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唯
摘要:環保意識并不是一個具象化的概念,而是一個抽象化的哲學概念,具體而言,是指人們對于環境和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和認識程度,也是人們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互相關系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人們過去普遍環保意識不高,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之路,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人們生活的環境也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這并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也不利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長此以往人們的生存將變得越發艱難。環保意識的提高要從青少年抓起,文章基于高中生視角,以全面化客觀化的態度研究分析問題,試論高中生提高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關鍵詞:環保意識;重要性;高中生視角;哲學概念
環境意識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個方面是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水平,即環境價值觀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維和情感等因素,是人們對環境的基本態度;第二個方面是指人們保護環境行為的自覺程度,指人們能否根據對環境的認知和基本態度自覺作出保護環境的行為。
一、高中生提高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在我國應試教育制度下,高中生肩負著沉重的升學壓力,日常學習生活的基本場所是家庭和學校,因此較少地與外界進行接觸。高中生群體對環境現狀普遍不夠了解,環保意識較為薄弱,即使部分高中生能夠了解當下環境現狀也沒有自覺地投入到行動中,亂扔垃圾紙屑、隨地吐痰的現象經常發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高中生難以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高中生提高環保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重要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在此無法一一詳盡,只能以下列取三個方面作為案例以供參考:
1.使高中生對環保的重要性有清晰明確的認知。絕大多數高中生屬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對環保的重要性缺乏清晰明確的認知,因此需要正確的引導。提升高中生的環境意識,有利于高中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如高中生能夠意識到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之路是不對的,地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且刻不容緩。高中生明確環保的重要性之后,就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愛護環境,愛護周圍的花草樹木,不做污染環境的事情,有利于校園環境的整潔和個人素質的提升。
2.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責任感。提高環保意識能夠讓高中生意識到,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的自己,身上肩負著光榮并沉重的使命,未來自己將登上歷史的舞臺,投入到社會經濟的生產中,讓周圍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需要靠自己的力量。高中生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具備充分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而培養高中生的責任感也有利于自身身心的健康良性發展,因此提高環保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在將在高中生投入到社會生產建設中時,他們能夠意識到“綠色經濟”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會更傾向于綠色環保的職業,在這個前提下,社會環境能夠進一步地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
3.使許多高中生投入到環保公益活動中,提升自身社會實踐能力,全面發展。提升高中生的環保意識,能夠使高中生意識到目前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環保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積極參加社會環保公益活動。高中生通過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有利于自身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與個人修養的提升,具備奉獻精神,這對于個人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使高中生全面發展,因此高中生環保意識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環保意識的社會意義
高中生提高環保意識不僅有利于自身的成長,也使得許多高中生自覺地保護環境,改善周圍的環境質量。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環保意識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環境資源的保護都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提升高中生的環保意識固然重要,但保護環境也是每一位居住在地球上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環保行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環保意識的社會意義體現在很多方面,在此無法一一詳盡,只能以下選取三個方面作為案例以供參考:
1.使社會經濟發展趨于良性健康
過往人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注重環境的保護,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高速發展經濟,導致后續經濟的正常發展遭到極大的限制,這種做法無異于“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如果人們具備環保意識,就能夠權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走綠色經濟之路,無數的事實證明了,過往“先破壞,后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經濟才能健康發展,良性發展。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穩定提高,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環保意識盡管作為抽象的概念,然而卻能夠驅使人們自覺地保護環境和愛護環境,對于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人們的生活質量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周圍環境極其惡劣,那么人們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大降低,甚至環境不適合人們居住。事實證明,環境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如北京的沙塵暴使北京市民難以出行,全國各地的酸雨腐蝕各種建筑,污染的水源使人們無法飲用等。大自然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無論是衣食住行都不能脫離環境獨立存在,只有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人們才能健康和幸福。環保意識有利于人們自覺保護環境和愛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產生,進而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3.保護環境資源
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不僅依賴于環境,還依賴于環境中蘊含的資源,如果環境中的資源枯竭,那么人類依舊難以生存下去。地球上的許多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資源,礦物資源,一旦遭受污染,需要經歷無比漫長的時光里使其恢復原樣,這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環保意識有利于人們自覺保護環境,不作出污染環境的行為,從而間接地保護環境資源,有利于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高中生的環保意識普遍薄弱,情況不容樂觀,提高我國高中生的環保意識是非常必要的,使高中生對環保的重要性有清晰明確的認知,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責任感,也能夠使許多高中生投入到環保公益活動中,提升自身社會實踐能力,全面發展。環保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使社會經濟發展趨于良性健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保護環境資源,提高環境承載量。人們的環保意識對于促進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人類文明的延續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滕雨釗.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高中生環保意識[J].滕雨釗.2017-0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