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符紅艷 陳己任
摘要:針對許多月季優良品種難以繁殖的問題,結合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了月季微嫁接的相關技術規程,包括砧木和接穗的選擇與繁殖、嫁接技術方法和后期管理。以期為月季微嫁接苗的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嫁接;扦插;組培;砧木;接穗
中圖分類號:S68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8)05-0061-02
1 引言
作為生物技術的基本手段之一,微嫁接在社會科技的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微嫁接是組織培養與嫁接技術的結合,是一種嫁接到在溫室中培養的砧木或試管中生長的砧木上的嫁接技術[1]。現在微嫁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果樹、花木等的研究與生產中。
許多優良的月季品種結實率低、種子不易萌發或者扦插難以生根,對于這些品種,嫁接是一種高效的繁殖手段。
2 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月季微嫁接相關的設施、基質用料的選擇與消毒,砧木和接穗的選擇與消毒,微嫁接技術方法,嫁接后的管理等內容。本規程適用于月季微嫁接的生產。
3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 2306-2013花卉種苗組培快繁技術規程[2]。
4 砧木與接穗培育
4.1 砧木的選擇
砧木一般選用長勢好、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可以選擇無刺薔薇作為月季微嫁接的砧木。砧木可通過進行扦插和組織培養進行繁殖。月季微嫁接的接穗一般用組織培養進行繁殖。
4.2 砧木的扦插
月季的微嫁接可以將培養瓶中培養的接穗嫁接到溫室中的砧木或培養皿中的砧木上。選擇當年生長充實、有彈性和花芽未萌發的枝條。上部剪成平口,下部用刀在節下5~8mm處削成馬耳型(大約45~60°),春、夏、秋季留最上部兩片小葉,其余葉片除去,冬季在大棚內扦插應除去所有葉片。基質使用蛭石或者河沙,使用穴盆或者花盆即可,一般選用50孔穴盆。一般扦插深度為3~5cm,用花盆或無孔穴盆株距保持在5~6cm即可,然后澆透水。把扦插好的月季置于陰涼處,注意保濕,如果溫度不高可用塑料膜架設拱棚。溫度20~28℃時30d就會生根。月季成活后,不必急于移栽。等根部老化變成褐色后移栽,成活率更高。
4.3 砧木與接穗的組織培養
4.3.1 外植體處理
選取無病蟲害的月季幼莖,在自來水下沖洗3ho除葉片,剪成長1.5cm的莖段每段帶一個芽,先用濃度70%的酒精消毒15s,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再用有效濃度2%的NaClO消毒10min,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消毒后的莖段芽朝上
置于啟動培養基MS+6-BA3.0mg/L+NAA0.15mg/L中,培養溫度24℃±2℃,熒光燈光源,光照強度為3000~4500lx,光照時間為12h/d[3,4]。
4.3.2 繼代培養
將啟動培養萌發的嫩芽切下,接種于繼代增殖培養基MS+6-BA2.0mg/L+GA31.0mg/L上,培養溫度24℃±2℃,熒光燈光源,光照強度為3000~4500lx,光照時間為16h/d。當用作接穗的月季嫩莖長到2~3cm時即可進行嫁接。
4.3.3 生根培養
當作為砧木的無刺薔薇的嫩莖長到2~3cm時,將叢生的苗切成但株,轉入生根培養基1/2MS+IBA1.0mg/L+NAA0.5mg/L中,待苗生根之后即可進行微嫁接。
5 嫁接
5.1 嫁接前準備
嫁接前需準備好剪刀、手術刀、鑷子和Parafilm膜。大棚里的砧木需要在嫁接前1~2d澆透水,保證水分充足。嫁接前可以對溫室里的砧木噴施鏈霉素500倍液+春雷霉素600倍液,預防細菌侵害[5,6]。
5.2 嫁接
嫁接方法采用劈接法[7,8]。當砧木為組培苗時:在無菌條件下,選取生根培養基中已經長根的砧木,去掉組培苗的頂芽,留約2cm的莖段,將底部側芽用攝子摘除,從砧木頂部縱切一個深度為0.2~0.5cm的切口。選取長約1cm,粗度與砧木相近的接穗,并將其基部削成楔形(長度與砧木切口深度相近)。將削好的接穗插人砧木,使其與砧木盡量貼合,然后用Parafilm膜固定好。放入組培室繼續培養,接穗成活后可進行練苗并移栽。
當砧木為溫室中的栽培苗時:選取壯實的接穗組培苗,放入練苗室練苗,待組培苗適應外界環境后即可進行嫁接。嫁接應在蔭涼的環境下進行,砧木選擇當年生的嫩莖,去掉頂芽,將頂部以下側芽摘除,從砧木頂部縱切一個深度為0.2~0.5cm的切口。選取長約1cm,粗度與砧木相近的接穗,并將其基部削成楔形(長度與砧木切口深度相近)。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使其與砧木盡量貼合,然后用Parafilm膜固定好。
6 嫁接后管理
在培養皿里培養的嫁接苗放入培養室繼續培養即可。溫室里的嫁接苗在嫁接完成后的4d內需要保持濕度,可以進行套袋或者搭建小棚進行保濕,同時注意要用遮陽網進行遮陽,5d后以苗子不萎蔫為標準,逐步打開套袋或者小棚,直至進入正常的環境進行管理[9]。
在培養皿中嫁接好的苗待接穗成活并充分生長之后即可進行練苗,將培養皿放入練苗室,先把蓋子擰松,注意觀察苗子,如果出現萎蔫跡象需重新擰緊蓋子,以苗子比萎蔫為標準,最后完全打開蓋子,這時就可以把苗子移栽上盆了。
參考文獻:
[1]Jonard R,Hugard J,Macheix ii,et al.In vitro micrografting andits applications to fruit science[J].Sci Hortic,1983(20):147~15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NY/T 2306-2013,花卉種苗組培快繁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3]徐偉,季索菲.月季組織培養快繁技術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15,25(4):31~33.
[4]莫磊興,牟海飛,鄒瑜,等.月季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8,16(4):439~443.
[5]黃金艷,李文信,何毅,等.春雷霉素和農用硫酸鏈霉素對西瓜嫁接苗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效[J].中國瓜菜,2010,23(6):29~32.
[6]馬凌坷,黃智,戴思慧,等.西瓜甜瓜種子生產與嫁接育苗防治細菌性果腐病措施[J].中國瓜菜,2010,23(3):41~43.
[7]周艷,周洪英,朱立,等.植物微嫁接研究進展[J].貴州科學,2013,31(2):84~88.
[8]趙巍巍,陳蕾,曹后男,等.梨的試管微嫁接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624~626.
[9]高秀瑞,李冰,刁春英,等.早春西瓜嫁接育苗技術規程[J].河北農業科學,2013,17(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