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 要: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是在城鎮化發展工作的帶動之下,越來越多的耕地被逐漸轉變為建設用地,城鎮化的范圍被不斷擴大,城鎮化的發展力度也在被不斷增強,耕地數量卻在不斷減少,另外一些耕地受到附近的工業生產環境帶來的影響,其受到的破壞程度也較為驗證。基于這種耕地問題,需要通過合理的耕地保護方案來加強對其的保護。設立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就是我國的一項重要農田保護舉措。基本農田是不能被侵占的重要耕地,一般基本農田都是相對比較優質的耕地,本文根據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了解,對保護基本農田這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問題;耕地
充足而又優質的耕地是農業生產活動的前提,如果農業生產活動不能順利開展,社會的穩定性也就不復存在,人們的生存活動就更難開展下去,但是城鎮化建設與保護耕地兩項工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這種矛盾性使得耕地保護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尤其是在對城鎮周邊的耕地進行保護的時候,常常會與工業工程建設發生沖突,最終導致這一部分產量較高的耕地被嚴重破壞。設立基本農田是一種帶有一定強制性的耕地保護措施,借助這種措施,可以對更多的優質高產的耕地進行保護,本文對這項耕地保護工作的問題以及改進方法進行分析。
1 基本農田保護概述
基本農田保護是指根據一定時期人口和國民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對建設用地的預測,而對長期不得占用的耕地,依法實行保護的一項土地行政措施。基本農田保護的對象是: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確定的糧、棉、油和名、優、特、新農產品生產基地;高產、穩產田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以及經過治理;改造和正在實施改造計劃的中低產田;大中城市蔬菜生產基地;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農業生產基地。
2 基本農田保護重要性
我國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持社會穩定,始終是我國的一個重大問題。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以滿足我國未來人口和國民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為農業生產乃至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起到保障作用.劃定基本農田的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進一步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增強了全社會保護耕地的意識。第二,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協調了農業用地與建設用地的矛盾,比較好地處理了“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關系。第三,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控制了對耕地的占用,切實保護了耕地,對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穩定了農民承包土地的思想,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第五,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增加了對基本農田投入,加強了“噸糧田”建設。通過大力實施土地整理,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
3 提高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順利開展的方法
對于幾方面與基本農田相關的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可以結合以下幾種方法來增強這項耕地保護活動的合理性。
3.1 重新制定劃定基本農田的劃分標準
為了確保具體區域應用的劃分標準符合當地的情況,可以將直轄市、自治區以及省作為標準劃分單位,在不同的省市之中應用完全不同的劃分標準,在對新的劃分標準進行制定時,可以從生產條件與自然條件兩個角度來進行考慮,生產條件包括耕地質量以及綜合性的生產能力,只有符合這兩方面標準的耕地才有被劃分為基本田地的可能性,而自然條件更為豐富,包括土壤情況、地貌以及地形情況、氣候條件以及水資源分布條件等,另外還需要對耕地所在區域的社會發展條件進行考慮。被設為基本農田的耕地必須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包括具有較強的抗災能力,無論是在干旱生產條件還是洪澇生產的影響之下,都要能夠保證生產量,其生產量能夠保持長期穩定。
3.2 革新原有的與基本農田管理相關的法規與制度
如果想要使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具有更好的彈性,相關人員必須要在一定的前提下開展,必要的三個前提就是農田空間布局較為穩定、農田質量不會受到劃分工作的影響而降低,農田的總體數量也不會減少。在完善農田保護制度的時候,需要將責權利三方面因素進行結合,優化管理基本農田的方法,提升農田使用途徑的彈性。
政府需要在農田保護工作之中發揮出統籌的作用,編制各個區域的基本土地保護方案,在耕地區域中將農田補劃區劃分出來,對其進行重點空間規劃。在有城市工程項目侵占了保護用地的時候,無論其規模大小,都需要及時開展補劃工作,這種補劃工作主要是為了防止基本農田數量減少的問題出現。
針對補劃工作,還需要將其應用程序進行完善,如果工程項目有需要侵占基本農田的需要時,應當先進行補劃,之后進行報批,經由相關部門驗收之后還需要開展論證與聽證相關的會議。
政府對于占用和補劃基本農田的項目,實施臺賬管理,每年因項目占用和補劃基本農田數量、質量等級、區位、界址等做詳細記載,并對基本農田變化情況進行年度評價,總結基本農田專項規劃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年底集中向國務院上報省級基本農田年度變化情況,確保規劃期間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3.3 提升農戶的生產積極程度
針對基本農田保護之中的農戶問題,可以通過對農戶的農業生產工作的積極程度來進行改進。
政府可以給農業生產活動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幫助農戶承擔農業生產活動之中的過多壓力,使其能夠主動利用基本農田開展農業生產活動,而不是開展其他產業生產活動。同時還要使農戶可以自發地落實優質耕地的保護工作,政府還可以將農田保護工作與補貼糧食資金兩項工作進行結合。在開展改良土壤、建設水利灌溉工程以及推廣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等農業發展工作的時候,需要優先考慮已經完成落戶的基本農田,將在基本農田開展的農業生產活動的收益提升。
如果想要更大程度地調動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還需要完善經濟方面的補償制度,土地帶來的農業方面的收益會受到區域環境的影響,因此需要區域性的補償制度,以此來滿足各個區域的程度不同的經濟補償需要,在出現旱澇以及其他自然災害的時候,要增強資金支持力度,給予農戶更多的經濟方面的資金補償。
結束語
本文首先對已有的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幾個較為典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這幾方面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對這類農田的保護效果產生影響,因此相關人員在根據基本農田的具體情況制定農田保護方案的時候,必須要先將這幾種阻礙因素有效解決,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在開展這項保護活動的時候,可以與其他的農村管理以及生產活動結合,切實解決三農問題,給農村居民創設更為穩定的生產以及生活環境。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只是耕地保護工作的一個方面,相關人員還需要根據耕地所在的環境確定其他的耕地保護方法。
參考文獻
[1]倫穎.淺談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的完善[J].科技致富向導,2013(24),170-170.
[2]閆永強.淺析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及意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7),127-128.
[3]蔡躍先.從總體規劃角度淺談基本農田保護[J].黑龍江國土資源,2013(4),46-46.
[4]張永娜,顧鑫.淺談基本農田保護的問題.天津市基本農田保護主題論壇,2013
[5]李琳.淺談基本農田保護.天津市基本農田保護主題論壇,2010
[6]張進軍.淺談新時期基本農田保護[J].農業與技術,2017,37(4).
[7]丁賀.淺析當前基本農田保護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7,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