如:上海一家商業銀行嚴格規定員工執行“一日三碰庫制度”,指的就是柜員存取款,往往電腦先記賬,然后再從現金箱拿現金,而這極其有可能存在現金拿錯或記賬錯誤的情況,所以就核對賬面和現金是否相符合,進而再最大程度上減少銀行的損失。除此之外,還要求員工離崗后,一旦發現其電腦操作未退出操作界面,或者是存在有未收起印章、重要空白憑證等行為,那么將進行相應的懲罰。
其次則是由于規章制度因素所導致的操作風險。比如:西安一商業銀行,雖然近幾年推出了諸多優質的商業金融產品,且深得顧客的青睞,但由于內部的規章制度操作手冊未能及時跟進,從而對員工的實際操作造成了重要影響,最終也將削弱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尤其是新舊制度之間存在著不銜接的矛盾,更是導致基層行員工在辦理業務時變得無所適從。與此同時,部分商業銀行在運營過程中雖然推行了新的規章制度,但是卻也出現了不同的部門、條線、板塊之間的利益之爭,進而也造成同一業務因不同的規定而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二、商業銀行運營問題
1.商業銀行運營風險管理制度問題眾多
雖然,各大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蒸蒸日上,但是其整個運營系統制度管理還是相對比較落后的。總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的運營管理模式和世界上的一流銀行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相關操作系統和配套操作制度都存在不完善的問題。
以“上海某一地區的商業銀行”為例,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該銀行緊緊圍繞著“規模和效益優先”的原則和理念,大力發展各項金融業務,并推出了很多優質的金融產品,但由于存在運營風險管理投入不足,以及部分管理者存在擴大銀行規模的沖動意識和行為,所以他們更加愿意冒風險拓展業務,無疑也就間接的導致了規章制度貫徹以及執行的難度。
2.商業銀行運營流程問題眾多
傳統的商業銀行運營多是通過后臺完成,但是隨著我國金融體系的不斷改革和完善,這已經無法有效滿足現代企業或者是個人快速融資的需要了。通過研究調查發現,看似井然有序的運營流程,其中也存在著諸多細節的問題。
比如:柜臺服務運營問題。眾所周知,以往商業銀行開展業務主要采用的是營業網點的作業方式,雖然其服務功能比較齊全,但是卻在無形中加大了銀行柜臺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主要表現為三點:一是工作量增加,很多營業員在做好前臺服務工作同時,還要承擔很多后勤的工作。二是業務工作效率低下,這將直接導致客戶對銀行工作滿意度不高。三是網點承擔功能過多,極其容易造成前重后輕的弊端。
又比如:上海一商業銀行的運營流程嚴格且規范,但由于部分業務的審查環節過多,流程周期太長,從而受到諸多消費者的投訴。尤其是在“辦理授信貸款”這一業務中,審查環節過多的情況更是突出,潛移默化中,也增加了商業銀行運營風險的出現。
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改革原有業務流程模式,并建立起更加現代化的新型業務模式,會極大提高商業銀行的市場生存能力以及競爭力。
三、商業銀行運營風險問題的應對措施
1.完善相關運應管理制度
實踐多次證明:完善的規章制度,既要做到有規可依,又要做到有規必依,對于商業銀行的運營發展而言,主要包括:制定基本業務制度、管理辦法、操作規程等內容。
比如:二線城市的商業銀行就發現干部任免、員工成長,都充分體現出違規就是風險,安全就是效益的道理,為此根據其發展的實際情況,并在內部設置了風險暴露終身制、問責制等制度。
而為了實現商業銀行運營管理的資源配置,還通過確立操作崗定期評先評優制度、定期脫崗培訓制等形式,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歸屬感,與此同時,運營操作人員的薪酬收入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一些服務于柜臺的人員也獲得比較快速的成長通道。
2.完善相關運營流程秩序
面對當前商業銀行運營流程相關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商業銀行體系的改革和完善。endprint
深入研究發現,柜臺運營的問題其實也是前重后輕的崗位設置以及運營模式問題,為此,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重新構建運營組織架構顯得十分重要。由于這個問題在一些二三線城市表現的尤為突出,所以金融部門也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所謂橫向角度,就是要嚴格劃分前臺和后臺人員的崗位職責,甚至是人員的編制,這樣就能讓他們承擔起更多的金融服務功能。而從縱向角度看,則是實行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其目的是減少金融業務中各種不必要的環節,進而在縮減業務流程時間的同時,有效提高業務效率。總之,我國商業銀行必須要進行深刻的橫向和縱向的改革,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商業銀行的工作效率。
至于商業銀行運營流程上的問題,注重業務流程的簡化顯得尤為必要。其具體的做法主要有三點:一是把各種同質化的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并采用統一的工序進行集約化管理,比如:針對金融業務數據輸入工作就可以成立專業的部門并加以負責。二是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授權操作。三是細化不同運營崗位的職責,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其相應的業務運營流程模式,這樣就能確保銀行成員之間工作的協調統一。總而言之,簡化業務環節,暢通業務流程,都是有效提高商業銀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減少各種可有可無的環節,并努力建立起高效暢通的新型業務流程模式也尤為必要。
四、結語
隨著我國現代金融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金融產品開始被投放到金融市場之中,這無疑也對商業銀行金融業務運營的過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為此,商業銀行更要積極響應金融改革的號召,并努力改變以往傳統金融業務運營模式,進而建立其更加適合現代金融發展需求的新型運營模式,這樣也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金融業務的服務效率。總而言之,商業銀行雖然在運營過程也面臨諸多風險以及問題,比如:流程復雜繁瑣、運營效率低、運營風險大……但是其業務流程的調整,服務形式的轉變都早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徐強.我國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6.01.
[2]張熙.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與防范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出版社,2015.10.
[3]顧蘇煜.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及應對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2017.01.
[4]高飛.基于風險管理的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問題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6.06.
[5]孫明灝.我國商業銀行經營創新中的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6.
[6]譚詩樂.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商業銀行內控體系問題研究[J].湘潭大學出版社,2014.06.
作者簡介:沈瑞(1973.08- ),中共黨員,中級經濟師,現任吉林銀行吉林分行會計結算部高級總經理助理,銀行運營,風險控制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