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娟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第四地質隊,河北 宣化 075100)
(1)地層。區域出露地層有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白乃廟組、古生界上石炭統阿木山組、下二迭統三面井組及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
(2)構造。本區區域內較大的斷裂構造有兩條,一是逆斷層,構造面南東傾,發育于華力西晚期及燕山期花崗巖體中;二是正斷層,產于青白口系白乃廟組第五段第一巖性層內。按方向可分為近東西向、北東向和北西向三組,正斷層、逆斷層及平移斷層。
區域內構造變動主要有加里東期、華力西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四期。其中以華力西期構造變動表現最為強烈,是本區的主要褶皺期。加里東期和華力西期在區域南北向應力的擠壓作用下,形成東西向的褶皺、逆斷層、片理及一些北東、北西向的小平移斷層。
(3)巖漿巖。本區域范圍內巖漿活動強烈。以華力西期侵入巖為主,燕山期侵入巖次之,華力西期噴出巖偶有產出,喜山期則呈零星脈狀產出。華力西期早期主要為石英閃長玢巖,多呈巖株狀產出。華力西晚期主要為黑云母花崗巖的侵入。以第一、二期活動較強,巖性分布較廣,多呈巖基狀產出。多沿斷裂侵入,呈巖墻、巖株狀產出。
(4)變質作用。區域內地層及侵入體遭受了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變質作用,巖石經過改造以后形成了相應類型的變質巖,屬中、低級程度的區域變質巖,均為綠片巖相。
(1)地層。礦區出露地層為上石炭統阿木山組、下二迭統三面井組及新近系、第四系。
上石炭統阿木山組依其巖性可劃分為4個巖段,由老到新為變質細砂巖、變質粉砂巖段、變質粉砂巖夾粉砂質板巖段、變質細砂巖夾絹云母板巖段、變質細砂巖、假象堇青石板巖段。上述4個巖性段均呈整合接觸的漸變過渡關系。
下二迭統三面井組為一套淺海相的復理石建造,與下伏的上石炭統阿木山組呈明顯的角度不整合接觸。根據巖性的不同又劃分為2個巖性段5個巖帶,總厚1859米。
(2)構造。礦區內斷裂構造較發育,但規模較小。以斷裂構造展布的方向大體可分為北東、北西及近東西向三組,其中以北東向張性斷裂為主,并為礦區的主要控礦構造,礦床或礦體的產狀、形態均受其控制。而北西向的壓扭性斷裂次之,為礦區內導礦構造。
(3)巖漿巖。礦區內巖漿活動較為強烈,從中基性、酸性皆有分布,主要有華力西中期的石英閃長玢巖、石英斜長斑巖等,次為華力西晚期的石英閃長巖、閃長巖、花崗閃長巖等。巖漿巖的形成早于礦體的形成時間,往往被沿順層構造帶形成的礦體切穿。
礦體多受地層層間破碎蝕變帶控制,礦體產狀多與圍巖一致,少數與地層走向有一定夾角。主礦體多呈不規則的板狀,次為長條形板狀;小礦體多呈透鏡狀,次長透鏡狀。含礦巖石主要為硅化的變質細砂巖、變質粉砂巖。圍巖蝕變以硅化為主,次為綠泥石化、碳酸鹽化、滑石化等。未見明顯的蝕變分帶,但從礦體及近礦圍巖向外硅化由強變弱。
(1)礦體特征
C1-3礦體:礦體沿走向長304米,傾斜延深290米。厚度1.00米~1.40米,平均1.23米。
C1-4礦體:礦體呈不規則薄板狀,礦體總體走向112°,傾向南西,傾角61-65°,平均傾角63°。
C1-8礦體:礦體為向北西傾伏的帶狀,傾伏角60°左右。礦體沿走向長287米,傾斜延深492米。厚度0.87米~5.05米。
SC2-5礦體:礦體沿走向長457米,傾斜延深546米。厚度0.61米~8.97米,平均4.48米。礦體向南西方向側伏,側伏角35°左右。
SC2-6礦體:礦體沿走向長608米,傾斜延深429米。厚度1.12米~13.07米,平均7.42米。
SC2-15礦體:沿走向長480米,傾斜延深307米。厚度1.32米~26.12米,礦體平均品位0.60%,礦體共生硫平均品位18.41%。
(2)礦石結構構造。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半自至他形晶粒狀結構、包含結構、交代溶蝕結構、填隙結構、斑狀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有致密塊狀構造、細脈浸染狀構造、團塊狀構造、條帶狀構造、角礫狀構造等。
(3)礦石的礦物成分。礦石礦物:主要為黃銅礦、磁黃鐵礦、黃鐵礦、閃鋅礦等,以及少量磁鐵礦、鈦鐵礦、膠狀黃鐵礦、自然銀、毒砂,偶見自然鉍、雌黃、雄黃、銀金礦。脈石礦物:石英、黑云母、綠泥石,次為方解石、斜綠泥石。圍巖殘留物主要為石英粉砂、絹云母、綠泥石,次為堇青石、紅柱石及少量中長石、白云母、鋯石、磷灰石、榍石、斜長石、角閃石、綠簾石。
(4)礦體圍巖及夾石。圍巖主要有硅化巖、變質細砂巖、變質粉砂巖及板巖,少量有石英閃長玢巖、石英斜長斑巖等。主要礦化為含星點狀黃銅礦的細脈狀或細脈浸染狀黃鐵磁黃鐵礦化。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認為礦床成因類型為巖漿期后高中溫熱液充填交代型脈狀礦床。依據為礦體多呈不規則板狀、透鏡狀,充填于石炭系上統阿木山組層間或斜交構造破碎帶及石英閃長玢巖、石英斜長斑巖、石英斑巖類巖石裂隙中。礦體產狀、形態和賦存規律,嚴格受北東向或近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且礦體產狀與斷裂構造的產狀基本一致,與地層產狀大體一致或斜交。無論從地表鐵帽的分布規律,還是從深部礦體的控制結果均可證明此點。
①金屬硫化物風化淋濾殘留的產物為鐵帽,是直接找礦標志。②礦床產于上石炭統阿木山組地層中,與華力西晚期巖漿活動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應結合地層、巖漿活動進行找礦。③礦體中含有較多的磁黃鐵礦,礦石物性標本顯示有弱磁性。在上石碳統阿木山組地層中有弱磁異常存在,加強航磁異常找礦。