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曄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 735000)
水文地質勘查的主要內容就是及時的分析地下水的流向以及分布情況,從而才能夠分析地下水對建筑物的影響,及時的做好相應的預測工作,及時的發現安全隱患,積極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安全事故的分析。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地下水的水理特性進行詳細的資料掌握,地下水與巖土之間相互作用,由于地下水本身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進而才能夠有效的與巖土形成物理作用。地下水的水理特性對于工程建筑的穩定性具有較大的影響,通過水文地質勘查工作能夠及時的發現相應的地質問題,對巖土和地下流動水產生相應的作用,從根本上提高水理性質和工程建筑之間的關系和布局[1]。
目前,遙感技術是水文地質勘查工作中常用的測繪技術之一,測繪效果非常良好。通過使用遙感技術,能夠精準的勾繪出地質界線,其對地貌進行的研究程度較為深入,能夠對地下水的活動斷裂、隱伏斷裂的位置進行全面而透徹的判斷。其次,遙感技術中的遙感圖像能夠反映眾多與水文地質相關的眾多現象。通過這種功能,技術人員可以對地下水的徑流、補給以及排泄等條件作出判斷。此外,通過使用遙感技術,可有效提升技術人員的勘查效率,對于水文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或則勘查工作非常困難的地區,可以有效突顯遙感技術的技術優勢[2]。
(1)遙感技術在地下水資源調查中的應用。將遙感技術運用到地下水的探尋工作,這種方式不管對于松散的堆積區,還是基巖山區,勘查效果都比較良好。水文勘查人員通過分析接收到的遙感圖像,對大體的水流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尋找出存水結構,然后,通過查閱勘查資料庫,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出水資源的具體分布情況,并作出評價。通過遙感圖像所得出的存水構造和含水層的分布邊界是非常精準的,因此可以有效規避勘查過程中出現的偏差。
(2)遙感技術在礦區水文地質勘查中的應用。近年來,由于采礦業的飛速發展,部分礦區頻繁發生礦井透水的事故,這種事故危害性極大,不但造成了部分采礦人員的傷亡,還給采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發這種事故的原因一方面與不良開采的方式有關,另一方面就是由于礦主忽視了礦區水文地質的勘查工作。因此在開采之前必須進行水文地質勘查,借助遙感圖像,充分掌握礦井下的水層分布結構,制定預防透水的措施,進行科學合理可行性較高的開采。這樣一來,可大大降低透水事故的發生概率[3]。
(3)遙感技術在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在進行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時,主要是分析水庫的具體滲透量,及其向庫底或者鄰谷的滲透情況。通過對遙感技術返回的航天圖像進行分析,可以精準快讀的確定一系列勘查信息,其中包括水庫區域透水層的分布走向情況、透水層的透水性及鄰谷地帶上可能發生滲漏的位置。對這些具體情形進行分析之后,便可做出該區域內詳細的地下水的等水位線圖,等水位線圖的制作可為后續工程地質圖的勾繪提供有力的參考數據。在我國很多大型的水利工程中,例如三峽水利工程、飛來峽水利工程等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都借助了遙感測繪技術,并且測繪效果非常顯著。
當前,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基于此種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數字地球”的先進概念,隨著不斷的探索和鉆研,GIS技術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GIS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技術,其具有研究、開發、管理、操作、信息儲存等多種功能,可對地理模型做出精準分析,為研究人員提供準確的地理信息反饋。
近年來,GIS技術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信息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之一。水文地質系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而傳統的勘查手段已經難以應對多種突發情況及地勢復雜的勘查區域,GIS的出現給勘查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有效減輕了勘查人員的技術壓力。
(1)GIS在水文地質勘探與評測中的應用。目前,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全球人民重點關注的生態問題,GIS技術已經被國際水文地質勘查組織列入到水資源的測評工作與勘查工作當中。而我國地質研究人員也已具備應用GIS技術的意識,通過使用GIS技術,分析地下水層分布的情況,做出評測模型,勾繪出地下水等級圖,深入分析了我國地下水補給問題、水質情況及地下水環境。部分技術人員將GIS的探測模型與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相結合,對水文地質進行綜合評測,一方面反映出了地下水質的真實情況,還能獲知地下水的變化規律,為后續的水文勘查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2) GIS在水文地質模型處理中的應用。當前的水文勘查工作,通過使用GIS技術,能夠有效收集水文信息數據、并對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儲存,以便于后續技術人員進行查詢使用。通過借助GIS技術建立的數據分析系統,其功能包括數據庫模型分析、圖層的載入及數據導入等。通過建立數據庫模型,能夠使技術人員清晰的了解水文地質情況的變化及當前具體分布。GIS技術還可結合水文地質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適當改良模型,這樣一來有效提升了數據的精準度,避免了測量數據的誤差。
(3)GIS在水質勘查管理中的應用。水資源管理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其工作內容復雜其周期較長,涉及了諸多領域與技術應用。GIS的出現為水文地質信息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令其確立了新的研究方向。對于傳統水文地質勘測方式來說,其能夠得到的精準數據非常有限,難以實現數據比對,也就不能對地下水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而GIS技術可有效改善此種情況,能夠有效掌控某地區內水文地質變化的整體情況,其能與計算機技術完美融合在一起,建立完善的水質管理系統,提供精準有效的測繪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