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曦
摘 要:人工智能正在越來越廣泛地影響著整個世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本文從日常生活中的智能音箱、圍棋界的“阿爾法狗”入手,來表達人工智能對生活的巨大影響。同時,對“百度百科”中對智能音箱的定義,給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本文給出了人工智能的定義和三階段理論。為對人工智能進一步深入理解,統觀全局,由人工智能產業鏈引領,分析了人工智能中最為關鍵的核心技術,并對未來在人工智能影響下的職業進行了預測。
關鍵詞:智能音箱 人工智能 產業鏈 未來職業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a)-0017-03
1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1.1 智能音箱
2014年末,美國亞馬遜公司發布了“Echo”智能音箱,迅速開辟了一個新市場。“Echo”是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是將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植入到傳統音箱中,從而讓音箱具備了人工智能的屬性。
2016年,美國谷歌公司推出自有智能音箱產品:Google Home,向亞馬遜發起挑戰。具有強大語音識別能力的Google Home,通過語音控制家庭設備,定位:一款智能家居設備。
2017年的下半年,中國的四大巨頭:阿里、百度、京東、小米也紛紛加入到智能音箱戰場中,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音箱產品。產品形象優美、價格親民,智能音箱很快就走入了中國的千家萬戶。
1.2 阿爾法狗
圍棋的世界很奇妙:看似被圍死的棋子,有時卻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甚至起死回生,圍棋的變數太多,“千古無同局”,361個子位,能夠演繹出無窮的戰斗。因此,對機器人有朝一日能下過人類的頂尖高手,許多人根本不會相信。但是在2016年3月,阿爾法狗(機器人名字)與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進行了人機大戰,以4比1的總比分獲勝;2017年5月,在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升級后的阿爾法狗與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終極對戰,又一次以3比0的總比分獲勝。機器人居然超越了人類的智慧,完全顛覆了筆者的想象。
智能音箱、圍棋機器人都屬于人工智能的范疇,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工業機器人、快遞分揀機、無人零售店等。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正滲透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幫助人類突破自身的局限。今天,人工智能正在以其豐富多彩的身姿,影響著全世界。
2 關于“智能音箱”定義的商榷
“百度百科”里對智能音箱的定義是:音箱升級的產物,是家庭消費者用語音進行上網的一個工具,比如點播歌曲、上網購物,或是了解天氣預報,它也可以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比如打開窗簾、設置冰箱溫度、提前讓熱水器升溫等)。但筆者查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后,覺得這個定義不太合適,或者說不太準確。
智能音箱雖然是音箱的升級產品不錯,但是智能音箱的設計出發點更多的是,為了占據智能家居的核心,作為一個智能家居的接入口,一個中心,輻射家庭中的各種電器,并非是簡單用于上網的工具,此定義內涵太過狹窄了。打個比方說,如同現在家里用的路由器,電視、手機、iPad可以和它相連,仿佛是家庭的中心一般。只不過現在的智能音箱能夠聽懂并理解人類說話的語言,并可以和人進行簡單的對話,而路由器不行。
“平臺”的地位和重要性,各大公司無不知曉。2017年百度、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紛紛推出語音交互平臺,通過智能音箱,提供良好的服務接口,“平臺”與“家庭中心”之間搭起一個良好的橋梁。
3 對人工智能的理解
人工智能的定義很多,筆者認為,美國MIT(麻省理工)溫斯頓教授給出的定義,清晰明了: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分成3個階段。
⑴弱人工智能。
擅長某個方面的功能,比如前面提到的圍棋超人阿爾法狗,擅長的是圍棋方面。
⑵強人工智能。
與人類的智慧相當,人類所能做的腦力活,它都能干。
⑶超人工智能。
顧名思義,就是超越人類的大腦,在所有的領域都比人腦強。
想想都可怕,處于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階段,還需要人類了嗎?估計就如同電影里描述的那樣:登上飛機的都是人類,回來的卻是外形一樣的機器人了!所以,筆者認為未來在發展人工智能的同時,如何穩妥地讓人工智能安全可靠、永遠忠誠于人類的管控,是個頂頂重要、刻不容緩的事情。
4 人工智能的產業鏈
關于人工智能產業鏈方面的文章很多,羅列各不相同,下圖1所示,筆者認為還是比較清晰,易于說明事物本身,也借鑒了計算機、物聯網產業鏈的分析機理。
從圖1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產業鏈有三大塊組成: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應用場景。
(1)基礎支撐:提供數據、計算能力的支撐,包括傳感器、芯片、行業數據、數據服務、生物識別、大數據。
(2)關鍵技術:即進行關鍵技術研究和相關應用,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言及自然語言處理。
(3)應用場景:即落地細分行業場景應用,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智能金融等。
之所以在這里列出人工智能的產業鏈,就是為了對人工智能有個全貌的了解、掃描,以期解開她的神秘面紗。其實沒什么奧妙,沒什么高不可攀。
5 人工智能的技術核心
雖然圖1列出了三個層次,即六大基礎、三大關鍵技術、N多個應用場景,每個都很重要。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很多人將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定義為:大數據、算法和超級計算。不錯,它們的確是核心,但從2018年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貿易制裁來看,筆者認為中國當前高科技領域最為短缺的是基礎硬件方面的東西。所以,針對人工智能來說,就是核心芯片、高端傳感器。
核心芯片的短缺,導致中國的通訊公司——中興通訊不得不掏出14億美元的巨額罰款,整個管理層受到處罰而更替,并在今后的業務運營中受到嚴格的監控,而這一后果,還是好不容易談判得來的,不然就關門打樣。查了《2017年中興通訊年報》,中興通訊2017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088.1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45.68億元人民幣。從數據可以看出,中興通訊是一個世界級的大公司,辦事處遍布全世界,而小小的芯片居然就可以威脅而讓它關門。
另外一個數據也可以佐證芯片的重要性。近年來,中國進口的第一大商品是芯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26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而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1623.3億美元,而差距達1000億美元。
與芯片相比,傳感器情況更加不好。當前國內的傳感器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落后高達15年,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這個差距是一巨大的鴻溝。同時,在國內傳感器市場中,70%以上的產品被外國占有,而國內生產的傳感器,大都是中低端產品,高端傳感器完全被外國所壟斷。
因此,發展人工智能一定要從基礎的核心器件、部件開始,從傳感器、芯片入手,否則,將來就會和中興通訊的命運一樣,受制于人,脆弱不堪。
6 未來的職業
曾經寫過一篇有關我的未來職業文章,文章主要論述如何尋找糊口一生的工作,主要是基于對未來技術發展的預測。
很多報刊、雜志、網站上紛紛登出預測未來將被替代的十大職業,各家有各家的說法,有各種不同的排行,這里只列出筆者認可的十大最有可能被替代的職業:電話接線員、打字員、駕駛員、客服、會計、翻譯、助理、交易員、人事。
舉例來說,歐美和中國的好多家大公司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有的已經進入到了現場測試階段。所以,一旦測試完成,駕駛員將面臨失業,火熱的駕駛培訓學校將不復存在了。
那么未來選擇什么樣的職業?最好是一輩子的職業,從而避開因技術發展帶來的陷阱?
比較認可以下的觀點:如果工作中包含下面三類技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小。
(1)需要具有創意和審美能力。
(2)需要具有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人情練達能力。
(3)需要具有同情心,并對他人進行扶助和關切能力。
如果工作具有下面特征,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1)不需要天賦,通過訓練就能夠掌握的技能。
(2)含有大量的重復性勞動,不需要動用多少大腦。
人工智能科技之風早已從大洋彼岸,從世界各地吹來,越吹越大、越吹越快,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唯有與其攜手同進,才能永立橋頭。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智能音箱[DB/OL].(2018-08-15).https://baike.baidu.com/item/智能音箱/22044474?fr=aladdin.
[2] 百度百科.人工智能[DB/OL].(2018-08-15).https://baike.baidu.com/item/人工智能9180?fr=aladdin.
[3] 艾媒咨詢.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專題研究報告[R].
[4] 華仔.深度分析傳感器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EB/OL].(2017-05-12).https://tech.hqew.com/fangan_1854474,.
[5] 劉文鋒.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淺談[J].科學與財富,2017(30):272.
[6] 李炳銀.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1):22-23.
[7] 2018年國內外集成電路行業規模、市場格局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EB/OL].(2018-02-07).https://free.chinabaogao.com/dianli/201802/02I194512018.html.
[8] 2017年1~12月中國原油進口數據分析:進口額同比增長39.1%[EB/OL].(2018-01-17).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117/102444116193.shtml.
[9] 同花順財經.2017年中興通訊年報[EB/OL].(2018-08-32).https://stock.10jqka.com.cn/20180831/c606898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