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全 張曉薇
【摘要】目的:探討PBL教學模式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105年1月至2017年10月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94人,根據學號隨機分為PBL組(47人)及LBL組(47人),PBL組采用PBL教學模式,LBL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培訓結束后對所有學員進行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進行考核。結果:PBL組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成績均高于LBL組,P<0.01,有統計學差異。結論: 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中,應用PBL教學可有效的提高全科醫師的學習質量,可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推廣應用。
【關鍵詞】PBL 全科醫師 規范化培訓 婦科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212-02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關于“發展全科醫學教育,培養全科醫師”的重要舉措,我國推出了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屬于畢業后醫學教育,其最重要目標就是要培訓出合格的全科醫師和社區骨干,緊密結合全科醫學教育使其區別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然而,我國全科醫學的發展時間仍較短,目前具有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資格的醫院大部分為三甲綜合性醫院,臨床醫生身兼數職,同時對實習生、住院醫師、全科醫師進行教學。因此,對于全科醫師這個特殊的群體,引進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非常有意義。
PBL教學模式(Problem?鄄Based Learning),是指以問題為基礎或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傳統教學模式LBL教學模式(Lecture?鄄Based Learning)則以授課灌輸教學為主。PBL教學模式已廣泛應用于醫學教育中,筆者將此教學方法應用于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生的婦科教學,取得較好效果。同時將此方法應用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中,現將其效果評價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105年1月至2017年10月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共95人,其中一人因個人原因退出培訓,共入組94人,其中男學員40人,女學員54人,本科學歷9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人。年齡28.6±3.3歲(24歲-40歲)。
1.2方法
根據學號隨機分為PBL組(47人)及LBL組(47人),兩組學生均由同一位教師進行授課,該教師已取得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資格且經過專門的規范化PBL 教學培訓。教材均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統一發放的《婦產科學》第八版,兩組教學內容及學時均相同。PBL組采用PBL教學模式,LBL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培訓結束后對所有學員進行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考核,每項總分100 分。所有教學內容及考核內容均按照全科醫學教學大綱設計,由婦產科教研室主任及全體教師一起制定通過,注重全科理念的運用,重點放在婦科社區常見病、慢性病及急危重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PBL組:教學過程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得出答案這四個過程進行。教學過程中,結合全科醫學及社區特色選擇臨床實際病例和實際場景,由于學員多為非婦產專科,因此鼓勵他們跨學科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要多角度分析問題,如生理、病理生理、診斷與鑒別要點、治療措施以及疾病的治療進展等。
(2)LBL組:根據第八版《婦產科學》進行傳統大班制講座教學,授課內容選擇與同期PBL教學相同的婦科疾病。重點是按教材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臨床病例資料、手術視頻等進行輔助教學。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 0 統計軟件分析評估數據,客觀考試成績以(x±s)表示,采用t 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PBL組理論知識成績88.4±0.6分,而LBL組為83.8±0.8,兩組比較P<0.01,有統計學差異;PBL組技能操作成績87.0±0.6分,而LBL組為83.1±0.7分,兩組比較P<0.01,有統計學差異;PBL組病史采集成績86.7±0.6分,而LBL組為83.8±0.7分,兩組比較P<0.01,有統計學差異;PBL組病例分析成績90.0±0.5分,而LBL組為83.2±0.7分,兩組比較P<0.01,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PBL組與LBL組效果評價(x±s,分)
3.討論
全科醫師或社區醫師是社區居民健康的“守門人”,他們工作地點主要的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整體健康的維護和促進為方向的長期負責式照顧,并將個體與群體健康照顧融為一體。主要是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進行診療,以及解決社區常見健康問題的解決能力[1]。我國醫療資源的分布極不不均勻,大力發展社區醫療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1997年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發展全科醫學教育,培養全科醫師”。2000年衛生部《關于發展全科醫學教育的意見》指出“要以畢業后教育為核心,以崗位培訓為重點,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全科醫學教育體系”。2006 年國務院《關于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把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納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強調要“開展規范化培訓”,“積極為社區培訓全科醫師”[2]。2015年1月,廣東省衛計委特制定了《廣東省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項目方案》,建立健全“5+3”全科醫生和“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體系,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推進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公布認定的第一批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按照此方案要求,培訓對象主要包括:(1)面向社會招收的培訓對象:擬從事全科醫生崗位的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含中醫學)本、專科以上學歷人員。(3)單位委派的培訓對象:已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擬從事全科醫生崗位的臨床醫學(含中醫學)專業本、專科以上學歷的工作人員。社區醫院選送到我院基地培訓的主要為后者,也就是培養方向是社區骨干。我院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選擇高年資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均需通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
相對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我國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還處于起步階段,無統一有效的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3]。面對全科醫師或社區醫師這個特殊學生群體,引進現代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全科規培質量及全科醫師素質非常有意義。隨著全科醫學的迅速發展及國外新的教學方法的引進,國內學者也開始對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4-6]。其中,PBL就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創立的一種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稱為Problem?鄄Based Learning,即PBL教學模式[6]。這是相對于傳統講座模式教學LBL的一種教學模式,LBL是以老師為中心,而PBL是以學生為中心、主體,教師設計和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方式,自主探索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然后教師主持、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問題,最后解決問題。PBL教學模式在婦科教學或其在全科醫師教學中均取得良好的成績。鑒于PBL教學模式的優勢,我國醫學教育中已廣泛采用。筆者將此教學模式應用于本科臨床醫學學生婦科實習教學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因此,筆者同時對PBL教學模式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索。在本研究中, PBL組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成績均高于LBL組(P<0.01)。這四項考核項目主要是測試學員基本理論的自學能力、臨床實踐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反應出臨床思維的發散及橫向思維能力。由此可見,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中,PBL教學模式較LBL教學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PBL教學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分析問題,通過多途徑查找資料,如課本、網絡、數據庫等,同時跨學科、多學科分析問題,使其學習具主動性及探索性;其次,有利于臨床思維的培養,PBL模式中提出的問題常常是真實的臨床病例場景,這使學生置身其中,結合多學科發散及橫向思維對該病例進行診治,同時也提高了臨床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教學中,應用PBL教學可有效的提高全科醫師的學習質量,可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科臨床教學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孟群.中外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制度概況[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232-260.
[2]賈明艷,蔣保季.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的幾點體會[J].中國全科醫學,2007(1):15-17.
[3]楊人靈,郭偉等.國內外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評價現狀[J].醫學教育,2015(6):176-178.
[4]黃亞玲,聶雷等.深圳市某醫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研討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2017(4):82-84. [5]陸媛,于德華等.PBL 教學模式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4(16):1880-1883.
[6]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鄄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1986(20):48l-486.
作者簡介:
陳禮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
張曉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婦產科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